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土地管理情况汇报
赣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去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融入赣州中心城区为目标,以新型城镇化为统领,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以统筹城乡一体化为突破口,更新规划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提升我县城镇化水平,着力建设实力赣县、宜居赣县、生态赣县、幸福赣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去年我县作为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赣州市代表之一接受了检查,得到了省检查组的充分肯定。一年多来,我县投入城市建设资金38.5亿元(其中2011年完成15.3亿元),新增县城建成区面积4.68平方公里,达到16.3平方公里;新增城镇人口1.92万人,达到29.3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7.2%。县城框架进一步拉大,规划控制区面积达163平方公里,城市品位显著提升,功能更加完善,一座特色鲜明、充满活力、文明和谐、宜居宜业、富有魅力的客家新城正在贡江河畔崛起。
一、坚持规划调控引领,提升城市发展科学化水平。我县牢固树立规划是生产力的理念,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发展先导引领各项建设,不断提高规划管理质量和水平。一年多来,我县先后投入1800多万元高标准编制了县城空间发展概念规划、县域城乡统筹规划、县城各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县域旅游总体规划、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等200多项规划,较好地指导了城乡各项建设。一是推行先谋后动策略。我县坚持谋划与规划相结合,“先谋后动”、“先
1策划后规划”,引入市场理念实施规划开发的策略,将市场需求作为规划定位的首要分析工具,确保规划的市场弹性和活力。如我县在县城新区规划中,从区域发展的高度充分考虑各区域不同的地理区位、自然条件、资源禀赋、服务半径,确定其主体功能定位后,再进行形态分析、空间布局、景观营造,从而达到了以策划提升规划、以规划引领开发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规划的综合调控和引导作用;二理顺村镇管理体制机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属地管理职责,除规范了项目报建审批程序外,建立了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按照“划片分区、统筹管理”的原则,县城新设了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分局。在乡镇则撤销了原分散在各乡镇的规划管理所,重新设置了江口、大田、南塘、田村、王母渡、湖江、五云七个规划建设分局,由规划建设部门垂直管理,每个规划建设分局原则上按6-8人左右配置,村镇规划管理工作人员编制扩增到46人;三是推行规划执法网格化管理。随着我县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城区已由原来的不足8平方公里拓展至现在的16.3平方公里,增长了一倍多,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任务日益繁重,特别是受利益驱动,违法违章建设时有发生。我县将县城规划区按干部职工居住地划分责任区,使每个区域有专人值守、瞭望,发挥社区和广大居民群众监督作用,使违法违章建筑无所遁形,真正实现了群策群力、共建共管。完善城乡规划执法联动体系。整合规划、国土、城管三个部门执法力量,专职负责查违拆违工作。与去年同期相比,违法违章建设行为下降了50%。
二、坚持完善园区功能,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我县推行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相互配套,相互促进。一是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按照功能混合的理念,始终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城市的新区来打造,完善园区商贸、餐饮、休闲、医疗、学校、银行、公租房、廉租房、社区中心等配套设施,改善了园区环境,使务工人员足不出园即可满足基本的生活消费需求,有效地解决了园区企业招工难、留工难的问题。二是夯实发展平台。创新工业园区开发模式,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和三产载体建设。先后建设了鞋业产业基地、钨和稀土产业基地、食品产业基地、电子产业基地、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全民创业园等承接平台,使工业园区应为引人入城的主阵地。中瑞材料、红金稀土、赣州铝业、谱赛科、菊隆高科等一批高产值、高附加值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全面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和支撑力,促进了充分就业,更增强了经济发展实力。赣县经济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去年突破140亿元,今年1-7月,又达108.8亿元,列省、市县属园区前茅。
三、坚持以项目为抓手,提升城乡统筹发展能力。我县加快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转型发展步伐,由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向城乡统筹发展转变。按照“拉开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打造亮点”的原则,去年我县组织实施了城镇化重点项目40个大项54个子项目,完成年度建设投资23.2亿元。今年我县新型城镇化重点项目30项共45个子项目,项目总投资108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8.2亿元,已完成城镇化建设投资15.3亿元。一是创新项目推进机制。创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6化由古及今、与时俱进、生生不息的张力和亲和力,令人回味无穷、追思无限。文化与城市在这里相得益彰,文化魅力熔铸成城市之魂。
五、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以人为本是城市发展的目标,改善民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我县牢固树立关注民生就是关注发展,改善民生就是加快发展的理念,坚持规划向民生工程倾斜、新增财力向民生工程倾斜,全面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在征地拆迁时,建立征地拆迁专项资金,在法律和政策框架内,安置补偿款可给可不给的给,可多给可少给的多给,真正做到让利于民,实现和谐征迁;在项目建设前,按照安置先行的原则,优先搞好安置区规划配套建设;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过程中,着力提高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新规划建设了赣县中学北校区、城关三小、四小、五小、职区园区、文体中心、第二人民医院、梅林卫生院、福利中心、环卫总站等一大批民生工程。为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我县正在以每年10万平米以上的规模大力推进廉租住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棚户区改造建设,通过保障房的建设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让更多的引进人才和打工工人留得住、有发展。
二〇一一年八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