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调解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以建章立制,规范操作为手段,以构筑“大调解”格局为目标,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协调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深入扎实地开展了人民调解和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时有效地化解了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全市各级调解组织共受理民间纠纷1328起,调解1328起,调成1321起,调解率达100%,调成率达99.5%,防止民间纠纷激化3起4人次,制止群体性械斗14起,防止群体性上访12起305人次,开展矛盾排查活动80余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464场次,受教育群众达34万人。人民调解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有了新的突破。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争得支持,健全组织是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首要条件人民调解工作是化解新时期社会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渠道,是保持社会治安大局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对创建良好的社会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和生产生活秩序将产生重大的、深远的影响。但是人民调解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需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协作支持;需要专门的组织机构和稳定的人民调解员队伍。这是人民调解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因此,我们一直把争得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健全人民调解组织机构工作放在首位来抓。2004年全国人民调解工作会议结束后,我局领导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立即向市委、市政府详细地汇报了会议精神,并将我市人民调解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的意见上报市委、市政府。市委、市政府对我们的意见非常重视,协调相关部门召开了专题会议,对我局提出的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等一些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对我局与市人民法院联合制订的《关于加强和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以市委、市政府办公室的名义对该《意见》进行了下发[新办(2004)27号]。之后,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我市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的通知》[新办(2004)2号]文件,明确规定要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在我市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并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机构、工作性质、人员组成等提出了具体要求。根据文件要求,我市首先设立了由司法局局长任主任的市级人民调解委员会,重点对疑难、重大、跨区域、跨行业的缠访、累访案件和深层次、影响面广的各类矛盾纠纷进行调解。在我局指导下,在各乡(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乡(镇)、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已全部成立,从而使人民调解组织形成了网络化。截止目前,全市已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467个,配备了人民调解员1826个,自上而下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的组织网络。在此同时,我局加强与人民法院的协调、沟通,就人民调解与诉讼衔接的具体问题达成共识。人民法院充分认识到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对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明确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中,适用简易程序。同时加强与我局联系,共同研究解决人民调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组织法官定期深入人民调解委员会指导工作。建立双向聘任制度,即法院选聘人民调解员担任陪审员,安排他们参与案件庭审前的辅助性工作,帮助其提高业务素质;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选聘法官为人民调解委员会指导员,对调解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为我市人民调解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提高素质、规范操作是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保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类矛盾纠纷更加复杂化,且呈上升发展趋势,一些矛盾纠纷往往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等各个方面,有些矛盾纠纷往往是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这些矛盾纠纷处理的恰当与否,对社会稳定将造成深远的影响,这就向人民调解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人民调解员的业务素质和调解水平也必然是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关键。为不断提高全市人民调解员的整体素质,使其全面理解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范人民调解程序,熟练使用新的人民调解文书,我局下大力气狠抓素质培训工作。首先,开办了首席人民调解员培训班,聘请法学专家、教授就司法解释、部颁规章和调解协议书的制作以及相关调解知识进行了详细讲解,为乡(镇)人民调解员委员会提供了人才资源。第二,组织各乡镇对村级人民调解员进行了学习培训。重点讲解了人民调解协议书制作、调解程序与原则等内容,使村级人民调解员的业务素质和调解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第三,开展了全市人民调解员职业技能练兵活动。通
第二篇:调解先进事迹为民服务葆本色
—-济南市天桥区优秀人民调解员李敏杰先进事迹
沥沥细雨,秋风时节,黄河泺口浮桥的北岸,一群情绪激动的群众正紧紧围着一位瘦瘦的男子,七嘴八舌的说着什么,还有的用手指指点着这个人的脸庞。只见这个人有时带着微笑,有时掏出笔记本记录着什么,路过的行人不停的张望。他是谁呢。记的那么认真,听的是那么仔细,说的又那么动情。熟悉他的人说,那是济南市天桥区泺口街道办事处人民调解员李敏杰同志正在处理人民的上访问题呢。
李敏杰同志1970年出生,1989年参军入伍,曾在济南军区“硬骨头式连队”任连长,他在部队本着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官的人生信条,内强素质,外树表象,认真做好部队的训练、管理、教育等各项工作,高标准完成了本级战斗力的提升和上级的各项任务,受到部队领导和全体官兵的好评。由于对国防事业的满腔热情,所带营连被济南军区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基层管理先进单位”、“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被总政治部、国家民政部表彰为“拥政爱民先进单位”,所带营、连5次荣立集体二等功,7次集体三等功。个人被旅树为“谋打赢、练打赢、钻打赢的干部标兵”,旅党委作出“向李敏杰同志学习”的决定;被某集团军树为“连长标兵”;被济南军区树为“四通营长”(外语通、外军通、计算机通、军事通),军区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5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个人先进事迹被《中国青年报》、《解放军报》、1《前卫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济南日报》等多家报刊和电台先后报道。2004年转业到济南市天桥区泺口街道办事处工作。
李敏杰,现任泺口街道办事处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自从事基层司法调解工作以来,兢兢业业,忘我工作,情系调解,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维护一方稳定为己任,几年来,先后调解处理婚姻、邻里、土地、赔偿等各种矛盾纠纷486起,其中疑难纠纷141起,防止“民转刑”案件36起,群体性事件23起,调解成功率达到98%,较好地履行了一个基层司法助理员和人民调解员的工作职责。
从驻济某部独立营营长的职位上转业到地方,凭他在部队的出色表现和在部队机关工作的经验,在部队写一手好文章,又是部队党委一直树立的先进干部典型,他完全可以到省、市级机关任职,可他却选择了最基层。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评头论足。有的说:“李敏杰真是个大傻瓜,凭着省、市党政机关这把金椅不坐,反到基层自讨苦吃”,还有的猜测:“李敏杰这位营职干部到基层可能是犯了什么错误,”“李敏杰……”
在那段时间内,无论是从部队机关还是到战士宿舍还是到社会上,各种不理解的话语不时传到李敏杰的耳朵里,使李敏杰陷入了痛苦的深思之中。“难道自己真的选择错了吗。难道自己真的拿着前途命运开玩笑。”他不能回答自己。平时与李敏杰交往密切的战友老乡听说他要到基层从事信访工作,纷纷前来劝说,“你在济南市当兵十几年,官又升到了营级,独立营与地方双拥共建搞的又好,平时没断了同地方上组织、人事、2公安等部门打交道,与领导和同志们的关系又十分融洽,在这关口上,找一找上级领导为自己安臵一个可观的单位,弄个一官半职没有问题”。在众多前来李敏杰家劝说他改变初衷的一位老乡说,“借着现在还未最后定局,干脆改弦更张,活动一下到其它部门(单位)干着科长主任什么的,凭你的本事说不定今后还能当上个局长呢。”听说李敏杰转业到基层干信访,他中学的一位非常知己的老同学从老家菏泽迢迢赶来做他的思想工作:“咱在部队干了这么多年虽是营级可在咱老家也算是个大官了,人往高处走,万般皆下品,听说下一步机关体制改革,办事处这一级很快就要撤消了,千万可别错过了时机,走错了路啊。”李敏杰的一位老领导在济南某部门任一把手,这位领导干部和李敏杰相处不仅时间长,而且非常赏识他的处事为人,得知李敏杰要选择去基层的事专门给他打来电话,希望他到他那个部门工作。济南有好几家大型企业和大专院校想聘他从事管理工作等。
面对亲朋好友的劝说,李敏杰深知自己选择到基层的道路艰难,在那些日子里他饭吃不下觉睡不香。自己选择到基层,是因为基层可以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更好地向群众学习,为群众服务,眼下既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又是矛盾“凸现期”,基层群众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多、矛盾大,老百姓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以发展的眼光看前景广阔,将来会大有作为。这样做既响应了上级要求到基层的号召,又能身在群众中间较快地熟悉工作情况,安心为群众服务,还为今后更多转业干部到基层积累经验。不吃苦中苦,怎有甜上甜,人的一生只有在3艰苦的环境下锻炼摔打自己,今后才能闪光,才能有价值,有意义。李敏杰拿定主意后,婉言谢绝了大家的劝说,以一个军人特有的敏锐和勇敢,雷雳风行,义无反顾地走进了基层,到群众最需要的岗位上实践自己人生目标。
转业后,由人们羡慕的军官到城乡结合部的办事处干起了很多人不愿干的人民调解工作,从部队到地方,从干部到普通科员,环境变了,职位变了,待遇也变了,但不变的是他干事创业、永争一流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李敏杰深深地认识到:只有不变的事业,没有不变的行业;只有不变的信念,没有不变的历程。凭着在部队锤炼出来的过硬政治素质,顶着工作环境、待遇和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差异和压力,李敏杰克服思想上的巨大落差,以饱满的热情和无比的干劲积极应对新的挑战,适应新的角色,实现新的超越。
俗话说得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辛苦不怕难,把身心系在工作上。刚转业到地方,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工作,李敏杰深知要想有一番作为,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洒下更多的汗水。同事们在地方已经工作了十几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他一切都要从头做起。俗话说:笨鸟先飞。李敏杰的工作信条就是:别人做不到的自己要做到,别人能做到的自己要做好,努力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要在最短时间内成为信访战线的行家里手。
生有涯而知无涯。司法调解工作政策性很强,要真正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必须精通法律知识和地方性法规。作为从事这一工作的新生代,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不辜负领导的信4任,才能尽快适应岗位需要。虽然在部队懂一定的法律知识,但与领导的要求、群众的需求还相差甚远。要顶好这份工作,不仅要读有字之书,更要读无字之书。他把工作与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持之以恒地学习,如饥似渴地学习,他恨不得把一天的时间挤成两天,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上班时间刻苦学,拼命干,上班接访写体会,下班回家学法律、学政策,一学就是到深夜,业余时间一有空就跑办公室,象似着迷一样。有一天正好是周末,本来答应要和爱人一起去商场购物,刚吃完早饭,李敏杰说单位有事,就匆匆去了办公室。他爱人想:什么单位怎么总是加班。什么工作岗位这么吸引他。是不是李敏杰工作环境变了心也变了。就几次在背后暗地跟踪他,跟踪几次没有捕捉到“猎物”,这才放宽了心。李敏杰不仅从书本中汲取知识,而且很注重实践经验。他所在的科室和分管他的领导可以说都是司法调解战线的专家,每一次跟着参加调解,他都是仔细听,认真记,看领导如何接访,如何记录,如何答复群众,不清楚就问,不明白就请教,非把问题搞清楚不可,他还经常深入到村居,体验生活,体恤民情,从小事入手,从点滴做起,从实事干起,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要求、制度、意见的落实。
善解百姓心结。“人民调解部门在群众眼里就是政府,我们的一言一行都都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无论何时我们都要为老百姓主持正义和公道,勇做改革发展的保驾护航者,敢做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忠实保护者。”李敏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刚走上信访工作岗位,他就遇到一起群众上访案。5来访群众因拆迁问题与居委会发生矛盾,上访人因性格孤僻不善交际,从不与外人交往,在济南没有亲人和朋友,也从听不进别人建议意见,总认为自己做的对,所以就是不同意与居委会协商,三番五次到省、市机关上访、缠访,给办事处造成极坏影响。信访工作人员绞尽脑汁,用尽各种办法还是不能说服上访人。李敏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他并没有主动与上访人接触,而是先翻阅国家、省、市拆迁补偿办法,学习信访条例和其他法律文件,掌握一定的法律法规知识。然后试着接触上访人,到处打听上访人的社会关系和爱好。在一次偶尔的谈话中得知上访人的哥哥在淄博工作,自己有下棋的爱好后,李敏杰一方面与上访人的哥哥打电话联系,详细了解上访人的目的和诉求,请其哥哥帮助做上访人的工作。另一方面利用业余时间多次找上访人下棋切磋棋艺,慢慢的与上访人交上了朋友,上访人无话不谈,还把李敏杰当成“自己人”。李敏杰感觉时机已经成熟,就劝其息诉罢访,重新与居委会协商,在李敏杰多次协调下,上访人与居委会签订了拆迁补偿协议。第二天,上访人就把“信访为民,诚心可鉴”一面锦旗送到街道办事处。
在工作实践中,李敏杰始终做到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每次都是在“第一时间”发现矛盾、解决问题、推进工作。他积极开展的以“解民忧、谋民利”为目标“四个一”亲情办公活动,既“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暖心、一句敬语相送”受到群众欢迎,切实做到了“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在金牛西区有12栋楼6700余户业主因一直无人管理,因电费无人收取致使小区停电,导致小区居民集体上访。在解决此信访事项中,李敏杰和同事们深入到居民楼上挨家挨户收取所欠电费,协调电力公司恢复供电,居民不再上访。按道理讲,解决了群众的信访问题,此事就算解决,但李敏杰认为,此事只是解决了一半,不解决问题的本质,还会引起群众上访,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主管单位的支持,对金牛西区居民进行一户一表电网改造;另一方面协调上级民政部门解决其归属和管理问题,从而彻底解决了多年的上访积案。使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案案有结果”。
深怀爱民之心。李敏杰办公桌上摆着一个牌子,上面题写“金贵不如民贵”,在他的心中“民”永远比“金”贵。他一直以此为座右铭,始终鞭策自己勤奋工作锐意进取。他深怀爱民之心,以务实的作风和高尚的人格力量化解了无数矛盾,用自己的真诚换来了上访群众的信赖;用自己的无私帮助和倾情付出抚慰了一颗颗求助的心灵;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矫正对象于某家境贫寒,2005年4月获得假释,妻子与其离婚,他回到家中见到一贫如洗,非常绝望。社区的同志立即从家里拿来了衣被、煤气灶、电饭煲等生活用品,街道为他特批了300元春节救济金。春节刚过,社区多方努力,为其找到了一份工作,使他再次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此后又了解到其女儿因户口随母亲只能在离家很7远的大桥镇上学,每天要来回骑两个多小时的自行车,早出晚归,相当不安全。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立即与泺口派出所联系为其女儿办理了户口迁移手续,并积极与区教委协调,为其女办理了转学手续,转到了离家很近的泺口辖区学校上学,避免了奔波之苦,于某对社区矫正组织感激不尽,一直认真接受矫正,表现积极,对其他社区矫正对象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去年12月下旬,泉城济南气温骤降。这天早晨一上班李敏杰就看到一位衣衫褴褛的中年妇女,搂着一个小女孩蜷缩在接访室门前,他急忙跑过去打开接访室的门,把孩子抱进屋里,放在沙发上,迅速打开空调,倒杯热水端到她们面前。当听说她们还没吃早饭时,李敏杰立即到门口买来包子、面包、热牛奶让母女俩感受到党和政府春天般的温暖。原来,来访妇女叫刘凤,15年前从山东德州嫁到济南,丈夫5年前去世,她带着不满7岁的女儿在小区内打扫卫生谋生,生活十分艰难,因没钱交房租,房东把她赶出家门。得知此情况后,李敏杰立即向领导作了详细汇报,并协调相关部门,为刘凤争取了每月100元的补助金,还协调教育部门为其女儿办理了入学手续。
信访工作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主渠道,更是群众说话、求决、讲理的地方。在2001年6月北园镇区划时,将泺口第二居委会的152名老人归属和生活费发放漏掉,致使当月老人的生活费没有着落,引起大规模集体上访。2006年6月份,这些老年人又因生活费问题到区政府上访,有的反映生活费低,有的要求办理医疗保险,还有的要求报销医疗费用。李敏杰考8虑到这些老年人年龄均在85岁左右,体弱多病,万一在信访过程中有三长两短,对不起自己这份工作,更对不起信访人,此信访事项必须尽快彻底解决。李敏杰一方面主动到信访人代表家中,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向领导汇报,争取领导的支持。在他的影响下,办事处主要领导多次到区委、区政府反映情况,解决问题,后得到区政府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此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有胆量敢拼搏,把干劲用在关键处。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军转干部,合格不合格,关键是看平时能不能认得出来,关键时刻能不能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能不能豁得出来。从转业到地方那一天起,李敏杰就暗暗下定决心,要像当年入伍、入党宣誓那样,把在部队大熔炉中练就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发扬光大,把根深深扎在老百姓的心里,在为民调解中建功立业,书写人生新篇章。从部队转业至今,无论单位交给李敏杰什么任务,他都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吃苦在前,冲锋在前,顾全大局,敢于负责。李敏杰走访上访群众时,工作时间有车辆保障,但在节假日就没有车辆,只能乘坐公交车,有的居委会比较偏僻,交通条件非常差,也不通公交车,李敏杰就骑自行车,或者步行走访,按他的话讲,既做了工作又锻炼了身体,一举两得,何乐不为。泺口办事处地处济南市城乡结合部,又是济南商业圈,经济发展快,问题多、群众上访量大,处理起来经常遇到各种想象不到的困难。由于工作任务繁重,李敏杰的胃病反复发作,需长年吃药,但在工作中遇到苦活、脏活、累活时,他仍然义无反顾、冲在最前头。
9辖区居民张玲以绝育手术引发病症为由上访闹事,2006年经协调一次性照顾她3000元治病,并为其子安排了工作,她和其丈夫表示同意,不再上访。钱花完了她开始反悔,借引发后遗症为由继续上访。当她听说信访办来了一名军转干部后,再次上访。面对缠访闹访的张玲,李敏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边耐心仔细地了解情况,一边宣传解释有关政策和信访法规。李敏杰说:“她既然来上访,就是对我们信任。信访部门就应该是上访人的出气筒、灭火器、贴心人,耐心听取诉求,发泄一下也许燃烧的火苗会熄灭,使群众有冤能喊,有屈能伸,有困难能得到帮助,有问题能够得到解决。”经调查了解得知张经济生活困难,从关心弱势群体的角度,多方协调,经办事有关部门核查,决定为其申请办理低保。张玲领取低保费后,激动万分地磕头发誓息诉息访,多年的信访老户终于结束了上访生涯。
心谋为民之策。“思路就是出路”。李敏杰同志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新途径。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解决实际问题为根本,以保稳定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提出了“源头治理抓防治,重心下移抓基础,关口前臵抓社区,集中整治与常抓不懈相结合”的“四抓”信访新思路;建议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先后出台了《处臵群众集体上访工作预案》、《泺口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处级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制度》、《信访排查报告制度》、《关于开展“三会两制”实施意见》等规定和意见;组建信息员、联络员、情报员信息网络,建立了矛盾纠纷三级调解机构;坚持不安定因素的定期10排查、随时排查、集中排查和开门接访、预期约访、出门下访相结合,做到了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组织实施了“人民群众来信直通车”、“信访代理中心”、“领导包案”等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畅通了信访渠道;运用《信访情况》、《信访动态》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访信息,在促进全办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敏杰同志以岗为家,以身作则,开拓创新,团结奋进。司法调解系统的同志们都称他是率先垂范的“老大哥”,群众称他是“连心桥”上的“贴心人”。2007年5月份,李敏杰所分管的信访工作,被济南市委、市政府联合表彰为“全市信访工作先进集体”,个人被市委、市政府联合表彰为“平安济南建设先进个人”,并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9月份,被天桥区委、区政府表彰为“信访工作先进个人”,并荣立三等功一次;2008年底所在科室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司法行政工作先进集体”。在荣誉面前,在社会的赞誉中,李敏杰说:“成绩是大家的工作,荣誉是集体的功劳,表彰是鞭策激励的动力,维护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的责任,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稳定工作是我的本分,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他就是凭着一颗赤子之心和满腔爱民情怀,用自己的一言一行阐释着一个军转干部的高尚情怀,用心血与汗水演绎着一曲构建和谐社会的华彩乐章。
第三篇:调解委员会先进事迹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先进事迹
——岱海镇胜利二居委会
岱海镇胜利二社区辖区总面积1.35平方公里,有居民小组6个,总户数1832户,总人口5255人,辖区有住片单位8个,个体工商户75家。地区居民构成复杂。胜利二社区调委会在县司法局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立足点,以调委会为平台,以调解制度作保障,积极化解社区各类矛盾纠纷。一年来,调委会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3件,涉及居民100多户500多人,成功化解60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6%。为确保一方平安做出了应有贡献。2011年,胜利二社区调委会被镇人民政府评为人民调解工作先进单位。
一、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夯实人民调解工作基础
胜利二社区调委会共有调解员5人,辖区下设3个调解小组,12个调解信息员。逐步形成了调解主任抓全面,委员抓片,调解小组长抓段,调解信息员抓户的调解组织网络。从而为有效开展调解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胜利二社区调委会在开展工作中坚持做到“四个一”:即一个季度组织人民调解员和调解信息员进行一次业务培训,通过座谈、介绍经验、聘请司法助理员、法官、律师讲座等形式来提高调解人员的业务技能;一月一次调解工作例会,总结近期社区矛盾纠纷基本情况,主要矛盾、起因和化解对策;一周进行一次定期矛盾纠纷排查汇总,发现纠纷苗头、消除矛盾隐患;一天信息员报送一次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情况,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早上报。通过调解“四个一”工作,胜利二社区各项调解工作得到扎实有效开展。
二、以人为本、开拓思路,做好矛盾纠纷调处工作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五是责任要落实。王国华积极制定和严格执行辖区负责制、首问责任制和调解包案制,并与基层调解组织签订了工作责任书。凡楼院小区发生的纠纷由小区或居民组调解小组调解、社区调委会派人协助。凡小区或居民组调解不了的纠纷由社区调委会负责调解,一般情况下不允许上交矛盾;个别社区调解不了的疑难、重大纠纷才由办事处调委会或独立调解或联合有关部门调解。凡纠纷当事人首先找到哪一级调解组织就由该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决不允许推诿和应付了事;凡出现调解未成功或反弹,甚至纠纷当事人上访,均由责任调解员一包到底,包括自己到上级机关接人劝解。明确的责任划分和严格的责任制度以及工作考评,有力促进了社区人民调解工作扎实开展,有效维护了辖区的和谐稳定。
说是了非勇立前线
她就是这样一位,多年来为了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坚持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各项“意见和规定”,不断加强人民调解组织的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努力拓展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机制,深入探索人民调解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的默默无闻基层人民调解指导员,她使西城人民调解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2011年共调处各类纠纷356件,成功调处347件,成功率达97%,在指导建立的四个社区调委会中就涌现出了全国优秀调解标兵汪梅、市区优秀调解员孙显华、王国林等优秀调解员等三个先进典型。有了她的正确指导,西城人民调解工作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创建平安巴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她自己无私传授调解经验方法,言传身教践行调解条例,不图名不为利,只求纠纷平息时,从容地离开欢颜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