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环保议题 干预秸秆焚烧不如回收再利用

两会环保议题干预秸秆焚烧不如回收再利用

【蓝科石化工程转载】

每逢收获时节,秸秆焚烧四处可见。有的地方,原野上火光冲天、烟尘蔽日。由于造成空气污染,各地纷纷出台禁止露天焚烧规定,但一纸禁令并不能杜绝陋习,治本之策到底在哪。

连日来,一些代表委员就此表达了见解。“烧了可惜”。禁烧秸秆不是和农民过不去曾经,人们对秸秆焚烧见怪不怪。经济高速发展后,多种污染源共同促成“复合型雾霾”,由于秸秆焚烧的烟气含“有机气溶胶”,可形成pm2.5,烧秸秆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甚至反感。

今年2月1日,湖北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决定》,表明从5月1日起,湖北省全面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促进其综合利用。此前,江苏省、西安市、合肥市、汉中市等已出台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决定、实施意见或管理办法。

“秸秆还田可减少化肥使用量,保护耕地。”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荆州市市长李建明说。2014年,荆州市在269个村试点秸秆禁烧,禁烧区内秸秆综合利用率达20%,还田率接近80%,几乎见不到着火点,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潜江市市委书记张桂华说,秸秆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按热值测算,2吨秸秆相当于1吨标准煤,综合利用起来就是节约资源。

“这是用秸秆培育出来的。”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彭墩村党总支书记张德华指着专门从村里带来的一兜鲜嫩的海鲜菇说。他表示,农作物秸秆可以用来制作饲料、肥料等,用途十分广泛,付之一炬“太可惜了”。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张桂华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农作物秸秆年产生量约为7亿至9亿吨,其中至少有近三分之一被烧,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拥有耕地160万亩的潜江市,秸秆年产生量100万吨以上,目前综合利用率不到30%,其中还田率不足20%。

“总体上看,全国大多数地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较短,利用结构与布局不尽合理,比较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张桂华说,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建议从国家层面立法,大力推进秸秆资源化、能源化、肥料化利用,实现“源头防控、以禁促用,综合施策、以用促禁”。

李建明建议,国家层面给予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必要的政策扶持,比如通过免收过桥过路费、发放物流补贴等,降低秸秆运输成本,解决秸秆运输难题,扶持形成一个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