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财政管理工作情况

**县财政局财政工作情况汇报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八日)

今年来,我局主动策应宏观形势,紧紧围绕争先目标,积极培植财源,强化财税征管,推进改革创新,奋力克难求进,财政收入实现了新突破,财政工作取得了新业绩。截至11月份,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45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31%;预计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5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35%。

一、强化预算管理,加快支出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今年来,在做大财政“蛋糕”的同时,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强化预算支出管理,构建符合县情实际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一是规范预算编制,硬化预算约束。出台了《关于编制2011年县直单位部门预算的通知》,明确了部门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核定了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专项业务费的编制依据、标准和方法。进一步加大专项支出的整合力度,控制和降低行政成本,提高预算编制的规范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预算执行,无预算、超预算的一律不安排支出,同时,确立了部门、单位的预算主体地位,增强了部门、单位的权力和责任,部门预算的约束力得到保证。

二是强化厉行节约,从严安排支出。从严控制和压缩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等三项经费支出,全年压缩支出近600万元。出台了《**县级财政预算项目库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完善预算项目库,对经常性项目固定名称、核定标准、严格测算;对分年度项目、一次性项目由部门(单位)1

提供依据,重点审核,分别测算;对当年不需安排的项目支出列入备选项目库,实行滚动管理。开展了往来资金清理整顿活动,建立完善资金入账制度、定期清理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制度,严禁虚列支出和利用往来款项进行收支核算,规范了收支行为。

三是推进集中支付,提高支付比例。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创新,构建财政数据一体化平台,将单位的会计核算过程与国库集中支付监督过程结合起来,增强国库集中支付的实际监督效果;严把授权支付关口,从规范资金结算方式入手,开展对授权支付资金的动态监控,减少现金支付行为,提高国库直接支付比重。截至11月底,累计支付预算资金12.89亿元,其中财政直接支付11.52亿元,支付率达89.4%。

四是加快支出进度,提高资金效率。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要求,统筹安排资金,保证了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的按时发放,保证了机关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保证了民政定补对象、社会保障人员的补助的及时兑付,城乡低保支出进度处于全市领先水平,超序时完成。同时,对县内重点工程也按项目管理要求拨付资金,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截至11月份,实现财政支出52.8亿元,增长51%,占年度预算的89.4%,其中:一般预算支出30.4亿元,增长57.4%,占年度预算的81.9%。

二、严格落实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推进重点民生工程建设认真落实财政各项扶持政策,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工程投入力度,全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一是积极落实上级政策。认真研究中央及省各项涉农财政政策,吃透吃准上级政策执行要求,充分利用政策、广泛宣传政策、严格执行政策。科教文方面,投入2亿元增加公教人员津补贴工

资,安排中小学公用经费4273万元,投入教育现代化建设资金2300万元,发放职教助学金、高中助学金和义务教育贫困寄宿生补助1400万元,投入校舍安全工程4.18亿元,改善校舍面积17.4万平方米;投入2亿元用于文化建设、健全文化服务网络,投入2000万元用于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服务活动。社会保障方面,认真落实上级社保政策,加大财政投入,扎实抓好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等社会保障工作,年初就将各项社保政策补助全额列入县级财政预算,今年来,累计发放各类社保资金10多亿元,保证了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强农惠农方面,发放种粮农民补贴资金1.06亿元;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21个,投入资金2792万元,其中省财政奖补资金1896万元;实施农村小型公益设施桥梁建设项目141个,投入为1028万元,其中省财政补助资金720万元;足额安排村级组织运转经费2889万元,争取省财政补助经济薄弱村债务化解资金1465万元。其它政策方面,投入1.5亿元,按照人均3.5万元和2.5万元的标准,分类足额安排政法单位经费;发放家电、汽摩下乡补贴资金8266万元;为97家企业向上申请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技改扩能、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专项补助资金7300万元,争取其他补助资金3037万元。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三是全面加强资产管理。摸清资产情况,资产信息化工作做到县直、镇区全覆盖,网络、台账全建立。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量达到44亿多元,固定资产总量19.6亿元。先后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

产收益管理暂行办法》等管理办法,明确了各单位资产的使用、收益管理等要求。开展资产绩效评价,在使用上,做到公开出租、备案管理、足额缴存,今年资产收益达到1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在处置上,通过资产评估、公开拍卖等手段确保国有资产实现增值,先后规范处置国有资产16批次,总价值7610.2万元,处置收入比评估价增值4300多万元。

四是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制定了《关于规范财政资金和帐户口管理和工作方案》等6个规范性文件,对419个银行账户进行了清理登记,清理取消了银行账户256个,保障了资金使用安全;健全投资评审制度,完善投资评审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建设资金支出一律实行政府投资评审。今年来,完成财政投资项目评审128个,送审金额12.47亿元,核减1.81亿元,核减率为14.53%;出台了《**县县级政府采购工作程序》,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今年来,先后组织政府集中采购24次,成交金额3098.66万元,节约资金295.95万元;强化财政监督检查,着力构建财政大监督体系,今年来,先后对18家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了财务收支综合检查,查处违反财经纪律问题70多个、问题资金7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