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亨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林地保护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国函[2010]69号)(简称《纲要》),根据贵州省林业厅印发关于《《贵州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工作方案》和《贵州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技术方案》的通知》(黔林资通[2010]264号)的文件要求,确保我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空间性、结构性和操作性,全面落实《纲要》和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确定的目标,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建设的需要,划定林地边界范围,进行保护利用区划,将分类、分级管理林地落实到山头地块,统筹协调林地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优化林地利用配置,为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编制目的、任务和原则
(一)编制目的
通过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现林地科技管理,优化用地结构,规范林地用途,遏止乱垦滥占林地,提高林地利
1用效益,充分发挥林地的生产潜力,为县域林地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编制任务
落实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提出的战略目标和要求,将本行政区域内的林地和依法可用于林业发展的其他土地,分解到乡镇,并落实到山头地块,确定林地保护等级和质量等级;明确林地保护利用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加强对我县行政辖区内林地保护利用的宏观调控;推进县域林地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指导县域林地保护利用的协调和管理;建立健全科学的林地保护利用体制机制。
(三)编制原则
1、依法依规原则。
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贯彻国务院关于“要把林地放在与耕地同等重要的位置,高度重视林地保护”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政策方针,切实维护林地所有者或经营者的根本利益。
2、统筹协调原则。
统筹区域林地利用,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林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整体优化。
3、因地制宜原则。
全面落实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要
2求,立足于解决本行政区域内林地保护利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遵循经济、社会和自然规律,以调整结构、优化布局等为手段,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利用措施。
4、科学决策原则。
动员公众参与,做好部门协调,确保规划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和广泛的社会认同。
5、注重落实原则。
综合运用经济、社会、法律、行政等多方面的手段,切实提高规划实施的成效。
三、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省颁布的与森林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2、《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08-2020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贵州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08-2020年)》、《贵州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贵州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国家和省、县级林业发展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
3、国家和我省颁布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
4、全国第七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贵州省册亨县第五次
3复查、贵州省第三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贵州省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和第二次贵州省土地调查成果。
5、《贵州省林业发展规划》。
6、《贵州省十二五征占用林地定额》。
7、册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
8、其他有关的资料。
四、规划期限与范围
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以2009年为规划基准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
规划范围为全县行政辖区范围内所有林地和依法可用于林业发展的其他土地。国有林场和其他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可单独编制规划,其规划成果须按林地属地管辖原则,纳入所在地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五、规划深度
将林地面积和主要规划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将林地分类、分级结果落实到小班,建立县级林地保护利用成果数据库,林地保护利用措施具有可操作性。
六、组织机构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事关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现代林业科学发展全局,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时间紧、任务重,为切实加强我县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政府决定成立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县直相关部门负责
4人为成员的规划编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林业发展中心,负责全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的领导、组织、协调工作。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名单:
主任:陈朝岗(林业发展中心主任)副主任:潘成员:李成祥(森林资源管理站负责人)
林(林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周伯杨(农林扶局主任科员)
罗代林(县林业发展中心营林站站长)徐远杰(县林业发展中心检疫站站长)魏昆(县林业发展中心产业站站长)
郭忠选(林业工程师)
马永江(林业助理工程师)王安喜(林业助理工程师)黄明辉(坡妹镇林业站负责人)蒋崇领(庆坪乡林业站负责人)韦定元(威旁乡林业站站长)韦乾牧(冗渡镇林业站站长)路铃(者楼镇林业站站长)田景谋(丫他镇林业站负责人)陈万泽(巧马镇林业站负责人)
5陈光起(岩架镇林业站站长)
杨光(达秧乡林业站站长)
谭兴林(双江镇林业站站长)
杨建明(百口乡林业站站长)
岑廷杰(秧坝镇林业站负责人)
罗继魁(弼佑乡林业站负责人)
周光亚(八渡镇林业站负责人)
七、工作步骤与时间安排
规划编制工作分为。前期工作准备、落实规划基数、制定规划框架、编制规划成果、规划成果报批等五个阶段。
册亨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时间安排。2010年12月—2011年12月。
(一)前期工作准备(2010年12月—2011年1月)
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规划工作计划,安排工作经费,确定部门分工,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制定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林业主管部门牵头组织规划编制的具体工作,做好规划编制的各项技术准备、资料仪器准备和人员组织等工作。
(二)落实规划基数(2011年2月)
册亨县第三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为基础,以1。10000地形图、最新卫星影像数据、更新后的行政界线等,在室内进行小细班界线修正更新。利用遥感影像图进行对比
6分析,并做必要的外业补充调查,对小细班属性数据进行更新。
(三)制定规划框架(2011年3月—4月)
明确未来林地保护利用的基本战略,确定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主要目标和相应的控制性指标,提出保护利用措施,按照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文本格式,形成规划框架,为规划成果编制奠定基础。
(四)编制规划成果(2011年5月—9月)
规划框架报省林业主管部门审定后,以规划框架为约束和指导,组织林地保护利用现状调查与分析评价,开展林地结构调整、空间布局、保护措施、利用方向、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多方案设计与评价,确定优化方案,编写规划文本、相关说明、规划图表、综合研究报告等成果。
(五)规划成果报批(2011年10月—12月)
规划成果经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审议、专家评审通过后,在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基础上,由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八、人员安排
(一)、外业补充调查组。县林业发展中心技术人员、全县14个乡(镇),各乡(镇)安排2名技术人员。
(二)、内业输机、统计组。14人(由林业中心技术人员和抽调乡镇林业站人员组成)。
(三)、资料收集、专题调查、方案编制组。4人(由林业中心技术人员组成)。
九、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大力宣传。充分认识规划编制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成立机构,精心谋划,切实做好规划编制工作。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标语等方式,宣传编制和实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重要意义;结合规划编制工作,深入基层、广泛宣传,提高全社会保护森林和林地意识,为规划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县林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全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编制工作,做好规划编制所需的各项技术资料、设备的准备和人员的组织等工作,县发改、财政、国土、环保、城建、农粮、交运、水利、旅游等部门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提供规划编制所需的各项技术资料,解决经费和专题调研的专业人员等,保证全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顺利进行。
(三)加强培训,提高质量。组织好相关人员参加省级培训,加强技术指导,严格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等。
十、经费概算
(一)、概算定额指标
全县林地总面积310万亩,共14个乡镇。工作经费按
80.5元/亩计算,共需155万元。
(二)、经费来源
该项工作合计155万元,按林地面积折合0.5元/亩。其中争取省级补助0.1元/亩,争取州级补助0.1元/亩,县级自筹0.3元/亩。
(三)、经费预算
1、物质购置20万元
2、技术培训5万元
3、补充调查费40万元
4、外业调查数据录入5万元
5、交通费2万
6、小班属性修改6万元
7、资源数据与林权数据接合20万元
8、地形图矢量化10万元
9、数据统计与分析5万元
10、文本材料10万元
11、成果评审费6万元
12、资料打复印(含各类彩图制作)10万元
13、劳保费6万元
14、不可预见费10万元
第二篇: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说明河南省汝州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说明(2010-2020)
河南省汝州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说明
(2010-2020)
一、编制规划背景
林地是森林资源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生产建设的立足之本和根基,也是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是林业长远规划的内容之一,是实现林地科学管理、优化用地结构、规范林地用途、遏制乱垦滥占林地及提高林地利用效益的基础性工作,其目的是充分发挥林地的生产潜力,保障如期实现林业发展战略目标,并为林地的严格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汝州市地处河南省中西部,国土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林地面积相对较少,森林资源总量有限。林地面积仅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7.12%,其中南北山区仍有大面积的宜林荒山荒地缺水少土、立地条件差、绿化难度大。导致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增长的需求,林地保护与林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由于林业资源相对匮乏,林业在全市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相对较轻,人地矛盾突出,耕地、建设用地等与林地用地矛盾十分明显。为贯彻落实好国务院提出的“要把林地与耕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高度重视林地保护”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科学合理并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建设生态文明,保障全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林业局、省政府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要求,市林业局在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现已完成《河南省汝州市林地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二、规划编制工作过程
(一)规划前期准备
1河南省汝州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说明(2010-2020)
1、组织准备
按照国家林业局制定的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要点的要求,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领导张市长任组长,林业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汝州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全市的规划编制工作、协调解决重点问题、审查规划成果。
2、技术准备
积极与技术协作单位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配合,成立技术组与专家组;制订工作方案,明确规划依据、规划任务、规划内容、预期成果等;组织技术培训,对技术协作单位、编制人员等进行培训学习,系统学习省林业厅制定的《河南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织技术操作细则》等技术标准,规范调查程序,统一规划编制要求和方法。
3、资料收集一是图文材料
(1)地形图。包括汝州市1︰10000国家基础比例尺地形图。
(2)数字正射影像图。收集覆盖市域的近期高分辨率(spot
5、alos等)遥感资料,处理生成的卫星遥感dom。
(3)境界线。包括市级、乡镇级和村级行政区域界线。
(4)2009年森林资源档案更新资料,包括小班基本图与数据库。小班空间数据库坐标系由北京54转为西安80。
(5)落界底图制作。采用近期(2009年)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经正射校正、融合增强、镶嵌处理后,生成满足于精度要求的数字正射影像(dom)。dom按1:10000比例尺图幅进行分幅,叠加最新行政界线、森林资源档案小班界线、相关注记等有关信息,按《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15968-1995)进行图廓整饰,形成林地落界底图。
二是森林资源调查资料
(1)最新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包括省级生态公益林和一般生态益林的区划界定资料。
2河南省汝州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说明(2010-2020)
(2)汝州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数据、图件和报告。
(3)历年林地统计资料和历次森林资源调查成果。
4、专业调查资料
包括林地质量评价(立地类型和立地等级数量化表)、森林土壤调查、森林景观资源调查、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等林业专项调查资料,森林采伐和造林设计及其检查验收等林业经营资料,占用征收林地及其检查资料,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外业勘界成果,及其他专项调查资料等。
5、相关规划材料
包括汝州市县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林业发展规划、城镇规划及交通、水利等各部门涉及土地利用的规划资料。
6、其他基础资料
包括自然条件(气候、地貌、土壤、水文、自然灾害等)、林业及其它主要产业发展状况、城乡建设及基础设施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生态环境状况以及市域历史资料等。
(二)规划基数落实
1、规划基数是在二类清查的基础上,2009年进行了补充调查。技术人员利用excel数据透视功能对现状林地小班属性数据进行分类统计汇总,形成汝州市的规划基数。汝州市的规划基数是(2009年):林业用地42682.23公顷,有林地21279.34公顷,疏林地3797.15公顷,灌木林地972.59公顷,未成林造林地870.81公顷,无立木林地6.23公顷,宜林地15719.43公顷。
2、从上述落实出的规划基础数据可以明确反应出汝州市的现有林地中:国有林地面积946.96公顷,集体林地面积41735.27公顷。全市有林地面积21279.34公顷,森林覆盖率13.53%,活立木蓄积量1120782.83立方米,林地生产力每公顷52.67立方米。
(三)规划成果编制
1、规划文本
3河南省汝州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说明(2010-2020)
在编制好规划框架的基础上编写规划文本,进行林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明确各类林地保护措施和利用方向,将规划指标分解到各乡(镇、场),拟定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2、规划统计表
主要包括林地现状统计表、林地结构现状统计表、林地质量等级面积统计表、林地及森林面积规划统计表、林地利用方向规划面积统计表、林地保护等级面积统计表。
3、规划图件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在本次工作中,各参与单位和个人必须认真客观地调查和编制规划,凡在工作发现有弄虚作假、伪造、编造调查数据者,一经查实、将严肃查处,追究其技术和行政责任。
(六)宣传制度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标语等方式,宣传编制和实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重要意义;要结合规划编制工作,深入基层、广泛宣传,提高全社会保护森林和林地的法律意识,为规划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