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一、主要灾害点的分布

(一)危险区

1、地面塌陷及地裂缝易发区。主要是*矿业集团公司采煤矿区,分布在丰广、吉舒、东富、*街矿四个塌陷区;其次是水曲柳镇粘土东矿区周围中低山或低山丘陵,地面塌陷范围广、规模大、分布连续。在上述地面塌陷区已发生5条地裂缝。

2、崩塌、滑坡、泥石流易发区。分布于我市的东部山区,一般发生于含砾砂层土壤的山坡沟谷地带。无序开垦农田,砍伐林木破坏植被,地表土在连续降水作用和浸泡下,结构松散,遇上强降水的洪流而发生。特别是一些采石场工作面,地形地貌为低山丘陵区,沟谷发育,地形切割强烈,岩石风化破碎,爆破作业后极不稳定。除矿区易产生地面塌陷、崩塌外,一些采矿产生的弃渣场堆积在山沟河谷中,在汛期暴雨的冲刷下,极易形成滑坡、泥石流,冲积下游农田,淹没道路,危及输电线路,阻塞河道。

(二)主要危险地段

东富矿一井、二井采区范围内塌陷地;丰广矿二井、四井、五井采区内塌陷地;吉舒二道河子流域吉五老公路桥北河堤;上营、开原、亮甲山等乡镇的采石场面;各乡镇街及*矿业集团公司掌握的其它危险地段。

二、地质灾害概况

2005年全市发生小型泥石流2起,无人员伤亡,经济损失10万元;20*年、20*年未发生破坏性泥石流,但地面塌陷还在继续发展。

三、重点防范期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四)开展地质灾害应急预警预报工作。按照《国土资源部和国家气象局关于联合开展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汛期要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气象部门要将强降雨预报及时通知国土资源部门,对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成灾范围和影响程度作出预报,便于及时有效地组织、部署防灾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做好预报的现场调查和复核工作。

(五)建立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制度。汛期是地质灾害的多发期,是全年防范地质灾害工作的重点,要严格执行年度防治方案编制、险情巡查、灾情速报、汛期值班、灾害预报等制度。发生险情或灾情,要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迅速开展应急调查,按灾情速报制度要求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和分工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六)加大地质灾害防治执法力度。国土资源部门及各乡镇街要加强对地质环境的保护,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执法力度,从源头上把好地质灾害防御关。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区建设项目,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防止工程建设活动诱发地质灾害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