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上半年工作总结5篇

【篇一】

今年以来,我局以服务民生为宗旨,以转作风、转理念、转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为行动指南,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确保离退休人员、在职参保人员各项待遇按时足额支付,社会化发放率和待遇支付率100%。截止6月底,城镇职工离退休人员20322人,发放养老金22183万元;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数3401人,发放养老金7901万元;城乡居民养老领取待遇人数8712人,发放金额1247万元。职工支付丧葬抚恤费448万元;城乡居民支付丧葬补助55万元。6月支付民族团结奖1190万元。

(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职工五险参保情况(不含宁东)。截止6月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45109人、14770人、31306人、25031人、18760人,完成目标任务书分别为99%、87%、98%、109%、118%。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1.03亿元(含清理欠费1982万元,含宁东征缴467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44%;失业保险费收入1313万元(含清理欠费30万元,含宁东征缴205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5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征收1.17亿元、工伤保险基金征收1873万元、生育保险基金征收1080万元。

2.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情况。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53325人,完成率98%;2020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缴费183550人(含宁东地区),完成100%。

3.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单位141家,参保人数(含退休)9855人,完成目标任务99%,征收5819万元,完成目标任务63.10%。

4.同舟计划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2020年在建项目12个,参保率100%,新建项目43个,参保率98%。

(三)民生实事、政协提案、人大议案办理情况

1.为城乡外出务工家庭购买一份意外伤害保险工作。截止5月30日,2020年务工保险收费共计4495500元,承保户数29970户,涉及人数71920人。已自2020年5月1日起生效,为城乡务工家庭解决了后顾之忧。

2.为建档立卡户按最低标准代缴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全市14个贫困村建档立卡户1783户总人口7456人,其中已脱贫5372人,未脱贫2084人。目前自治区最新下发有30人未缴纳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费。2020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尚未集中开始收费,据统计2020年16-59周岁人员应缴费4315人,有2085人未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已经提请市政府研究。

3.建立公务员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全市141家机关事业单位8243人(在职5749人,退休2494人),据测算需资金1464万元。已经草拟实施方案,尽快提请市政府研究。

(四)上争资金方面

上争资金1443万元,是中央级、自治区级核拨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

(五)其他工作

1.圆满完成宁东辖区社会保险业务经办移交工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于4月份完成移交,人数分别为5379人、12621人。职工社保业务移交于5月完成,共移交124家单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分别涉及2874人、25115人、26311人、22499人、23159人。我局已提请自治区社保局调整2020年各项目标任务数。

2.强力推动网上人社、手机app、政务服务网应用,实现不见面、马上办,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一是实现社保六个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到74个行政村、14个社区,真正实现了群众足不出村、社区办理社保业务,截止目前办件量达到2.9万件;二是16家参保单位通过网上人社系统实现了参保、申报、核定、解聘网上办理;三是推广手机app应用,向乡镇、银行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引导群众应用手机app完成认证、查询等;对通过政务服务网能够办理的事项要求全部应用办理,目前办理4件事项;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领取养老金待遇人员除中行、工行外全部应用社保卡发放,涉及15848人(机关保3373人);积极协调建行、农商行在窗口开设社保卡办理业务,直接激活金融功能,方便了群众,并且在开通外网后要求通过政务服务网办理社保卡

3.稳妥完成2020年度被征地农民参保审核认定工作。共涉及540人,已经公示完毕正在办理参保录入。

4.全面推行付费制度改革,控制费用不合理增长

(1)一是根据银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2020年全市基本医疗保险总额控制预算及结算方案的批复》文件要求,确定了全市18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的控制总额,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二是开展按病种付费结算方式,实行总额控费下的按病种分值结算,与2020年同期相比,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次均费用基本持平,住院率职工医保降低6%,城乡居民医保提高8%,实际报销比例职工医保降低1%,城乡居民降低1%(原因是有些人员不办理转院,实际报销比例降低,平均数降低)。

(2)大病门诊报销情况。截至6月底,职工门诊大病就诊19663人次,统筹支出455万元;居民门诊大病就诊16481人次,统筹支出258万元。职工门诊统筹就诊51679人次,统筹支出174万元;城乡居民门诊统筹就诊210019人次,统筹支出282万元。

(3)规范跨省异地就医。截至6月底,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职工住院19人次,医保支付297454.03元;居民住院17人次,医保支付209523.60元。

5.加强基金稽核监控

(1)继续实行第三方监管方式监督医疗机构服务行为。与平安保险公司签订协议后,已完成第一次监督检查。

(2)联合多部门对全市药店及诊所检查,对存在违规行为的做出暂停医保协议的处理。

(3)通过智能审核系统审核疑似数据3792条,确认1549条问题数据,确认违规金额3.5万元,在医保结算中全部扣除。

(4)召开全市协议医疗机构2020年第二次业务审核情况通报会,对违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了通报,并依据线下稽核协议规定对违规医院进行了扣款处罚,扣款总额25万元,对涉及低指征入院的7名医师给予了医保医师诚信计分警告。

6.强化内控管理工作。完成2020年第一、第二季度各项业务内控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建立台账,逐项销号,完善内控制度建设,为迎接自治区社会保险经办风险内控检查夯实了基础。

7.着力做好宣传培训工作。年初开展了异地就医联网结算、12333全民参保等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单2万余份。建立周一学习制度,加强干部职工学习意识,对乡镇经办人员办理两期培训班。

8、以党建为统领,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窗口管理工作。落实八项规定专项治理工作要求,对2013年以来经费开支全面梳理自查,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退费10万余元,以治理工作为契机对干部职工从思想上加强廉政教育,统一认识,增强遵规守纪意识。调整党支部成员,组建5个党小组,开展多项学习讨论活动,党建月到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慰问养老院孤残老人,为领取待遇人员认证。落实行风建设、窗口建设各项规定,优化服务流程,探索综合柜员制。通过抓党建、强作风进一步增强队伍凝聚力。

二、第三季度重点工作

1.继续做好各项待遇发放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做好2020年度高龄津贴、调增养老金、新增退休领取待遇、丧葬费支付等工作。

2.对标目标任务,及早找差距、补短板。着力做好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以及建档立卡户参保缴费工作。着力做好灵活就业人员在乡镇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费的前期宣传工作,引导分流参保人群到乡镇缴费。

4.做好社会保险稽核工作,规范选择性参保行为

5.强化内控管理,确保基金安全。做好医保基金监控管理工作。

6.着力做好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窗口管理工作,提升服务层次

【篇二】

2020年上半年,市人社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心聚力、大干实干,各项工作全面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一、主要工作

(一)全面提升就业创业工作成效

1、就业再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根据省、九江市统一部署,围绕促进转移就业、支持返乡创业、助力脱贫增收的内容,抢抓春节、端午节等外出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和城镇失业人员返乡黄金时间,在市中心休闲广场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招聘活动,吸引县城及周边县市110余家企业6108个岗位入场招聘,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万份,达成就业意向3276条。

2、创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一是加大创业贷款发放力度,提升贷款总量和贷款额度;二是重点扶持小微企业发展。2020年发放贷款贴息14.26万元;三是为洪城水业、农业银行xx分行、港华燃气、国网xx电力公司xx分公司、九江虹润供电公司xx市分公司等企业发放稳岗补贴13万元;四是在思麦博运动器材有限公司、孝谦教育有限公司、天沐温泉、汤太宗温泉等企业开展培训并发放补贴13万元;五是结合电商、月嫂等培训开展培训学员创业帮扶;六是开通大学毕业生创业贷款绿色通道,为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

3、就业扶贫政策进一步落实一是组织专项检查组深入全市各乡(镇、处)开展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和就业扶贫车间实地核查工作,全面了解贫困劳动力工作情况和扶贫车间运营情况,进一步加强就业扶贫资金监管力度。2020年上半年共实地核实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192个,取消不符合条件的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3个,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70.65万元;核实就业扶贫车间12个,取消不符合条件的就业扶贫车间4个,新增就业扶贫车间1个,发放扶贫车间奖补2.1万元。二是结合各地产业特色和实际需要,组织相关专家深入各乡镇开展就业扶贫技能培训,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2020年上半年共组织培训8期331人。三是开展贫困劳动力一次性创业补贴、外出务工交通补贴等工作,组织各乡镇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台账。上半年共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5000元。

2020年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657人,完成年计划任务2800人的59%;城镇就业率达97.1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663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37人;零就业家庭安置率100%;城镇登记失业率0.45%;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408人,完成年计划任务2600人的92%;其中省内转移1236人;开展创业培训578人,完成年计划任务1050人的55%;创业担保贷款3680万元,其中个贷1650万元,完成年计划任务7000万的52.6%,到期创业担保贷款回收率99.60%。

(二)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1、抓落实强化制度改革。按照参保做到“三清”、征收发放做到“三及时”、制度保障做“三强化”的要求,狠抓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多项工作走在九江市前列,顺利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由税务部门征收。4月1日完成医疗保险业务交接,同时接管工伤保险待遇支付业务。完成城乡居保保费由税务部门征收工作,截止5月底,税务部门共收缴城乡居保保费560.25万元。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开展“延时错时预约服务”工作,做到人社服务“365天不打烊”。

2、抓规范强化待遇发放。进一步确保养老金和各项生活补助按时足额发放,发放率保持100%;继续提高未参保城镇大集体企业、手工业联社,返城未安置知青退休人员等群体的养老生活补助;提高参保人员非因公及因病死亡抚恤金标准;提高企业军转干等人员的生活补助标准。做好城镇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工作。严格落实养老保险待遇审核和养老金调整政策,健全工作制度,规范操作程序,做到及时、准确、高效。

3、抓制度强化基金监管。认真做好内控监督工作,通过强化制度建设、业务运行控制、财务运行控制、信息系统控制和内控监督检查等途径,将实际工作与业务规程有机结合,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和经办管理模式,降低经办风险,提升经办管理服务水平。认真开展重复享受社保调查、追缴工作,通过多种方式调查核实,2020年共追回城乡居保基金3人1240元。

4、抓持续强化精准脱贫。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全面落实中央、省、九江市和xx市关于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社会保险政策作用。向财政申请预拔2020年代缴资金108.39万元。对全市25628名贫困人员进行了摸底调查,并为其中符合条件的10484人代缴养老保险,为4891人发放养老金,做到了“不错一人、不漏一人”,实现了贫困对象“应保尽保,应发尽发”。

5、抓服务改善营商环境。积极落实各项“降成本优环境”政策,做好“四送一服”工作,优化企业营商环境。一是建立社会保险降费减负统计核算和定期调度制度,开展专项督导;二是联合税务部门,通过播放公益宣传片、现场咨询、发放宣传册、设立宣传展板和企业走访等方式开展“社保降费减负”现场宣传活动;三是严格减负操作程序,积极落实企业社保费率降低政策。2020年5月,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由19%降至16%,实现企业养老保险费月减负29万,失业保险费月减负24.2万元。

截止6月底,全市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9079人、8975人、13505人;1-6月累计征收养老、失业、工伤险费分别为8913万元、155万元、49万元;全市企业离退休人员8291人,1-6月累计发放养老金11375

万元,月人均2286.6元;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参保6677人,1-6月累计征收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费5003万元,1-6月份退休人员2172人,1-6月份累计发放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5529万元,人均发放养老金4242.6元;截止5月底,全市城乡居保参保55472人,参保缴费27716人(含贫困人员政府代缴10484人)。60周岁以上享受养老金待遇27423人,发放养老金1591万元。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进一步加大社保扩面征缴宣传力度,截止6月底全市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同比净增2710人。2020年上半年新制作社保卡12166张(其中即时制卡5346张),补换卡1660张,截止2020年6月全市共制作社保卡261574张,持卡率99.99%,发放社保卡254642张,发卡率97.36%。

(三)全面加强人事人才服务管理

1、继续加大人才招聘力度一是完成2020年事业单位人员招聘计划上报工作。其中:教师计划招聘100人,已完成笔试工作;其他事业单位计划招聘24人,已进行网上公告。二是完成2020年卫生系统人员招聘工作,计划招聘14人,实际招聘6人三是完成2020年新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计划申报工作,计划招募16人,已完成网上报名工作

2、不断加强干部人事考核管理一是完成2020年度一般工作人员考核工作,考核表进档、考核管理手册更新。考核总人数3521人,合格(称职)2803人,优秀526人,不定等次186人,不合格(不称职)6人;二是下发2020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一般工作人员退休文件通知,共72人;三是完成2016年招聘的27名特岗教师服务期满的考核转正和2020年招募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满考核和按期转正工作。四是按照机构改革要求,完成档案移交工作,政府口人社局管理的在职公务员档案126份全部移交市委组织部,接收市委组织部移交的乡镇事业编干部档案102份

3、继续深化专业技术职称制度改革。完成2020年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晋级晋档工作,共晋级晋档308人,其中教育系统221人,卫生系统72人,其他事业15人。完成新聘任岗位专技人员300余人聘任证的打印和发放工作。

4、认真完成机构改革工作任务。根据关于印发《xx市机构改革实施案》的通知和关于印发《xx市机构改革人员转隶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开展并完成了全市机构改革部门职责划转、拟转隶人员摸底、转隶方案、备忘录、人员转隶手续办理等工作。

5、认真开展清理整治“吃空饷”工作。按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印发《2020年xx市清理整治“吃空饷”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扎实开展全市清理整治“吃空饷”工作,由组织、编办、人社和财政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全市所有乡镇及部分市直共45个单位开展督查,各地自查上报相关人员15名,实地督查汇总人员36名。在实施方案下发后,办理辞职手续4人,办理提前退休手续1人,辞退1人,处理举报3人。

6、扎实做好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一是向九江市专技科推荐上报鄱湖站徐力刚、人民医院余春四为2020年百千万人才工程推荐人选;二是开展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岗位需求摸底工作,对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全市各种人才需求量达到135人次三是开展外国留学人员摸底工作根,共登记学人员7人四是通过xx华砂实业有限责任公司、xx嘉陶无机材料有限公司、鄱阳湖湖湖泊湿地综合研究站、东林雨露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等单位柔性引进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3人,省部级以上人才工程2人(东方雨虹国务院津贴科技专家田凤兰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景全)

7、严格执行工资福利政策一是完成2020年度公务员正常晋升级别工资、级别档次工资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正常增加薪级工资的审批工作。其中:完成2000位教育工作人员正常增加薪级工资工作,审批人均月增资82元;二是完成85位专业技术人员因岗位变动增加岗位工资工作,审批人均月增资227元;三是完成5位职务变动人员增加工资工作,审批人均月增资289元;四是完成2020年度和2020年度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工作。2020年度职级晋升人员26人,其中:科员职级晋升副科职级8人,副科职级晋升正科职级7人,正科职级晋升副处职级11人。2020年度职级晋升人员12人,其中:科员职级晋升副科职级1人,副科职级晋升正科职级7人,正科职级晋升副处职级4人;五是完成2020年度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遗属和老红军、抗战离休干部配偶生活补助工作,共完成203名遗属调标工作,审批人均月增资58元;六是办理2020年上半年工资转移手续87人。办理退休手续36人次。办理转岗审批9人。

8、认真做好企业职工退休审批和工伤认定工作

严格按照审批要求办理企业职工退休手续,进一步规范了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审批操作规程,共办理退休62人,其中特殊工种提前退休2人。认真开展工伤认定工作,全年共受理申报工伤案件11件,认定11件,办结率100%。

(四)扎实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1、充分发挥劳动监察工作职能一是认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2020年上半年下发《关于做好2020年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的通知》文件。二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网上办理案件32件三是继续推进农民工工资实名制监管信息化工作。截至目前,我市建设领域44个在建工程项目农民工实名制监管信息化工作已启动。在建行或工行农民工工资账户预存资金1988.33万元,通过农民工工资账户为2584人次农民工实名制发放工资1865.31万元。四是继续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62个项目办理缴纳手续,162个项目甲乙双方已缴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入账共计3627.47万元。81个项目已竣工验收,退回保证金1212.64万元,工资保证金账户余额2414.83万元。

2020年以来,我局共受理劳动监察举报、投诉案件32件,案外协调处理28件,立案4件,结案4件,为劳动者追讨工资196.3万余元,涉及劳动者107人。

2、继续加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进一步完善案件的登记、受理、审理、结案、归档、信息汇总、案件统计分析等方面工资制度,为提升案件审理质量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由专人负责裁决(调解)文书的审核工作,确保裁决(调解)文书合法规范。

2020年以来,我局劳动仲裁接待来访113人次,立案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31件,组织案件调解25件,劳动仲裁裁决4件,目前结案29件,2件正在处理中。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扩面难度不断加大。除国有企业和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外,大多数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存在管理不规范、经济效益差、从业人员不稳定等问题,导致相关企业和人员缺乏社保参保意识,扩面征缴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2、支付压力持续提高。我市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基金征缴总额相对较小,且受老龄化和养老金提标等因素影响,基金支付总额逐年走高,收支矛盾突出。

3、制度改革不够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税务部门衔接还需要进一度加强。

4、经办力量严重不足。一方面社会保障工作涉及的范围广、人数多、工作量很大,财政每年安排的预算有限,办公经费开支缺口逐年扩大;另一方面受单位编制、乡镇人社平台管理权限等因素影响,人员力量非常薄弱,导致工作开展压力大、效率不高。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1、进一步落实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继续加强就业扶贫工作力度,完善就业扶贫车间和就业扶贫专岗台账。继续扩大职业技能培训渠道,带动就业创业规模。继续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提高就业创业支持效率。

2、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抓好工业园区企业、中小企业以及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扩面征缴工作,全面加强石材、羽绒等中小微企业扩面征缴力度。扎实做好城镇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工作,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到位。

3、进一步加强基金监督管理。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加大社保经办风险点的排查和梳理,对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进行重点防控。加强内部控制和两定机构监管,扎实开展待遇支付稽核和外伤调查,杜绝各项基金的不合理支出,保障基金运行安全。

4、进一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认真开展各项专项执法检查和举报、投诉案件查处,严厉打击恶意欠薪、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继续推进农民工工资实名制管理信息化工作,规范建设领域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巩固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预防和杜绝欠薪行为。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2、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抓好工业园区企业、中小企业以及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扩面征缴工作,全面加强石材、羽绒等中小微企业扩面征缴力度。扎实做好城镇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工作,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到位。

3、进一步加强基金监督管理。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加大社保经办风险点的排查和梳理,对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进行重点防控。加强内部控制和两定机构监管,扎实开展待遇支付稽核和外伤调查,杜绝各项基金的不合理支出,保障基金运行安全。

4、进一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认真开展各项专项执法检查和举报、投诉案件查处,严厉打击恶意欠薪、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继续推进农民工工资实名制管理信息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