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自然资源局派驻干部驻村工作感悟

2023年5月,我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毅然来到x村担任第一书记。面对陌生的“作战环境”和艰巨的“作战任务”,我深知,身在基层,心更要在基层,我将始终铭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题。

丈量土地有“准度”,科学规划“产业路”

驻村伊始,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我用两个月的时间,深入群众,充分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急难愁盼问题,村头村尾、田间地头都能看到我与群众唠家常的身影。同时,也摸清了村的产业发展现状,存在劳动力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我召集其他驻村干部、村“两委”班子进行开会研讨,组织群众召开“院坝会”,听取群众意见,结合村内资源和配套设施茶叶加工厂,探索制定以茶叶为主导产业,同时集中发展中药材和肉牛养殖业等多元产业发展策略,形成适合村情发展的“1+n”产业模式。针对村实际耕作面积有限的情况,积极推广茶园套种辣椒模式。辣椒种植以其成本低、收益高、周期短、见效快和收购价格稳定等优势,成为增加群众收入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一措施,确保了种植户的稳定收入,特别是脱贫户,通过种植辣椒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有效促进了产业增效和群众增收,激发村产业发展的内生活力。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乡村实践有“力度”,持续推动“振兴路”

我深刻明白村级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农民要致富,关键看支部,加强组织建设是村级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认真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积极组织开展党支部活动加强党组织建设。组织在家党员到木黄镇开展“赓续红色血脉勇毅奋进前行”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源动力,是激发乡村创新活力的源泉。为奖励2023年考上大学的6名村学子,我主动对接上级领导,并积极联系爱心企业,筹集资金13700元。以此为契机成立村助学基金会,对考上研究生的学生奖励1500元,高考分数超过一本的奖励1000元,超过二本线的奖励500元。这些举措不仅激励了村的学子们勤奋学习,还培养了他们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引导他们将来能够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反哺家乡,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通过开展村级好家风好家训“文明家庭”“最美庭院”“劳动模范”“孝老爱亲”等评选活动,宣传模范家庭,加强村民精神文明建设,激发村民荣誉感和使命感,推动村规民约走进家庭,培育文明乡风。以村规民约为引导,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推行“党建+”乡村治理模式。推动党员在乡村治理中带头示范,实现矛盾在村级解决,村级矛盾纠纷调处率100%,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时刻牢记,把个人事业融入到国家乡村振兴事业中去,在一线基层砥砺品质、锻炼作风、增长才干、为民服务,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做一棵向阳生长的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