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管高校大思政课建设专题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
同志们: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在“创新”中增强动力,提高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创新”即创机制之新、方法之新、力量之新。创机制之新。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从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到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再到“大思政课”建设,既发挥课程育人主渠道作用,又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思政教育,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各学段有效衔接、循序渐进加强学生思政教育。思政课建设的平台越来越广阔,立德树人机制越来越完善。创方法之新。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遵循“知情意行”认知规律,贴近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思政课建设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的“八个相统一”根本要求,充分发挥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教育激励作用,丰富教学内容;充分用好社会“大资源”,善用新媒体新技术,深化实践育人和沉浸式体验;与日常思政教育活动紧密结合,推动小课堂融入大实践,切实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创力量之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中强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昭示了中华民族的璀璨历史以及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和精神力量。思政课建设要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红色精神血脉、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深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根基,筑牢青年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塑造和培育中国人的精神品格和价值取向。
以“守正创新”为根本遵循,办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思政课在培养时代新人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坚持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不断强化课程建设,改进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育实效;突出学校学科专业特色优势,深入开展红色出版、红色印刷、红色设计教育,引领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合力育人;用好首都文化资源和行业资源,深入开展“‘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建设“大国出版”思政公开课;探索形成了“以‘书’载道立德树人”特色思政品牌,以“文物古籍里的大思政课”为抓手,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以“大思政”工作机制、乐教善教高水平师资队伍为保障,不断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培养中国出版时代新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开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学院将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加强思政课建设的政治灵魂,作为夯实思政课程体系的思想统领,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以守正创新推动内涵式发展为科学方法,以“大思政”全面育人新格局为机制保障,持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出版时代新人,为教育强国、出版强国、文化强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发言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