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心得体会
古基乡中心小学
陈绍祥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有关精神和要求,全面、规范地开展法制教育,充分发挥学校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我校根据县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特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了《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培训与学习。可以说,这次学习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心灵上,对我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洗礼。
一、明确任务、了解要求。
开展法制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公民意识、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养成尊重宪法、维护法律的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树立依法治国和公平正义的理念,提高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引导他们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并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着眼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成长特点,致力于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法律素养,牢固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逐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其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法制这个词语虽然很抽象,但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它又是具体的、生动的。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就要化严肃为活泼,化空洞为生动,在形式上讲究多样化,在内容上讲究丰富而多彩。这些形式多样化了,内容丰富了,自然学生就感兴趣了,有兴趣了效果就不言自明了。
再次、要以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生活中真实法制故事不少,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有感人的、有血腥的,有廉洁的、有腐败的,有阳光的、有阴暗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样运用这些故事来影响学生呢。我个人认为,法制教育必须要做到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因为对学生,尤其是对鉴别能力尚弱的小学生来说,正面的教育形成正面的影响,负面的教育形成一种心理阴影可能更大。
总之,教师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是一种外部施教,中有长期一以贯之,让学生眼、手、耳、脑都受到感染,久而久之才会形成习惯,并经过学生的自主内化,在大脑中形成自己独有的法制模块,最终养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并指导自己在法律制度许可的范围内行为,做一名守法的小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