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建议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十三五规划建议学习心得体会

通览十三五规划《建议》,阐释说明的是未来5年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但每一项规划任务的潜台词和落脚点却都凸显了人,都在于促进人民的进步和获得幸福生活,十三五规划建议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11月3日新华社授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同时播发了总书记就《建议(讨论稿)》向五中全会作的说明。这两篇文献不仅指明了未来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线图和基本遵循,通篇读下来,让人深深感受到其贯穿始终的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时代使命——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以人民为中心。

发展为了人民

在《建议》第一部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被放在了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遵循的六大原则的首位,这与过往的5年规划相比,突出强调规划的人民性还是历史上的第一次。

什么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建议》将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指出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这深刻地表明,我们的发展动力依旧来自人民,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的根本。在这个重要的时空交汇点上,历史再一次证明:中国共产党由人民而生,人民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归属。

《建议》强调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实现人民主体地位,就要求我们要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十三五规划的新目标中,也凸显了人的价值实现。《建议》指出,未来5年,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要普遍提高。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小康,必须实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要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基本建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等等。

发展以人民为中心

十三五规划《建议》,最全面地阐述了党的发展新思维,即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而这其中的每一条都彰显着人民的主体地位。

比如在创新发展方面,《建议》提出,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激发全体人民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从而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步。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新常态同时也是经济社会范畴。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发展状况会直接影响社会并最终决定其它领域的状况。因而还要从经济社会范畴上来理解新常态。新常态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特征,也就是《建议》所指出的当前我国发展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只能先承认它,才能有效地应对它。新常态说到底,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形象而准确的表达。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新特点。因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阶段性特征变化的必然反映。新常态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新常态是关于我国发展的新思想。我们要努力做到《建议》指出的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认识和把握新常态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是把新常态等同于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例如,有的观点把当前我国经济出现的内需回落、传统企业利润下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当作新常态,这显然是不对的。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在我们未完成调结构、转方式背景下主动调低发展速度后出现的问题,也是我们在推动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中产生的矛盾。这些正是新常态下我们推动发展所要解决的。二是把新常态当做筐,与此无关的内容都往里装。这种倾向若不加以克服,也是不利于我们做到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的。列宁曾深刻指出:真理只要再向前跨出一步,那怕是小小一步,就会成为谬误。

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说已经完全解决了当前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但是我们已经看到新常态下,我国发展正朝着更加重视质量、效益、创新,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公平的方向转变。因此,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必须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正如《建议》指出的: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质量,要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实现经济增长。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