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发展行政完善总结

年,全县司法行政工作紧紧围绕中心和工作大局,突出重点,创新服务,提升职能,为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服务项目建设

围绕县委、县政府“项目攻坚年”的总体要求,按照一个项目一名律师、一名公证员、一名司法行政干警和一个工作班子结对联系的思路,组织“五进”项目,服务经济发展。一是法律顾问进项目。成立“望城县优化项目建设环境法律顾问团”,指派律师无偿担任项目单位法律顾问,帮助审查修改合同,化解法律风险,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二是法制宣传进项目。根据项目建设的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对创业富民基地、航电枢纽工程、镇房产项目、旧城改造、、大道、镇重点项目征拆等项目建设开展专项法制宣传,出动宣传车83台次,发放普法书籍24000余册,重点加大了对“征拆新政”、《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依法打击强揽工程、阻工闹事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法制维权意识,为项目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三是人民调解进项目。组织专业调解队伍,提前介入项目建设,组织项目部、项目所在乡镇、村(居)委会召开联席会议,围绕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可能引发的问题进行风险评估,组织当地调委会认真排查摸底和分段跟进,及时掌握信息,共排查化解项目建设引发的各类纠纷283起,调处264起,提出处理意见32条。四是公证服务进项目。县公证处对航电枢纽、大道北延线、循环经济工业园、经开区,全县各道路建设中的征拆安置、工程招投标、依法拆违实施公证服务,办理证据保全,帮助防范规避法律风险,共为项目建设办理公证1000余件。五是法律援助进项目。我局法律援助中心深入基层,现场解答法律咨询600余人次,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引发利益冲突和群体性事件的问题适时提供法律帮助和疏导,引导农民群众依法理性维权。

二、围绕社会和谐稳定,切实加强维稳能力建设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法律援助纵深发展。以开展“司法公正行,法律援助暖民心”活动和实施“法律援助为民办实事”工程为平台,狠抓办案,扩大影响,截止10月底已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32件,办理各类法律援助事项492件,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案件办理群众满意度100%。打造完成“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形成以县法律援助中心为龙头,14个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为骨干,150个村法律援助工作联系点为基础的三级组织网络,横向在劳动、民政、共、青、妇、工会等部门建立了法律援助对接点,基本覆盖弱势人员集中的主要群体,极大方便了困难群众寻求法律帮助。建立“援调对接”工作模式,以驻法院调解室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点,对适宜采用调解方式解决的法律援助案件,积极引导受援人采用调解、和解等最简便、最快捷的方式解决争议和诉求,有效运用处理了李海强、史顺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人身损害赔偿案等案件。法律服务机构管理更加规范。重点建立健全了执法公开、自由裁量权、涉案款物的扣押收缴返还、内部监督制约、执法过错责任追究五项制度。完善了执法档案,执法台帐及时、如实、规范,并将执法档案所反映的情况作为对执法主体的资格认证、晋职晋级、评奖评先的依据,加强了执法档案的管理运用。加强培训,组织开展了21名获取基层法律工作者资格人员执业前培训和规范行政裁量权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政治、业务素质、依法行政的法律意识,加强了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教育。今年以来,县公证处共办理公证4996件;县律师事务所和宏大法律服务所共办理各类法律案件238宗,接待来电来访咨询2000余人次,担任法律顾问24家,系统内实现了错假证(案)为零的工作目标。“12348”法律服务专线功能不断延伸。热情、周到、及时解答人民群众法律疑难问题的同时,及时发现社会不安定因素,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并主动扩大服务领域,积极参与各类纠纷调处工作,今年以来共接电话法律咨询247次,接待群众来访262人次。

四、围绕服务社会水平,着力抓好干部队伍建设

始终将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行政队伍摆在首位,通过抓好班子自身建设,带出一支优良队伍,较好地树立了司法行政队伍的整体形象。一年来,领导班子勤政廉政,队伍团结稳定,上下一心,艰苦创业,以教育引导为基础,建章立制为重点,全员绩效考核为抓手,不断推进机关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双优”(优质服务、优化环境)创建活动、市级文明单位创建等主题活动,营造奋发有为、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以统一着行业服装为契机,增强司法行政公信力、工作严肃性,促进规范化管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提升司法行政形象。全系统连年实现了“单位零事故、干警零违纪、执法零过错”的“三零”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