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税系统“六五”普法和依法治税工作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普法工作,中宣部、司法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五年规划》的通知,强调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近年来,xx省xx市地税系统按照“五五”普法以及《xx省地税系统2006-2010年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税工作规划》要求,立足地税现状,将普法和依法治税工作贯穿到税收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围绕地税开展”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税经验与现实,对“六五”普法和依法治税工作进行了探讨与思考。关键词:“六五”普法依法治税问题研究普法教育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xx省xx市地税系统按照“五五”普法以及《xx省地税系统2006-2010年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税工作规划》要求,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及“六五”普法和依法治税工作奠定了基础,对推进地税依法行政、依法治税及构建和谐征纳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税工作的意义1.1、开展普法教育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建设法治型国家的一项基础工作。普法教育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只有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努力提高全民及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才能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且通过深入开展普法教育,依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类矛盾和问题,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2、实施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方略在税务部门的体现。依法治税是税务机关依据法律、法规手段,对纳税人的纳税行为和税务机关人员行政管理行为的共同约束,以实现税收的法制化和法律化的过程。它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行政的具体体现,是税收工作的基础和灵魂,是税务机关的基本职责,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各个环节。依法治税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税收问题,而且事关我国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体制创新、经济运行模式转换、建立市场经济新秩序的一项战略举措。
1.3、开展税法宣传是强化纳税服务,构建和谐征纳的重要途径。税务机关通过不断提高纳税服务意识,可进一步树立地税新形象。税前为纳税人提供公告咨询、辅导服务,提高纳税人的办税能力;税中为纳税人创造方便、快捷、准确的依法纳税条件;税后为纳税人监督投诉、行政复议、损害赔偿提供渠道,从而赢得纳税人理解和支持。加强税法宣传教育,有效推进税务机关依法征税、依法行政及增强纳税人对税法的遵从度,从而提升税务机关”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工作意识,对营造依法诚信纳税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2.3、完善普法体系,拓宽税法宣传渠道。为营造学法、用法氛围,我们利用内部网站,开办了税法宣传栏,编印了《现行地方税收法律法规政策暨税收优惠政策汇编》,开通了12366纳税服务热线。还利用《周口日报》、市电视台、市广播电台等主流媒体,刊载传播《局长答记者问》、《政策法规通告》及税法宣教专题片,受到了广大公民和纳税人的欢迎,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实现了政府与纳税人和谐共赢。
2.4实行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和执法考核,推进了依法治税科学化、制度化。为推进依法治税科学化、制度化,在“五五”普法工作中,对全市三员(税收管理员、办税服务员、税收稽查员)进行了普法培训和轮训,开展普法考试,对合格执法人员进行资格审核认定,目前全市已有1100多名人员通过了资格认证。此外,我们还逐步完善了税收执法计算机自动考核系统,按月进行执法考核,考核结果给予通报,对落后单位及时督促整改。目前,全系统税收执法考核平均正确率均达99.6%以上。落实了征管制度规范、征管流程规范、征管文书规范、税收政策执行规范、档案资料管理规范“五个规范”要求,建立纸质资料档案库和电子档案数据库,逐步实现了执法征管资料信息“一户式”管理模式。由于我们扎实开展了“五五”普法活动,推进了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税工作,连年荣获全省地税系统“税收法制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税收宣传先进单位”、“依税治税工作先进单位”及xx市“依法治市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