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法治示范村经验材料

乐水乡克明村位于龙头县乐水乡西北部,是一个以侗族为主的行政村,辖8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098亩,共342户1333人。2004年,我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司法部、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意见》和自治区党委“五村两规范”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村民

的法律意识和参与“四民主”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村干部依法治村水平得到了提高,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一、加强领导,健全网络首先,成立了以村党支书粟多俊为组长,村主任龙大友为副组长的克明村民主法治示范村领导小组,把依法治村工作列入村两委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切实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领导。其次是制订了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实施方案和责任制,在村、组、户之间建立共创民主法治示范村网络,村干包片、包组,组干包户,形成了共创共建的良好局面。三是加强依法治村的其他配套组织建设,即抓好村综治工作办、治保会、调解委、帮教小组、治安联防队建设,加强其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保证依法治村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四、依法治村,化解矛盾保稳定、促发展

(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化解矛盾纠纷,实现社会稳定近年来我村大搞农业综合开发,开展造林种果,发展生态农业,象今年我村光是种植罗汉果就达398亩,以前没有什么用场的荒山荒地一下子变得值钱了,就引发了一些土地、山林纠纷,影响了经济发展,成了当前群众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了解决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群众利益,我们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作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化解矛盾纠纷。比如岩脚组一起山场纠纷,二十几年来几经调解,闹闹停停,今年双方都想到该山场种植水果,矛盾再次表现出来,并有激化的可能。我们经过排查,了解到该情况,及时向上级调解委汇报了情况,在上级调解委的支持下,两级调解委互相配合,前往调解,查明了事实,对当事双方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敦促双方本和睦相处、有利安定团结和生产经营,尊重历史、立足现实的原则,平等协商,终于达成了明确的山场界限协议,并当场堪明界限,化解了积怨多年的纠纷。据统计,2004年以来,我村共排查调解“三大纠纷”9起,民间纠纷15起,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达96。基本现实小纠纷不出组,大纠纷不出村,无民间纠纷引发刑事案件,无民间纠纷引起治安案件和群众性上访事件,保证了社会稳定。

(二)依法治理促发展今年我村在开发种植罗汉果过程中,由于罗汉果经济价值高,种苗价格达4-5元一株,盗苗盗果现象也有所发生,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此,我村利用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宣传网络,广泛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