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国共产党通州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讨论了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问题,并提出如下建议。
一、通州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时期
1、“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的阶段。过去的五年,是通州经济社会发展又快又好的时期。在此期间,我们紧紧抓住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和考验,奋力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市场化、工业化、国际化、城镇化、知识化步伐明显加快,老百姓经济、增长点经济、特色化经济、劳动力经济、桥头堡经济的发展优势不断放大,诚信通州、法治通州、崇学通州、绿色通州、数字通州的城市名片得到彰显。提前实现了“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发展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翻番,利用外资连年倍增,民营经济迸发增长,财政收入持续增收,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全市上下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步入了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阶段。
2、“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经验。“十五”成就得来不易,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加快发展、跨越发展这一主题,紧紧抓住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始终坚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和有效集聚各类生产要素,致力激发全社会的发展活力;始终坚持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方法创新,勇于突破思想、制度束缚,善于以创新谋发展;始终坚持统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促进经济运行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始终坚持整体推进市场化、工业化、国际化、城镇化、知识化发展战略,持之以恒,扎实推进,走出了一条符合通州实际的创新发展之路。
3、“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发展环境。未来五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持续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发展阶段看,2005年,我市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正处于跨越发展的黄金期。从发展机遇看,国际制造业向长三角加速转移,为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拓展了更大的提升空间;省和南通市江海联动战略的推进,为我市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带来的区位优势,也将为我市融入苏南、跨江争雄奠定更为坚实的发展基础。从发展任务看,我们正处在结构转型的重要考验期,特别是在向工业化中后期迈进的过程中,各种发展矛盾和累积性社会矛盾将不断显现,带来更大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振奋精神,抢抓机遇,进一步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突破资源要素的瓶颈制约,促进区域共同发展,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快“两个率先”进程。
4、“十一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未来五年中,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九次全会以及南通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继续深入实施市场化、工业化、国际化、城镇化、知识化发展战略,大力弘扬“自信、包容、求实、创造”的新时期通州城市精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全面协调发展,把通州建设成为富有特色与竞争力的现代工业城市和宜居创业城市,走在全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前列。“十一五”期间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发展速度保持领先,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5%以上,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二、三产业比重达到95%以上,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经济增长方式不断优化,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有效降低,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技、教育、人才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生态和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城镇化率达到55%左右;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突破2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力争突破1万元;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社会更加和谐。2008年在全省江北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十一五”期末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20强。
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5、大力引导产业集聚。结合我市产业基础和发展走势,研究制订空间布局规划,合理确定区域功能定位,增强产业政策对生产要素集聚的导向作用,优化生产力布局。提高产业内部企业关联度,促进优质资源向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集聚,大力发展上下游及关联配套企业,推动板块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变。倾力打造家用纺织品和纺织服装业两大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壮大电子电器、船舶修造及钢结构、食品加工三大新兴产业集聚地。加快构筑研发创新、质量检测、人才培训、产品展示、信息共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产业集聚支撑体系,拉长产业链条,降低发展成本,增强产业集聚力。
6、促进经济集约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增长转变,构建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体系。注重集约利用土地、能源等要素资源,建立产业准入制度,加强能耗监控,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和能耗产出效益。推动产业优化和技术升级,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重点发展先进技术型、节约能源型、环境保护型、生态建设型产业,推动企业清洁生产,以市场机制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提高经济发展集约度。
7、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注重速度、结构、质量和环境的统一,注重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高。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倡导文明节约的消费模式,提高全社会节约意识。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大力发展环保产业,限制淘汰污染企业,从源头上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的环保投融资机制,加强环境治理监管,积极推进城镇污水集中处理,不断提升环境承载力和竞争力。加强生态建设和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绿色通州、生态通州,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互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8、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内部结构,抢抓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主动承接产业链高端环节转移,重点发展和引进电子元器件、船舶修造及钢结构等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鼓励发展汽车配件、新材料、包装工程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家用纺织品、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传统加工业。注重新品开发,提高制造业终端产品比重,提高传统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积极争创名牌产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扶持龙头骨干企业和成长型企业提质增效,着力打造一批产业带动力强、技术支撑力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
9、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良性互动。以制造业两端延伸和中间分离为突破,重点发展工业设计、技术研发、产品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利用我市区位优势,以港口、道口、大桥为载体,建设区域性物流基地,构建承接上海苏南、辐射苏北内陆的物流网络,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鼓励发展信息传播、技术服务、策划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引进和发展各类金融机构,加快地方资本市场建设,完善金融服务功能。运用现代服务技术和经营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稳定发展房地产业,鼓励发展社区服务业。
10、做优做强建筑业。发挥“通州铁军”品牌优势,增强建筑业富民强市作用。提高建筑产业科技含量、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开拓大市场、承接大项目,提升建筑业核心竞争力。鼓励建筑企业做大规模,提升资质,加快发展工程总承包大型建设企业集团,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总承包、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等多层次的协作体系。提高建筑市场占有率,拓展经营领域,增强建筑业自主创新能力、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和企业盈利能力,实现由建筑大市向建筑强市的跨越。
11、加快实施信息化战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信息技术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档次中的应用,增强产业竞争力。加快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技术装备、生产流程、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运用,打造信息服务平台,优化电子商务环境,拓展网络服务功能,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使信息产品制造业成为我市的新兴支柱产业。推进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化水平。
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2、进一步加快富民步伐。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鼓励农民投资创业,通过自主创业、合伙经营、土地作价入股等多种途径,提高经营收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劳务收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稳定农业收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向优质农业项目、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能人集中流转,按股分红,提高资产性收入。落实农村政策,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农民政策性收入,形成多元化的增收来源。
13、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主动适应大中城市农产品需求,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品种结构,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业生产体系,加快发展城郊型农业。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投资开发农业,推进农业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加快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村经纪人队伍,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农业标准化,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提高农产品档次,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加大农业生产性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技术推广体系,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业发展综合配套体系,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和持久竞争力。
14、全面加快农村社会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生产与生活同步改善,建设与管理同步推进,建设全面小康新农村。深入实施小康村建设“十村示范,百村先行”工程,通过群众支持、政府扶持、企业赞助等多种途径构建多元投入机制。结合城镇化战略,科学规划村镇建设,有序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和危桥改造,加强水利、通讯、电力、绿化等设施建设,健全农村社区服务体系,逐步推进农村区域供水、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和垃圾集中处理,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依法推进村民自治,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5、加快城镇化步伐。统筹规划城乡建设,完善城乡发展体系。抓紧修编城乡总体规划,通盘考虑产业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及各类详规,合理布局城乡体系和城市功能区域,促进城镇和乡村联动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市区“西扩、南进、东拓、北延”,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做强市区经济,到“十一五”期末建成现代化中等城市。继续推进“五城同创”,巩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生态示范区创建成果,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市和国际健康城市,加强城市长效管理,提升城市总体形象,使通州成为长三角北翼最适宜创业和居住的地方。加快平潮、石港、三余、二甲等中心城镇和一批新型小城镇建设,逐步形成以城区为核心、小城镇为纽带、农村集中居住区为基础的城乡格局。创新城乡建设投融资机制,积极组建城建投资开发公司,吸引外资、民资投资基础设施,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建立健全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财税、用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引导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32、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党对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进政务公开,发展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对台工作。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国防动员建设和人防建设,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全面推进“法治通州”建设,大力推进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法治化,全面提高依法治市水平。
33、大力弘扬新时期通州城市精神。大力弘扬和实践“自信、包容、求实、创造”的新时期通州城市精神,进一步激发全市上下创业、创新、创优的积极性,为通州加快发展、率先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提高市民整体素质。以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为载体,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努力建成全国文明城市。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