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优化环境得体会
“解放思想跨越发展优化环境服务发展”学习心得
作者:张晓丽
文章来源:阜宁劳动保障局
点击数:3825更新时间:2008-4-21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是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我县迅速掀起以“解放思想跨越发展优化环境服务发展”为核心的大讨论活动,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了实现新发展的信心,鼓足干劲,再创佳绩。通过这次活动,我有以下体会。
首先,通过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我们要树立了人人都是投资主体,个个都是发展环境的观念,强化全社会的发展意识和开放需求,把先富者发动起来,谋求大发展,把外边的投资者请进来,合资合力。凡事要大胆想,放手干,真正做到“放手让别人发财,合力求自己发展”的开放氛围。积极与在外工作人员和在外务工人员加强联系,把有资金、有技术、有管理经验、有投资志向的人请回来,参与到我市经济发展的热潮中,为我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添砖加瓦,为促进我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贡献力量。
其次,学习各地的先进理念,先进思想,开阔眼界,拓展思路,为更好地发展经济打基础。我认为,我们不能还站在以前的发展高度,只有发展工业,才能发展经济。我们要不拘泥于工作本身,工作之余多留意招商信息,借助单位、同学、亲属、朋友的力量向外地客商进行宣传阜宁县的招商引资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
三是转变工作作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强化作风,积极想办法、出主意、添措施,满怀激情的干事业,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打破传统意识、常规作法,要善于从日常工作中去总结经验教训,寻找规律。特别是面对复杂的矛盾和严峻的问题时,要勇于开拓、敢于突破。
四是提高工作效率。快捷高效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对机关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化办公的重要特征。做到这一点,不光要有先进的硬件设备,更要简化办事程序,畅通办事渠道,实行公开、透明办公。按照快办、快落的要求,不等、不靠、不拖,加快工作节奏,做到当日事当日毕。要提升服务质量,强化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在严格执行法律和政策的同时,努力为服务对象多做实事、好事,行政执法和综合服务部门要围绕“服务企业、方便群众”的准则,主动服务、超前服务。
进一步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坚持从实际出发以正确的理论指导工作的解放;以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推动工作的解放;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营造“思想再解放、观念再更新”的良好精神氛围,从而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决策能力和领导能力,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解放思想优化环境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体会
发布人:电教中心时间:2009-7-24阅读:7905次
按照部里的统一部署,通过集中学习、自学和讨论,深刻地认识到开展科学发展观大讨论活动,对个人来说,既是一次用新思想、新观念重新审视自我,反思自我,解剖自我,提高自我的大好机会,更是让自己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压力感,增加荣誉感、自豪感,提高科学发展观、保持和巩固先进性教育整改成果的持续性机遇。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如何加快发展、如何服务发展,解决党员干部在发展中如何发挥作用,如何提高自己、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迫切需要。
结合个人工作实际,我认为要通过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增强自身党性修养,进一步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公仆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埋头苦干,勤奋工作,体现个人能力、责任心、事业心,体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作为新时期组工干部,真正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体现“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深入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活动提出的要求,特别要增强“六种意识”。
一是“中心”意识。坚持组织工作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原则,自觉把组织工作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大局中来思考和把握,努力使组织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与中心工作协调一致。增强组织工作服务中心的意识,建立完善干部激励机制,探索完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公开选拔等内容,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考核机制。努力做组工干部的有用之才、有为之士、有功之臣。
二是“求实”意识。坚持求真务实,务求实效。坚持察实情,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从群众中来,从实践中来,一切从实际出发,多听取群众意见。多做让人民群众得利益、得实惠的事情。注重实效,尽组工干部之职责,选拔最优秀的干部,建设最能战斗的干部队伍。三是“精品”意识。坚持出“精品”思路,出“精品”举措,出“精品”成果。干任何工作,做任何事情,自始至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干则已、干就干好、事争一流。工作中不放松每个环节,不忽视每一细节,从目标设置到推进措施的制定,从工作思路的谋划到具体付诸实施,都要力求最高水平。
四是“落实”意识。强化政治意识,主动克服困难,不折不扣地完成上级部署的各项任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工作上不要借口,落实上拒绝理由,决策部署一旦作出,目标任务一经确定,就要雷厉风行,真抓实干,保证完成,不断提高组织部门执行力。
五是“责任”意识。组织工作无小事。要明确好职责,进一步健全岗位职责,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要履行好职责,在其位谋其政,尽心尽力,兢兢业业。要忠于职责,坚持原则,严执政策,遵守纪律。要敢当职责,勇于探索,勇担责任,尽心干事,不计得失。
六是“人本”意识。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自觉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最大限度地发挥党员、干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加强党内关怀,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自觉坚持公道正派,做到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坚决抵制各种歪风邪气,热情接待来人来访,切实增强组织部门的凝聚力和组工干部的亲和力。
立足本职工作
率先解放思想——浅谈乡镇干部如何解放思想
大山乡党委书记
杜福藩
按省、市、县委要求,我以积极的心态,扎实的工作,诚恳的思想参与到这次“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中,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通过对学习篇目的学习,对石春云县长在全县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上动员讲话的学习,切实认识到这次大讨论活动的必要性、紧要性和正确性。作为乡党委书记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更要带头解放思想,以全新的理念带领全乡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立足实际,扎实工作,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就乡镇干部如何解放思想我谈几点个人体会。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只看该作者
解放思想是一个认识转变的过程,也是破旧立新的过程,更是像我们这样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以来,我县上下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深入剖析思想工作上的“痛点”、“盲点”、“难点”,切实找准解放思想的突破口,一是从观念转变上入手,着力解决“不想解放”的问题。解放思想是对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的坚决摒弃,有时甚至是伴随着对己利益的割舍,这是一个摆脱旧观念束缚、思想获得新生的过程,是一个要经历痛苦蜕变的过程,这就造成很多人总感到老路子好走、老框框好用、老办法好使,安于现状、小富即安、四平八稳,满足于不出事情、陶醉于少挨批评、习惯于自我欣赏,不想解放思想,也不愿解放思想。对于处于欠发达地区的响水来说,这些落后思想依然是影响和制约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必须深刻认识破除这些落后思想的深刻性和重要性,按照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通过在思想上“引”、责任上“压”、工作上“逼”,放样子,使鞭子,压担子,着力解决这些“不想解放”问题的典型思想,切实转变干群观念,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意识,使干群从思想观念深处愿意立赶超之志、鼓奋进之气、兴跨越之举,推动我镇经济快速发展。二是从方法运用上入手,着力解决“不会解放”的问题。当前我们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重的压力,并且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不仅要有敢想、敢闯、敢比的胆量和气质,更要有能谋、会干、善拼的技巧和水平,这对一个人自身的知识储备、方式方法、职业素质有很高的要求,这就造成部分人不懂如何去解放思想、不善于运用解放思想这一制胜法宝,纵然有干一点事的想法,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停留在“口头解放”上。作为我们这样的次发达地区,干部的素质能力与发达地区的相比差距还很大,必须扎实开展干部培训工作,教育引导各级干部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认真学习本门业务、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等知识,着力在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上下功夫,不断提升领导发展的能力;加强街道社区、非公经济组织等领域的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在各个领域的先锋模范作用。总之,要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提高广大干群自身能力素质,使其能够善于运用解放思想这一大法宝,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三是从机制创新上入手,着力解决“不敢解放”的问题。解放思想需要勇气、决心和献身精神,要敢于“亮剑”,而很多人工作“怕”字当头,怕出毛病、怕丢“官帽”、怕犯错误,怕上级责怪、怕同级嘲笑、怕下级疑惑。归根结底,是对自己的进退留转、名利得失考虑得太多,对发展的大局、人民的利益思考得不够。这种“求稳怕乱”思想就是干部不敢解放的思想根源。对我们而言,就是要抓住这一思想根源,做好体制机制创新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做好科学规范和有效工作机制,确立工作努力光荣,工作马虎、推诿、拖拉可耻的舆论导向,倡导苦干、实干赢得尊严的良好风气,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在干事创业中考核识别人,在干事创业中培养锻炼人,真正促使多干事、干成事、干好事成为人生的追求。二是开展争先创优、分档竞赛的激励机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落后打击先进,游手好闲嘲笑兢兢业业,难成大事打击委以重任的不正之风,经研究,镇政府成立专门的争先创优、分档竞赛考核领导小组,对党委政府下达的每一项工作都进行跟踪考核,考核结果与工资、补助、福利、年终考核挂钩,真正让先进成为榜样,成为示范,让落后成为耻辱,成为压力,以此调动全镇上下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总之,解放思想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也不是几句话,几件事就能诠释的名词,而是应该在工作中结合实际加以运用的有效的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