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学习讲稿: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住房制度与公共财政

前言

我的论文的标题就是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住房制度与公共财政,因为当时提交的是论文所以完全是用论文的形式,我一共讲了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方面就是讲一下中国城市化的现状与趋势;第二方面,讲一下关于农民工住房问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三个问题,我就讲中国现有农民工住房形式的分析;第四个方面,中国农民工住房问题是全社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第五个问题,就是公共财政在农民工住房制度方面应该有所作为,我主要就是在五个方面来讲。

我个人搞农民工的研究,我觉得已经有好些年了,一直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偶然有一次,我记得05年的时候偶然发表了一篇文章是关于农民工回流的问题,其实就是在《中国经济时报》上发表,很短,也没有太展开,但是我发现发表了以内,国内外很多人都跟我联系,就是对这个问题特别感兴趣,所以我现在感觉到好像我们国内对于二元经济结构、对于农民工这个问题感兴趣的程度没有国外那么高,我前一段也是报了一个课题,然后在申请的过程中有一个澳大利亚的学者非常感兴趣,特别愿意来参与。我想这个问题是我们今天生活中非常热点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我们的研究真的很不充分,所以我选题就选了这么样的一个题目。

一、城市化的现状与趋势

首先,城市化的现状与趋势。关于这个,大家今天上午也都听了林老师讲的,很详实,资料都很详实,所以我没有特别多的必要在这个地方罗嗦太多。我的感觉,因为农民工的问题并不是说只是短期内的一个问题,它可能要影响我们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都有可能。所以对于整个中国经济的影响,也确实是一个非常关键性的这样的一个影响,因为它的变动会影响我们整个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所以我在研究的时候也找了不少资料,我找到当时麦肯锡,史上最大的咨询公司他们的一个研究成果,就是对于上海和北京的常住人口结构变动里面,他们最后得出来的结论,大体上上海是29%的人口,就是外地人口。北京是28%的人口是外地人口,而这个外地人口的主体其实就是农民工。

我们上午开会的时候也已经讲到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国家的统计口径实际上自己跟过去有变化,国际上还是有不同的地方,我们国家过去是只要有非农业户口就算是城市人口了,过去是这样。。

总而言之,在住房方面我们国家绝对是存在着国民待遇和非国民待遇这么两种不同的做法,因为我主要是侧重讲农民工进城的住房问题,所以我侧重在这一方面展开。至于国外,我们可以从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史里可以看出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即使发达国家今天已经非常繁荣了,但是在早期的时候同样的大规模工业化带来的农民进城一样的遇到了住房的问题,也是非常非常的条件恶劣,也经历过这么一个阶段。美国、法国、英国都有大量的资料说明这些,我很多都援引了,但是我在这儿就不罗嗦了。由于人口迁徙制度的法律规定不一样,所以可能我们国家就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贫民窟的问题,而在其他的国家,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是大量进城的这些寻找工作的农民建立起了连绵不绝的贫民窟,当然这是另外一个问题,我国为了城市的光鲜可能就不顾允许这样做。所以住房的问题,政府不给解决,没有一个制度安排,又不允许自己来做,所以这样子农民的日子就真的非常难过,这带来一个很直接的问题就是住到哪里去,这么多人住到哪里去,所以我在第三个问题,就着重来分析中国现有的农民工住房形式。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最主要的其实就是前面我们说的这几个,一个就是集体宿舍,一个就是向城乡结合部的当地农民去租赁住房,还有一个就是地下室,平房或者是地下室这样子。这些都是没有纳入到政府管理里面的,完全是市场自发的一些解决农民工进城问题的短期之策。我个人感觉,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忽略实际上从公共政策角度来说真的是一个非常大的缺失,因为中国的农民工住房问题是全社会没有办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这么多的、上亿的农民工进入到城市里面参与到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他们是新涌现出来一支劳动大军,这么巨大的人口流动,毫无疑问会对城市的接纳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农村劳动力由农村流到城市本身是一个市场行为,那么为接纳这些劳动力进行专门的制度安排应该是政府行为,现在突出的问题就是两者不同步、不配套,相应的城市管理工作没有同步的跟进,政府部门在农民工住房和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制度缺失,没有国家层面的完整的制度安排和规划设计。哈佛大学的一个教授叫做怀特帕金斯,他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8年的年会上就曾经指出,中国将流动人口排斥在外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蕴藏着巨大的风险,说中国每年有1千万到2千万的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而中国至今没有建立针对流动人口的统一的公共住房体系,政府将很难承担这样继续下去的成果,并且会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不良的影响。

四、中国农民工住房问题是全社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因为我们现在的现代化,如果我们直截了当坦率说的话,真的是城市人的现代化,不是整个国民的现代化。为了城市的光鲜和整洁,中国不允许存在发展中国家司空见惯的贫民窟,不允许私搭乱建、违章建筑破坏市容市貌,这个不能说没有它的道理,但是那你应该有另外的跟它配套解决这个问题的政策,但是我们却没有。公共财政在这个方面除了地方政府有一些零星的作为以外,其他的是没有的。第一代农民工因为城乡收入差距还非常的大,所以第一代农民工没有在城市里面落地生根,举家迁入的打算,所以他们就像候鸟一样往返于供职的城市和留守的农村之间。我原来做研究的时候就研究过这个问题,大体上绝大多数应该说农民工如果是蓝领工人的话,40岁以上就比较难找工作了,如果没有任何技能的话就得回去种地了,这个就是城市里面,农村农民工人的一生就像甘蔗一样,他只要最甜的那一段,其他的不管,小的时候不管、老了也不管,只要中间最甜的那一段,这个是非常不公正的,尤其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更不应该是这样。这是说的第一代农民工,所以他们的表现就是到春运的时候就不得了,全中国人都在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