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四支队伍建设推进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

同志们:

近年来,**县倚靠独特产业结构和生态示范区功能定位,聚焦“工业富县、农业兴县、文旅活县”工作部署,以“1+1+n+17”人才工作思路,大力抓好产业人才、紧缺人才、乡土人才、专业人才四支队伍建设,走出一条生态发展示范区的独特人才振兴之路。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聚焦乡土人才建设,激发人才活力“引擎”。乡土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县以县级人才驿站为主体,统筹协调县直各职能部门力量,充分发挥县镇人才驿站聚才引才作用,激发乡土人才活力“引擎”。一是壮大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大力实施“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全覆盖培训镇、村干部3720人次,充分发挥镇街党校主阵地作用,开展党员干部培训班346期,培训党员干部5.3万人次,选优配强党群服务中心专职人员269名,着力打造一支年龄低、学历高、能力强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二是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育。不断深化“服务‘三农’畅享**”项目品牌,阶段来,依托人才驿站开展“服务‘三农’畅享**”系列活动19期,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302人次,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和“农村电商”工程,培育高素质农民205人次,培训“农村电商”人才214人次。三是着力培养基层文化人才。加大非遗传承人培养扶持力度,加强武术、英歌舞、潮剧、书法、美术、舞蹈、提线木偶、谜语等基层文化领域人才培训,目前共培育木雕、潮剧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9个,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31人,切实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大力培育乡村能人队伍。邀请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的专家授课,开展“一镇一主题”专家巡回培训17场次,涵盖水稻、番薯、青梅、黑橄榄种植以及淡水鱼、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养殖技术培训,培训人数约1000人次。大力实施“三项工程”,开展“**师傅”培训115人次,“**技工”培训3254人次,“**家政”1147人次,培养壮大乡村能人队伍。

聚焦专业人才建设,畅通人才下沉“通道”。专业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骨干力量,**县畅通专业人才下沉基层绿色通道,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以“双百行动”为契机,不断深化与**大学合作,联合共建“**市青年博士联合会**博士驿站”“**大学商学院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并于今年4月成功举办**炒茶产业发展论坛暨**“青博会”**炒茶品茶会,进一步提升**炒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二是推动专家服务基层。加强教研和医疗帮扶对接,与**大学、**文艺职业学院建立定点联系帮扶机制,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目前共建成省市级名师工作室共6个。实施“组团式”紧密型帮扶项目和“百名卫生首席专家下基层计划”,聘用肖大伟、沈志忠2位同志为卫生首席专家,进一步提升**医疗和教育能力水平。三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深入实施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对全县16个涉农乡镇的产业科技需求开展全面摸底,引导各乡镇与**省农业科学院、**大学等16支专家团队完成新一轮(2024-2026年)结对工作,切实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四是引导青年人才返乡兴乡。优化实施“三支一扶”计划,招募44名优秀高校毕业生作为乡村振兴志愿者,成立助力“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青年联盟,以**县刘氏蜂业有限公司等7家青年创业项目公司为会员单位,不断丰富服务创业青年、提升青年兴乡技能的载体。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