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县生态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阐述蒲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现状和效益,分析生态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对策。[关键词]生态公益林建设;问题;对策;蒲县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保护和发展森林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的主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生态公益林是指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提供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产品为主要目的的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生态公益林建设是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要内容,根据其保护程度的不同分为国家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国家公益林指大江大河源头、干流、一级支流及生态环境脆弱的二级支流中的第一层山脊以内的范围,大型水库、湖泊周围和高山陡坡、山脉顶脊部位及破坏容易恢复难的森林划定为重点公益林,主要包括以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等为主的防护林和以国防林、母树林、种子园和风景林为主的特种用途林。地方公益林指生态需求与持续经营利用于一体的生态公益林划定为一般公益林,实施一般性保护。根据可采资源状况,进行适度的经营择伐及抚育伐,以促进林木生长及提高林分质量。蒲县生态公益林建设属于天然林保护工程黄河中上游体系建设。

一、基本情况

1.蒲县概况

蒲县位于吕梁山南端西麓,系黄河一级支流——昕水河发源地。境内地势东高,最低海拔806m,最高海拔1946m,境内以黑龙关肖家沟为界,自然分为东西两种不同地貌类型,东部为土石山区,西部为黄土残垣沟壑区。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温差大,季节明显,干旱少雨,年降水量在400-650m之间,集中在7、8、9月份,年平均气温8.7℃。蒲县东部土石山区,分布有天然次生林,植被覆盖率较高,地下资源丰富,贮藏有大量煤和其他矿产资源。近年来,由于过度开采以及相关产业洗煤厂、焦化厂等,使当地的环境污染状况较严重。西部黄土残垣沟壑区,植被覆盖率较低,水平流失较严重。

2.蒲县森林资源现状

蒲县国土面积。226.59万亩,天保工程区总面积169.23万亩(不含省直吕梁林局所辖面积),林业用地面积126.40万亩,其中有林地30.79万亩,林业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58.53%,有林地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4.36%,全县森林覆盖率为42.5%。生态公益林126.4万亩,其中国家公益林23.15万亩,地方公益林。103.25。万亩,主要分布在黑龙关镇、蒲城镇、薛关镇、山中乡、古县乡、红道乡六个乡镇。

二、蒲县生态公益林的建设成效

蒲县自2001年纳入国家天保工程范围,开展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以来,生态公益林建设呈现良好发展趋势,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生态公益林建设是以发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由各级政府和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管理。一直以来,由于林业的周期性长,见效慢的特点,再加上蒲县多年来的经济发展主要依托煤炭资源,人们对林业的重视程度很不够,对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对林业肩负的环境与发展的双重使命还缺乏应有的认识,思想认识才不到位,林业经营管理理念难以完全转变。人们对林业生产经营仍保留在木材利用上,主要体现在重采轻育,重当前利益轻长远利益,重经济效益轻生态、社会效益等。

2.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管护方面

首先,管护投入少,机构不健全。。多年来,在全县公益林建设中,“重造轻管”的问题一直十分突出,造林投入较多,管护投入较少,对森林资源的管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管护人员少,管护面积大,造成有些地块根本管护不到。虽然个别地方有专职护林员,但由于各种原因,工作并没有落到实处。其次,公益林建设管理机构不健全,全县目前设有8个管护站,国有5个集体3个。其中有2个站不通电话,有2个站不通电,林道年久失修,损坏严重,各站管护人员主要靠徒步管护和传达信息,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必然贻误战机,给工作造成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