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司法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以来,**县司法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充分履行司法行政职能职责,以筑牢政治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精准提供法律服务为抓手,统筹推进依法治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各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一、2022年工作情况
(一)聚焦创新亮点工作
一是探索公证机构参与个债清理。联合县法院出台《关于探索推进公证机构参与个人债务集中清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推动出台《建立**县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类个人破产)工作府院联动机制的意见》,明确各单位工作职责;积极探索成立县破产事务管理服务机构,全力在个债清理工作经费保障、机构设置等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突破,打造个债清理“**样板”。
二是深化“在线金融赋强公证”。研发线上平台,目前已在县农商行应用,共办理“赋强公证”近***件,涉及标的额超****万元;协调各大银行逐步实现业务全覆盖,强化金融纠纷预防,推动诉源治理,该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三是强化公职律师扶持培育。出台《推进公职律师工作实施方案》,加大公职律师后备力量储备。出台公职律师统筹调配工作机制,拟定首批统筹调配工作由县公安局、县司法局等单位的公职律师与**家单位结对共享公职律师资源,以派出帮助形式提供支持,时限*年,进一步均衡公职律师资源、发挥更大效能。
四是强化监地协作工作质效。构建对监常态沟通机制、聚焦风险隐患排除、整合县有关职能部门资源,推动监地协作走深走实。通过建立的良好的协作机制,帮助有关监狱化解重大疑难纠纷,工作经验获厅主要领导批示。
五是创新“督纪联动”模式。将行政执法监督情况纳入“千人评议”,定期对有关执法部门的执法案件进行集中评审,推进重点部门、各乡镇全覆盖式的现场执法监督。同时,深度参与“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全过程参与行政执法改革和执法活动规范化建设,并协助县指导办出台《**县县乡(镇)法制联合审查制度》《**县行政执法争议协调裁决规定(试行)》等,在全县**个司法所挂牌成立“乡镇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指导室”,规范基层行政执法行为。
六是打造法助共富示范村。在全县拟培育**个示范村,目前**村等建设成效突显,乡村法治建设工作获蒋建森副厅长高度肯定。如协同有关单位在**镇**村打造“云上慢村数字**”平台,依托“百姓码”应用,全面融入公共法律服务职能,增加“法助共富”模块,嵌入在线申请法律援助服务、人民调解服务、公证服务以及村规民约查询、政策咨询等功能。该村数字法治建设获省司法厅和市司法局领导高度肯定。
(二)紧盯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一是把牢合法性审核关。严格落实相关制度规定,推进重大法律风险的准确识别、充分预判与事前控制。今年以来,审核县政府规范性文件**件,按时向市司法局及县人大常委会报备**件,审查党的规范性文件*件、行政合同*件、重大行政决策**件,提出合法性审查意见***条,县政府法律顾问出具法律意见书**份。推进乡镇“党政办+司法所+法务专员”三位一体合法性审查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各乡镇审查有关文件材料***件。
二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细化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评价标准,今年以来对*个乡镇**个基层站所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随机抽查行政执法案卷**件,查出各类执法问题***个,现场逐一反馈并提出针对性整改建议,制发《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份。协同县综合执法局梳理全县**个执法领域的行政执法事项总目录****项,推进行政执法“双主体”执法证件换申领工作,已换申领***个,换申领率达***%。组织开展“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执法人员法律培训,实现全县**个赋权乡镇培训全覆盖。
三是强化行政复议工作。目前,全县新收行政复议案件**件,办结***件(含去年结转**件),其中纠错*件、纠错率**%,调撤**件、调撤率**%,起诉率为**%、败诉率为*%。
(三)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工作
一是发挥法援保障作用。推行“承诺制”“容缺受理”“网上办”“掌上办”,打破时间限制,实现****小时无间隔服务。今年以来,共解答咨询****件,其中法律服务热线接通率***%,满意率**%,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件,其中*批次农民工群体案件涉及***农民工讨薪案件;安排值班律师定点在县检察院坐班,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帮助有关人员认罪认罚***人次。
二是发挥普法筑基作用。为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联合县教育及公检法等单位在全县***所中小学及***家幼儿园聘任法治副校长,首次实现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覆盖。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平台,提高群众对法治建设社会满意度的知晓率,重点加强“两代表一委员”等特定对象的法治宣传工作。积极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今年拟再新创建**家以上市级民主法治村,积极推荐鳌江镇岭根村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一是提升人民调解质效。进一步完善诉调、检调、警调、专调、访调“五调联动”机制,加大人民调解工作宣传力度,开展人民调解员风采展示,拟推进古鳌大妈调解工作室创建省级金牌调解室。积极争取人民调解公益基金项目,着力促进矛盾纠纷高效化解,全力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在人民调解司法确认中不受理物权、知识产权确权的情况下,探索开展人民调解加公证模式。
二是加强社区矫正监管。进一步健全与公安、乡镇等单位信息共享机制,强化远程监管能力和联动管控力度,严格落实日常报道、走访、定位核查等工作,严格执行违规外出处罚制度,严把外出审批、跨区域活动等审查关,确保不能出现脱漏管。开展社区矫正数字化改革,打通与公安通道壁垒,法定出境报备从线下纸质变为线上走系统流程。制定社区矫正卷宗归档试行办法,有序规范社区矫正对象档案的建档、审核、归档等流程。
三是升级安置帮教模式。完善远程视频会见联络机制,依托数字化场景应用,进一步规范远程视频会见工作,丰富远程视频会见形式,帮助在监人员更好接受改造和教育。加强重点帮教对象(即红码、橙码人员)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的协同管控,在关键时间节点抓好关键环节,确保社会面平稳向好。发展培育安置帮教公益组织,依托县安置帮教协会,做好监地衔接、就业帮扶等工作,确保安置帮教工作落实落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