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局长述职报告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和党组其他同志团结带领全市司法行政干警,紧紧围绕转型跨越发展大局和政法工作重点,以“抓培训、树典型、办实事”为基本思路,打造了一系列在全省领先的工作亮点,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抓培训,强基固本。围绕三项基本职能,全面推进“素质大培训”、“技能大练兵”、“作风大转变”,主抓司法助理员、公证员、律师、机关公务员四支队伍培训,有效提升了司法行政执法能力和工作素质。市局机关从制度建设入手,实行登台讲课、工作例会、业务研讨三项举措,每周一次集中学习,每月一次工作例会,每季一次业务研讨,开展了推荐一篇好文章、好警句,读书活动,汇编成集,集中展示了司法行政干部队伍良好精神风貌。
——树典型,抓点带面。充分发挥工作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注重发掘在司法行政各个层面、各项业务领域典型人物和精品案例,开展了全市“双十杰出律师”、“十大金牌调解员”、“依法治理十大标兵单位”等系列评选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推出了一批树的起、站得住、叫得响、有影响的示范典型。在法制宣传方面,着力打造“法治大讲堂”、法律“六进”、“12.4”法制宣传日三大品牌阵地,着力完善构建法治晋中建设工作体系,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影响力进一步得到提升;人民调解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推动形成了xx县“大调解”工作模式,在省内外形成一定影响,被誉为枫桥经验在山西的生动实践。
——办实事,为民护航。今年以来,以“办实事、解民忧”和“为民护航”活动为载体,抓住群众和社会需求推进法律服务工作。法律援助工作提出一流工作目标,一条主线规范,一张网络覆盖,一个标准服务的“四个一”工作要求,着力强化服务体系建设,最大限度满足困难群众法律援助需求。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切实抓好特殊人群管理工作,牵头组建起专项工作组并组织开展“走访排查、重点监控、动态报告、法制教育、困难帮扶”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行动,全面推进社会管理机制创新。
一、普治并举,创建结合,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构建体系,法治晋中建设步入新阶段。今年我市被确定为“法治山西”建设试点市。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深化法治晋中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法治晋中建设5个方面26项任务,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法治晋中建设。依法治市办加强协调,推动建立了法治晋中“1+5”工作机制,召开联席协调会议,确定了一批操作性强的项目载体。
(二)搭建载体,法制宣传教育成效明显。以“法治大讲堂”为载体,在全市形成了专题学法、学用结合、学法考核常态化机制,全市副市级以上领导参加法制讲座140余人次;市直处级以上干部参加法制讲座3500人次。普法讲师团深入机关、农村、村企矛盾集中地、重点企业开展针对性巡回法制宣讲100余场次。“12·4”法制宣传日期间,组织开展了“五个一”系列活动,在全市营造了浓厚学法氛围。
(三)示范创建上着力,深入推进各领域依法治理。8月,对全市主要市直单位和12个县(区、市)进行“六五”普法中期检查,并接受了省级检查。我市以培育典型、示范带动依法治理创建的做法和成效得到检查组好评。命名xx县、xx县为全市法治建设先进县,市财政局等十个单位命名为全市依法治理十大标兵单位。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维护稳定发挥新作用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尽管今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各县(区、市)工作发展不够平衡;二是法律宣传和法律服务的层次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社会和群众对法制的需求;三是基层力量不足和基础设施较差是制约司法行政工作发展的瓶颈。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改革部署,并对推进依法治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社区矫正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2014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总体要求是“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行政效能全面推进、工作效果全面体现”;工作主线是“提素质、促规范、求实效”;工作思路是:在贯彻三中全会精神上要有新举措,在改进工作作风上要有新提升,在行政效能上要有新作为”。
司法行政部门是政府组成部门,依法接受人大的监督,是体现政府部门服务群众、接受群众监督的显著特征和重要职责。在新的一年,我们要紧紧围绕实施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两大战略,建设全省“四化”建设率先发展区的这一中心和大局;充分拓展和履行法制宣传和推进法治晋中建设,服务和保障晋中经济和社会发展,在维护xx市的社会和谐稳定、推进法治晋中建设、维护晋中社会和谐稳定、服务和保障晋中转型跨越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