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目录

摘要……………………………………………………..1关键词……………………………………………………..1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性……………………………………..

1

(一)农民市民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1

(二)农民市民化还直接关系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1

(三)农民市民化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2

二、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2

(一)户籍制度和就业政策的限制………………………………2

(二)社会保障制度缺失……………………………………..2

(三)农民工自身素质的限制………………………………….3

(四)随迁子女教育问题……………………………………..3

三、农民工市民化的解决对策……………………………………3

(一)放宽户籍制度…………………………………………3

(二)完善社会保障…………………………………………3

(三)提高农民工素质,培养农民工新市民意识……………………4

(四)加大力度,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4参考文献……………………………………………………4

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社会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我们有必要关注农民工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趋势在增强,所谓农民工市民化,指的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借助于工业化的推动,让农民离开土地和家业生产活动,进入城市从事非家产业,其身体、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社会过程。这一趋势的出现,使农民工问题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我觉得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农民工市民化,接下来主要探讨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性

(一)农民市民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我国现阶段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我国农村工作的基本目标,但农民增收的效果不明显。农村劳动力过多,人均支配的土地资源太少,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无疑是最根本原因。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现阶段在乡镇企业不可能更有效吸收大规模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剩余劳动力根本出路在于向城市转移,变农民为市民。这样一方面使从土地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能够依靠城市非农产业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又通过农民市民化大幅度减少农民,把闲置的土地资源适度集中到农民手中,提高农业劳动力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留在农业中的劳动力才能通过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活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获取更多的收入。所以依靠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来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发展的出路之一。

(二)农民市民化还直接关系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当前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仍然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出路又在于农业现代化。而实施城市化战略,加快农民向城市转移,变农民为市民,又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乃至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关键。只有把大多数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在城镇中获得稳定的职业收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经济落后和贫困问题;只有把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商业中来,才能实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2]程建林.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3]陆益龙.解读中国户籍制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陆益龙.户籍制度与社会分层和流动[j].中国社会科学,2008.[5]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