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摘要。在经济“新常态”背景和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双重压力下,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与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以2014—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其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整体不佳,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提出制度建设层面保障、文化建设层面宣传、舆论监督机制畅通、避免盲目性和冲动性等建议。
关键词:社会责任;企业可持续发展;上市公司
一、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指导我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国务院印发的《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指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提出:“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平衡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然而,在我国提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步入深水区阶段,部分企业出现丧失社会信誉、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问题频现。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许多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未能在运营期间切实履行股东责任、员工责任、权益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在经济“新常态”背景和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双重压力下,探索社会责任履行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将成为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文献综述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保持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成为关注的焦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企业在未来一段发展周期内在相关业务领域所具有的业务增长能力和竞争能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受众多因素影响,如宏观经济环境、科学技术水平、企业所处行业、企业规模、财务成长性、内部控制质量、公司治理、公益性捐赠、社会责任、会计稳健性、绿色会计实施、资产负债率、竞争能力、低碳技术等,其中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对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逐渐被学者探讨。关于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的关系,中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carrasco等(2013)研究发现,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履行关系密切,二者相互融合,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塑造和谐的组织文化和氛围,促进产品和流程创新,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1]taghian等(2015)提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将增强市场竞争优势,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2]王海兵等(2016)通过对a股主板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认为,社会责任履行和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呈正相关关系,且社会责任和内部控制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对企业可持续发展产生协同作用。[3]于良等(2016)从企业声誉资本传导机制视角出发,研究了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其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发现在信息有效条件下,企业在一定阈值内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但在信息不充分条件下,履行社会责任将不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4]刘静淑(2019)对社会责任、绿色会计实施和重污染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提高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有助于提升重污染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且社会责任在绿色会计实施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之间存在正向调节作用。[5]夏斌等(2018)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有效促进可持续发展,并在内部控制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6]王建琼等(2009)通过构建可持续发展csd指标,研究发现企业职工责任的履行有助于可持续发展,但履行政府责任、投资者责任、公益责任和法律责任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程度较小。[7]王青等(2018)以江森自控公司为例,对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如何对其可持续发展展开了深入研究,发现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需求,应是企业的自发行为,这一结论有利于激发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动性。[8]石京民等(2019)基于citespace进行了1998—2017年国内外企业的社会责任研究,为我国未来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提供了明确指引,其中社会责任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未来研究的热点和主题之一。[9]朱柯冰等(2017)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论述,其中以动态方式量化研究供应链上的企业社会责任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10]刘卉(2019)从环境社会责任角度探究了广东中山大涌牛仔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指出相关企业应加强环境“合规”意识,积极承担环境社会责任,促进纺织服装产业与环境和谐健康发展,提升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水平。[11]董淑兰等(2014)通过对24家创业板企业连续3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企业财务可持续增长与其履行的社会总体责任并非显著相关,除对供应链履行的责任外,其余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与其财务可持续增长也无显著相关性,因此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应盲目,要视自身实力情况而定。[12]崔也光等(2018)以a股主板上市公司2010—2015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展开了企业社会责任、技术创新投入对其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促进财务绩效增长,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并且不同的运行机制也不会改变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13]学者们普遍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但也有少数学者认为二者关系不显著。
三、研究设计
基于上述学者的研究结果,提出研究假设。社会责任履行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呈显著正相关。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选择2014—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其中,企业社会责任数据来自和讯网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财务数据来自东方财富网、csmar数据库和wind数据库,个别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来自公司年报。为避免相关数据的无效性,对样本数据进行筛选:首先,剔除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不完整的公司;其次,删除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及st、*st公司数据;再次,剔除财务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最后,删除相关指标异常的上市公司。为保证研究的有效性和稳健性,采用stata15.1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1%和99%分位数下的winsorize缩尾处理,以消除异常指标对研究结果的影响。经过处理,将财务指标异常的数据进行删除,共获得875个有效观测样本,包含4380个观测值。采用excel2019、stata15.1和spss25.0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
(二)变量定义1.因变量因变量是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由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现了上市公司在相关业务领域具有的持续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基于此,选取范霍恩可持续增长模型进行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测量。
2.自变量自变量是指企业社会责任。现有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方法较多,如上市公司每股社会贡献值、润灵环球企业社会责任评级、和讯网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等。在考虑研究成熟性和稳定性基础上,采用和讯网披露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进行企业社会责任评分,将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分为股东责任、员工责任、权益责任(供应商、客户和消费者)、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其占比分别为30%、15%、15%、20%、20%,据此计算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总得分,分值越高,表明社会责任履行程度越高。
3.控制变量在考虑影响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素的基础上,所选取的控制变量包括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成长性和年度,其中企业规模采用年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表示,资产负债率采用总负债/总资产表示,成长性采用营业收入增长率表示,年度属于虚拟变量。所有变量的定义和计算,如表1所示: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2.重视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加强相关文化宣传,营造良好的承担社会责任的氛围(1)各个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应发挥带头表率作用,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进行相关事迹的广泛正面宣传,带动其他企业增强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和决心,并在能力范围内积极承担应承担的责任,做好日常运营业务的同时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2)上市公司可以在内部营造爱护生态环境、尊重员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投身慈善事业等文化氛围,从高层管理者到基层员工都广泛传达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和理念,并将这种文化理念外化为实际行动,让整个公司从内到外从上到下都意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公司在相关业务领域的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
3.鼓励公众和舆论监督对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进行监督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会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公众了解外部信息的渠道更广速度更快,使得公众和舆论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展开监督成为可能。因此,鼓励公众和舆论监督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进行监督,建立健全公众和舆论监督机制,保持信息传达和监督渠道畅通。例如,可通过建立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网络监督平台,并建立公司信息真实公开透明的约束机制,实现相关信息向社会的充分展示,促进公众和舆论对公司的适时监督。通过这种方式,从舆论和道德两方面对上市公司进行制约,从而减少损害股东权益、破坏消费者权益和污染生态环境等行为,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促进上市公司保持持久的竞争力和稳定的发展态势。
4.上市公司在承担社会责任时需视自身实际情况而定,量力而行,避免盲目性和冲动性在鼓励上市公司提高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还应注意的是,由于公司所处行业不同、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不同,在承担社会责任时需视自身实际情况而定,量力而行,避免盲目性和冲动性。作为社会责任之一的公益捐赠,当其超出企业承受能力范围时,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削弱市场竞争力,导致未来发展受限,不利于在相关领域保持长久可持续发展态势。因此,当上市公司拥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源时,可积极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但当其能力受限时,除必要的员工责任、权益责任、股东责任和环境责任外,可视情况履行社会责任,在保证企业的正常业务经营条件下履行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