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县土地石漠化现状调查及治理对策初探
岩溶地区土地类型及分布特点
一、岩溶地区土地类型及面积
我市岩溶地区主要分布在中部槽坝地区、南部金佛山地区,面积183.91公顷,占全市幅员面积的47.1%。岩溶地区土地类型有石漠化、潜在石漠化、非石漠化三大类型。其中石漠化面积25.49公顷,占岩溶地区面积的13.9%,占全市幅员面积的6.5%;潜在石漠化面积52.47公顷,占岩溶地区面积的28.5%,占全市幅员面积的13.4%;非石漠化面积105.95公顷。占岩溶地区面积的57.6%,占全市幅员面积的27.1%。
岩溶地区分土地类型面积图表石漠化13.9%非石漠化57.6%潜在石漠化28.5%石漠化潜在石漠化非石漠化
(一)石漠化土地
南川市森林调查设计队
1.石漠化土地按地类分。林地9.07万亩,占石漠化土地的35.6%,耕地16.23万亩,占石漠化土地的63.7%,未利用地0.19公顷,占石漠化土地的0.7%。
2.石漠化土地按石漠化程度分。轻度石漠化4597.6公顷,占石漠化土地的27.0%;中度石漠化11942.3公顷,占石漠化土地的70.3%;重度石漠化461.7公顷,占石漠化土地的2.7%;极重度石漠化1.4公顷。
石漠化土地分石漠化程度面积图表强度石漠化2.7%极强度石漠化0%轻度石漠化27.0%中度石漠化70.3%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强度石漠化极强度石漠化
二、分布特点
1.南部金佛山绝大部分地区属岩溶区,且石漠化程度比较严重、北部地区属非岩溶区。
2.槽坝地区(石雷路沿线)属岩溶地区,且石漠化程度严重,其他地区石漠化程度较轻。
南川市森林调查设计队
3.人为活动频繁地区石漠化程度重、人为活动少的地区石漠化程度轻。
4.耕地石漠化程度重、有林地石漠化程度轻。
5.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石漠化程度重、水土流失轻的地区石漠化程度轻。
石漠化分析
一、石漠化原因
石漠化是喀斯特山区客观存在的较为普遍和突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的顶级表现;导致石漠化的因素主要是喀斯特岩溶地质原因,生态十分脆弱。加上人为活动,长期以来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陡坡开荒和不适当的耕作方式,加上喀斯特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裸露,呈现出“石漠化”现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漠化”的程度和面积也在不断加深和发展。
造成石漠化的原因很多,有洪灾、旱灾、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也有人为因素造成,造成我市石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有:
1.毁林开垦。石雷路沿线人烟密集地区,因人多地少,七十年代大集体时,毁林开垦现象非常严重。
南川市森林调查设计队
2.过度樵采。交通较方便的地方,由于人为过度樵采,造成土地石漠化。
3.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工矿工程建设无序采石、开矿、采沙等建设材料。
4.不适当耕作方式。如陡坡地耕作。
二、典型地区石漠化状况
我市土地石漠化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石雷路沿线的南平镇、南城街道办事处、东城街道办事处、三泉镇、水江镇。该地区由于是南川市工矿集中分布地,经济较发达,人多地少,人为活动频繁。土壤本身瘠薄,毁林开垦、不适当的耕作方式等造成土地石漠化相当严重。5个镇、办事处共有石漠化土地
11891.2公顷,占全市石漠化土地的69.9%;有潜在石漠化土地20726.0公顷,占全市潜在石漠化土地的59.3%。
典型石漠化土地,在当地叫“石碗轿”,土壤极其瘠薄。远看一片石头山,近看仅在像碗一样的石头里一点土壤。土壤严重侵蚀,水土大量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满目岩石嶙峋。我市有“石碗轿”土壤4200公顷。
三、石漠化动态变化
一方面,由于人为破坏,潜在石漠化正向石漠化过渡,轻度石漠化正向重度石漠化过渡。如在金佛山地区部分潜在石漠
南川市森林调查设计队
化土地上,地上生长有林木、灌木或藤本,地表生长有地衣、苔藓等植被,石漠化现象表现不突出。但在南部地区部分潜在石漠化土地上,由于人为活动破坏(修路、樵采、采石等),其上的植物及其地被物受到破坏,正向石漠化过渡,如:三泉镇、大有镇。同时,在轻度石漠化土地上,由于过度的樵采,毁林开垦,不适当的经营方式(突出的就是陡度上耕作)等方式,使得石漠化程度得到进一步加重,比如:石雷公路沿线。
另一方面,部分石漠化旱地,由于近几年来先后实施了多种与之相关的工程项目,如基本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慢慢向潜在石漠化演变,石漠化程度也逐渐在减轻。在林地上,通过封山育林、限制采伐、人工造林等措施,石漠化程度也逐渐在减轻,向潜在石漠化的方向演变,从单项的效果观察,也取得了很好的实绩。但从一个流域或区域来看,石漠化土地治理效果不明显。
总之,虽然实施了一些与之相关的工程,石漠化得到了一定的控制,由从一个流域来看,由于人为活动的破坏,石漠化仍然在继续加剧,从这次石漠化监测看,我市石漠化也非常之严重,全市石漠化已涉及到1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个国有场所,岩溶区面积122604.0公顷,其中石漠化面积17003.0公顷,占岩溶地区面积的13.9%,占全市幅员面积的6.5%;潜在石漠化面积34971.2公顷,占岩溶地区面积的28.5%,占全市幅员面积的13.4%;非石漠化面积70629.8公顷。占岩溶地区面
南川市森林调查设计队
积的57.6%,占全市幅员面积的27.1%。
危害及治理
一、石漠化的危害
我市石漠化的直接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地退化,耕地撂荒或废弃。在我市东城街道办事处、南城街道办事处、水江镇等乡镇的部分耕地,由于人为不适当耕作(陡坡地耕种),岩石裸露度高达60%以上,土层瘠薄(土层厚度不足20厘米),土壤已无法保持水分和养分,失去了土壤的性能,造成土地的严重退化。
二是生态恶化,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石漠化发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丧失。由于石漠化地区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往往伴随着严重的人畜饮水困难,其间接后果加剧贫困化进程。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七、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土地石漠化主要是人为因素所引起的,因此,要认真贯彻林业、国土、水土保持、矿产资源开发、园林绿化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森林、毁林开垦、非法占用耕地和林地、乱挖滥采矿产资源、损毁绿地的违法行为。要加强法制建设,强化法律宣传,强化执法监督,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尽量减少人为因素而引起的石漠化。
南川市森林调查设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