民政局年度老龄工作总结和次年工作意见

一、2012年度工作总结2012年以来,我区民政(老龄)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美丽幸福的首善之区总体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和谐发展、创先争优,较好地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先后获“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省市民政工作目标考核优秀单位、区人民群众满意单位等荣誉,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项目获评“省十佳民生工程”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2、注重改革创新,加快发展养老福利事业一是政府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全面推进“幸福养老”政府实事项目–“1315”工程,形成《构建以需方为导向的新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xx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深化研究》课题成果,完成区助老呼叫中心、养老服务研究评估中心建设和5000平方米的区级老年活动中心项目前期工作,15个农村养老服务综合体建成并通过市考核验收。二是为老服务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积极争取省市专项资金,加大对公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加强对民办养老机构审批监管,提升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全区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数4.5张,建立镇街养老服务中心11个、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44个、村社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站179个、老年食堂(助餐点)179个、星光老年之家198个,以及我区特有的敬老广场—古荡街道莲花广场和为老服务街—文新街道“桑榆情”为老服务特色街。三是为老服务范围延伸拓展。投入2200余万元,为7274名(按市标准达到600元/年计算,其中社会化上门照护服务4774人)老年人提供政府购买服务(占老年人口的7.9%),为重点特殊老人开展“金夕养老十个一”服务;为1.5万余名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生活津贴942万元。四是老龄事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启动“老年友好型城区”、“老年宜居社区”和“敬老文明号”三项创建活动,开展喜迎“十八大”暨庆祝老人节等全区性的老年人活动50余场,全年共制发省老年优待证6810张,老年电大招生入学率达12.1%。

3、注重保障民生,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一是帮扶救助体系更加健全。制定《xx区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办法》和相关实施细则,建立“临时救助业务操作系统”,针对本区常住居民因突发性事件、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困难问题,实施临时救助128户,发放临时救助资金60余万元。加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进一步规范低保和残保审批办理,全年共认定低收入家庭560户,动态调整城乡低保、残保、困难家庭1752人,发放各类困难群众保障金3076.525万元。二是慈善事业和福彩事业形势良好。召开区慈善总会二届四次会议,顺利承办省“慈善嘉年华”、市“福彩帮帮帮走进xx区”等活动,以扶贫帮困、大病救助、助学帮扶为重点加大慈善救助力度。全年共发放慈善救助资金412万元,惠及困难群众5165人次。加强对中福在线文三西路销售大厅的管理,全年实现销售额5300万元,募集公益金318万元。三是灾害救助体系更为完善。承办全省“5.12”防灾减灾系列广场宣传活动,建立区级救灾仓库,及时完善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在防台、抗雪等应急工作中协助相关镇街道转移疏散濒危人群,落实救灾资金和物资。三墩西苑社区和蒋村府苑社区分别成功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四是特殊救助工作及时有效。进一步完善“3335”工作机制,共劝说、救助各种流浪乞讨人员890人次,在低温寒冷天气加强巡查,及时发放防寒物资,建立12个临时避寒点,未发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加强对非法收养儿童的排查摸底工作。调整并发放五八城迁人员等生活困难的特殊人员生活补助550余万元4、注重优化服务,全面加强社会事务管理一是社会组织建设创新发展。制定《关于发展和规范我区社会组织的实施意见》,成立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工作网络,落实20家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的社会组织进行重点扶持。加强社会组织年检评估工作,年检合格率达99%,评估率达35%。积极向上争取服务项目资金,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服务搭建平台。二是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扎实推进。认真做好春节、“八一”期间走访慰问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拥军、科技拥军、社会拥军、生态拥军等双拥共建活动,顺利通过全省双拥模范城区创建届中检查。大力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深化优抚对象医疗费结算“一站式”服务,为重点优抚对象发放物价补贴,2012年共发放各类双拥优抚安置经费1500余万元,获评全省双拥宣传、安置工作先进单位。三是各项社会事务规范有序。进一步规范婚姻、收养登记工作,累计办理婚姻及相关登记28958件。完成区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并获全省优秀等级,编辑出版《xx区地名图册》。积极实施“三沿五区”、“三江两岸”坟墓治理工作,完成钱江陵园生态化改造工程,推进了生态区创建。此外,民政法治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深化,行政审批职能改革工作有效推进,驻区行政审批中心民政窗口单位连续12个月被评为优秀窗口,综合治理、建议提案办理、信息宣传、档案管理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