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资源保护开发调研思考

最近,笔者有幸参加了市政协视察组,对市区滨河湿地、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市区孙家滩开发区的湿地保护恢复和开发利用情况的视察,并结合自己参与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建设管理工作多年的经验,对**市湿地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有一些思考,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要树立抓生态建设就是抓发展的观念

当前,生态问题

已经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大问题,全球变化引发的一系列生态问题,使全世界对生态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党中央审时度势,党的十七大做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并将其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我们党倡导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又一次升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宁夏生态环境恶劣,已经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把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作为制约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明确指出全面支持宁夏生态建设,支持宁夏建设全国防沙治沙示范省。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和生态建设,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政府主席王正伟多次对林业工作做出重要批示或指示,多次调研、检查、指导林业工作。自治区王正伟主席亲自提出建设“六个百万亩”林业工程思路,并指出:“生态建设对宁夏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宁夏生态脆弱,在宁夏抓生态建设就是抓发展。”这一观念的确立对我区的林业和生态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对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最好诠释。林业建设得到自治区领导这样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在我区的林业建设史上是少有的,它将成为我区林业建设大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加强湿地保护,维护生态健康,也是抓发展

当前我国的林业建设已进入到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林业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植树造林和保护生态环境。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在我区林业资源保护包括两部分:即森林资源的保护与湿地资源的保护,尤其是后者,也是我区林业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我区位于黄河中上游地段,十分优越的水利条件造就了许多的湿地,宁夏湿地总面积255743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4%,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2个百分点。**市湿地总面积48464公顷,占全区湿地18.95%,占全市总面积2.4%。湿地和森林、海洋一样是地球上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之一,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健康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实验证明,五类劣质水流入湿地被净化后可提高为三类以上水质,故此,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在淡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保护好湿地意义更为重要。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下面着重就具有代表性的三个主要湿地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谈一些意见:

(一)保护和利用现状

1、**市滨河湿地。面积为5000公顷,占全市湿地总面积的的10.3%。作为滨河生态水韵城市建设的一部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滨河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工作力度,使滨河湿地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规划。在2003年编制的《**市湿地保护与利用建设规划》基础上,向国家林业局上报了滨河湿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过努力争取,国务院于2007年将市区滨河湿地建设项目列入《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年至2010年)中,以争取到《宁夏**黄河湿地生态综合治理建设项目》,现正在积极争取《**市利通区湖泊湿地生态建设工程》项目。为滨河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实现了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结合。随着滨河生态水韵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湿地保护与开发的投入力度,有效地开展湿地管理工作和湿地保护执法,於2005年成立了**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继滨河大道一期、二期、三期工程的实施,市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