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规范化建设管理总结
2009年上半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及上级司法行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保障民生为重点、以服务大局为主线、以共建和谐为目标,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的各项职能。
一、大力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全面履行基层司法行政各项职能
(一)发展“枫桥经验”,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年初我局组织局机关有关职能科室及全体司法所所长到诸暨枫桥镇参观学习。回来后,通过一系列的调研座谈、经验交流,将“枫桥经验”本地化、特色化。进一步落实“三个推进、二个加强”工作,即进一步推进人民调解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加强村(社区)调委会组织建设和加强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衔接工作。以此促进村(社区)和企业调委会的组织建设,推进专业调委会建设进程,规范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的对接,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预防、化解、调处矛盾纠纷的作用,为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服务。半年来,全县851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受理各类民间纠纷1483件,调处1483件,成功1470件,调解率和成功率分别达到100%和99.1%;防止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6件,66人。有力促进了我县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认真做好社会纠纷排查工作。半年来,全县共组织社会矛盾纠纷排查8次,其中,6次为月排查调处,2次为季度排查调处。共排查出社会矛盾纠纷822件,调处810件,成功801件,调处率98.5%,成功率98.9%。
(三)加强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理顺管理体制。根据浙委办、金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的意见》的精神,在调研的基础上,多次向县政府申请改建直属司法所,争取年内成立直属司法所。
二、规范社区矫正工作,扎实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
(一)开展“社区矫正规范落实年”活动。4月18日在茭道镇召开了社区矫正规范落实年动员会暨社区矫正公益劳动现场会,全面开展社区矫正规范落实年活动,从规范组织管理、规范衔接工作、规范监督管理、规范教育矫正、规范考核奖惩、规范基础管理入手,力争在社区矫正刑罚执行意识有新增强、社区矫正组织管理建设有新进展、社区矫正规章制度建设有新成果、社区矫正质量有新提高、社区矫正衔接机制建设有新突破。
(二)积极探索,创新公益劳动模式。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全省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社区矫正规范落实年”活动,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创新社区矫正公益劳动模式,制定并实施了《*县公益劳动管理暂行办法》,积极探索公益劳动的长效机制,努力提升公益劳动质量,提高社区矫正效果。全县有矫正对象的17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公益劳动基地。其中,有5个乡镇(街道)在企业建立了劳动基地,10个乡镇进行来料加工,3个乡镇公益劳动时间由中心乡镇托管。社区矫正公益劳动手段和方式的多样化,彻底改变了以往公益劳动内容难安排、场地难选择、现场难监管、安全难保障、收益难处理的“五难”现象,有利于建立公益劳动的长效机制,有利于保护社区矫正对象的个人隐私和自尊,较好地解除了矫正对象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容易产生的抵触、为难情绪,也有利于克服社区矫正对象的浮澡心理,同时,在公益劳动中注重提倡互帮互助,形成良好的劳动氛围,更有利于矫正对象的思想转化和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效。
(三)以提高社区矫正质量为根本落脚点,积极稳妥地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截至今年5月,全县共接收社区矫正对象727人,顺利解除矫正397人,现有在册社区矫正对象330名,未发生一起脱管、漏管和再犯新罪现象,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好评。
三、扎实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
(一)落实规划,认真开展“五五”普法工作。一是会同人大法工委到机关、学校、乡镇、农村、企业对普法重点对象普法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专题报告。3月27日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关于“五五”普法工作情况的报告。二是根据省2009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以两办的名义下发了《*县2009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二)制定标准,规范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根据省《关于进一步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的意见》,制定了我县“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的新标准,做好省级民主法治村的创建工作。
(三)创新机制,增强法制宣传的社会效果。一是开展青少年普法工作,录制青少年法治课录像,编写青少年法制教育案例。二是开展“强防范严打击、树正气促和谐、创平安迎国庆”专项行动法治宣传周活动,组织法制宣传车到五个乡镇、街道进行法制宣传。三是举办了一期“防范金融危机企业法律健康体检专题法制讲座”,为我县100多家民营企业管理人送上了一堂有关企业健康体检方面的法制知识。
四、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法律援助知晓度。
1、以县政府名义制定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推动农村法律援助事业深入发展,切实维护了农村困难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5月8日上午,在桐琴镇中心广场开展农民工维权法律宣传咨询和平安综治宣传活动。现场共接受交通事故、房产纠纷、土地承包、劳动工资、工伤赔偿等法律咨询达70余人次,派发《法律援助条例》、《农村100个怎么办》等宣传资料300多份,受理劳动报酬、工伤赔偿法律援助案件5件。
2、多渠道,开展法律援助宣传工作。利用广播、报纸等媒体,开展典型案例选登、法律知识问答、组织专题报道等形式加强宣传。利用普法宣传车,在全县各乡镇开展宣传法律援助。利用妇女维权等活动开展法律援助宣传和咨询,发放宣传资料,扩大社会影响。
3、增挂、维护援助指示牌。将480块12348法律援助指示牌补发到乡镇、村,更换损毁指示牌,确保村村有指示牌。在工业园主要道路和功能区增挂指示牌,方便农民工寻求法律帮助。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三)提高服务质量,拓宽服务领域。根据省、市司法行政机关的要求,聘任了18名具备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司法所工作人员作为农村公证信息员。使公证处在预防矛盾、化解纠纷、服务地方经济,保障社会健康发展、保障弱势群体合法利益等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上半年共办理国内外各类公证509件,其中办理各类经济合同公证50件,办理各类民事公证320件,办理涉外公证129件,涉港、澳、台公证10件。
六、大力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狠抓队伍建设。按照县委统一部署,我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县委指导组指导下,我局以“强化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创业创新推进科学发展”为活动载体,分阶段有条不紊地开展学习时间活动各项工作。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的工作思路,结合工作实际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展“法律服务民营企业”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司法行政工作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的意见〉的通知》和《*县司法局关于进一步深化“双服务”专项行动扎实推进“三送”活动的通知》,组织各司法所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双服务”和“三送”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在局机关开展“转变观念、促进工作年”活动,增强四种意识即:转变观念、服务大局意识;解放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加强教育、遵纪守法意识;强化责任、增强质量意识。逐步转变局机关干部的思想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以确保2009年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上半年,我县的司法行政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任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推进直属司法所建设工作受阻,未取得实效;二是规范津补贴后,干警待遇下降,影响工作积极性;三队伍作风建设,机关效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