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动员大会讲话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推行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改革的重大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是指国家交给行政事业单位占用、使用的财产和政府为实现公共职能而建设的公用设施、公共工程以及其他各种处于公共服务领域中经济资源的总和。行政事业单位所占用的资产是各级政权建设和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物质基础,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责和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管好用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于稳固政权基础,公平财政分配,维护财经秩序,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和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单位自主权的扩大,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已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日益暴露出一些漏洞和问题。加快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是以提供服务和保障为目的的,本来属于非经营性资产的范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规模的扩张,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一部分非经营性资产逐步转为经营性资产。当然,由于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以及单位性质和职能的不同,一部分单位为了发展社会事业,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积极开展创收活动,弥补事业经费不足,是十分必要的。但我们必须看到,由于资产管理滞后,一些单位在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过程中,存在暗箱操作等违规行为,缺乏公开公正的营运机制;有的单位除将部分“非转经”收入用作弥补办公经费外,相当一部分主要用于发放职工福利及吃喝接待;有的单位还将经营收入不入帐而作为“小金库”的来源。“非转经”收入是财政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强化管理,必然导致管理的漏洞和腐败现象的产生,同时也将导致分配不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制度建设和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发生。
二、积极稳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改革的深入开展
这次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改革的目的明确,政策性强,意义重大。总体思路是: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坚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政府所有、财政监管、单位使用”的原则。一要对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实行授权经营。对行政事业单位采取自营、委托经营、受托经营、出租、投资、参股、合作等形式管理的各类出租门面、出租房产,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分期分批授权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经营管理。二要对培训中心、酒店、宾馆、招待所、经租房等经营性资产,由市政府委托市财政局履行出资人职责,注入市投融资平台;三要对办公设备、交通工具等固定资产,结合部门预算改革实行动态管理;四要对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经营收益和处置收益,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从今年开始,用两至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改革,初步达到明确产权主体,理顺产权关系,资产分类管理,收支纳入预算,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当前改革主要应抓好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做好资产清理核实工作,进一步摸清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家底。一是要查清资产总量及明细情况。对有实物没有建帐的,要及时入帐;对有帐目,而资产已经不存在的,要及时报财政部门办理核销手续,做到帐实相符。二是要查清权属证明情况。这主要是针对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而言的。各单位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产权证要与实际情况相一致,不一致的要视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及时调整为一致。在这项工作上,土地、房产等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对有纠纷、有争议的要及时予以妥善解决。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对个人拥有完全产权的房改房,各单位要及时报财政部门核销,不能视为国有资产;对没有房改的公用房,要作为国有资产登记入册,决不能搞隐瞒不报。三是对办公设备、交通工具等动产,要尽快建立台账。对大额或批量的办公设备或交通工具,要一一对照实物盘点,决不允许帐外资产存在。这既是一条工作要求,又是一项工作纪律。四是对门面等经营性资产,要弄清租赁情况,包括合同的年限、租金的多少以及上年度的租赁收入等等。属于单位承办的经济实体,要做好登记造册工作,及时向财政部门上报有关资料和数据。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第三,要加强部门配合。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职能分工认真履行职责,要从大局出发,积极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改革顺利进行。
同志们,推行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改革,是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各部门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积极配合,高质量、高标准按时完成我市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改革工作。
讲话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