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环境监管—-管理责任人职责
1、熟悉掌握网格内基本情况,负责信息收集、便民服务、简易问题处理等。
2、网格责任人每天上、下午到网格责任区内巡查一次,及时了解和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掌握居民情况动态信息,并对自己所管辖责任区的档案进行即时和定期完善。
3、在网格责任区内如发生一般性事务当场处理,并记录在工作日志中。涉及到政策性较强的事务,自己不能当场解释或解决的带回社区网格管理工作站处理。遇突发性事件立即上报网格管理工作站,涉及镇有关单位的,应紧急处理,并同时上报镇网格管理办公室,网格责任人要现场跟踪。
第二篇:网格化责任人职责网格化管理责任人工作职责
1、负责网格责任区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稳定及辖区内安全防范、防邪教、民事调解等工作方面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检查、上报相关情况,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对发现的问题解决落实。
2、负责网格责任区内常驻人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期内信息、户况信息、计生服务、履行合同等常规工作方面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检查、上报相关情况,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落实。
3、负责网格责任区内环境卫生。对责任区内卫生、道路通行以及任何影响生产生活的不稳定因素要及时督促检查、上报相关情况,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落实。
4、负责网格责任区内的劳动就业、各类人员劳动技能培训、残疾人保障、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大病救助等民政、社会事务方面的工作及时上报掌握的相关情况、信息、配和乡里及时落实好相关惠民政策。
5、负责网格内的各种经济、统计信息、各种调查数据的整理、归档,上报工作。
6、负责网格责任区内巡查、发现问题、发现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及时反映,及时解决。
7、遇重大活动、协助乡综治办落实好阶段性任务。
一、网格工作职能
采集信息:集中收集、整理、分析属地人口、房屋、环境等各类基础信息,并录入信息平台。人口信息:主要采集基本人口信息,包括户籍人口信息、外来人口信息、人户分离信息、特殊人群信息(鳏、寡、孤、独、残、痴、疯、孕、就业、吸毒、帮教监管人员)等。房屋信息:主要采集房屋租赁信息(群租房)、居改非信息、违法搭建信息等。环境信息:主要采集卫生环境信息、安全环境信息(地下生产或加工信息、安全隐患信息、治安防范信息)等。
排查隐患。对各类维稳、治安、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一是不稳定因素排查(各类矛盾纠纷),二是治安隐患排查,三是不安全因素排查(各类事故隐患)。
信息上报。各网格长定期对网格区调查到的信息进行整理汇总,对居民反映求助的事,进行分类进行处理。一般性事务,由网格责任人现场处理;需要协调处理的工作,由网格责任人和社区协调处理;紧急性工作,网格责任人立即将有关情况上报至社会服务工作站,做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并现场全程跟踪,做到“去有目的、来有问题、后有反馈”,服务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网格工作机制
建立工作例会制度。每周一次,各网格责任人与社区分管干部汇报上周工作情况、网格内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思想动态以及矛盾纠纷排查情况,相互交流意见,共同研究下步工作打算。每月一次,社区主任与各网格责任人召开例会,总结经验、安排工作、部署任务。
基础台账制度。各网格成员将采集到的各类信息统一上报社区内勤,由内勤统一登记、造册、分类,街道根据条线管理要求,分别记录、汇总相关数据信息,录入“社会服务中心”台账。如遇到需要由社会服务中心解决的信息,经社区负责人审定后,由内勤将信息及时传送到服务中心处置。针对居民利益诉求,网格责任人首先要进行协调,通过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社区听证会等自治途径自行限时解决。社区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上报社会服务中心,交有关部门办理,各部门要在规定的时限内予以解决或答复。
做好考核激励。县(区市)财政每月适当补助网格责任人和助理员。年底,由社区或街道组织部分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组成考评小组,根据日常工作情况记录和对群众的民意调查,对各单元网格进行考评,评选出优秀网格责任人、优秀助理员,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考评结果不理想的网格管理人员进行调整,把平日里涌现出来的优秀居民补充进来。
第三篇:网格化环境监管——管理工作职责网格化管理工作职责
县级网格化管理实行层级负责制,各个层级网格责任工作职责如下:
1、县级网格:县政府作为一级网格,负有统筹指导、综合协调的责任。主要的工作:一是坚持以乡镇网格管理工作站为依托,高效率办事,高质量服务,让群众满意。二是合理划分乡镇责任网格,建立分类指导和科学考评的新机制。三是设立县政府网格化管理中心,搭建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
2、乡镇级网格。县包片干部指导乡镇的管理与服务等综合工作,主持召开乡镇的工作例会;每周不少于2小时深入乡镇收集意见和建议;及时将乡镇各类动态情况反馈至县镇府相关部门与责任人,督促并协助其给予解决;督导下级网格责任人工作落实情况,检查其网格工作记录等。乡镇网格管理工作站站长负责社区的全面工作,督促与协调三级网格的运转。
3、片区级网格。网格管理点主任负责指导、收集、整理责任区内环境保护的各类信息资源,建立网格化管理台帐系统;带领工作人员深入网格点,将责任区内各类动态情况反馈至社区相关责任人,督促并协助其给予解决;指导和动员网格工作人员工作;认真做好网格化工作记录。
第四篇。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系统网格化环境监管系统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环境管理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应用、整合多项智慧环保技术,实现环境监管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以政府为责任主体,明确相关部门环境监管职能,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环境综合监管平台,明确职责分工,促进管理流程再造,落实管理职能逐步,建立起发现迅速、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安全管理和监督的长效机制,保证环境监管运行使用中管理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解决。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4、信息台帐系统实行分类管理。
5、信息台帐系统实行条块结合式的双向管理。在镇级网格,网格化管理办公室负责镇总台帐的管理,各职能部门负责对口领域的单项台帐管理;
6、信息台帐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各级网格责任人应当做好信息台帐系统的管理,坚持做到有变化时即时充实更改,无变化时定期调整维护,使信息台帐系统随着工作的进展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