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精品曾培炎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曾培炎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人民网北京6月25日讯记者徐辉、侯立明报道:

为期两天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5——建设节约型社会国际研讨会”,今天上午在北京开幕。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全文实录如下:

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实施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明确地提出了要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前几天,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刚刚主持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工作的重点和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的两个文件。

今天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国际研讨会,邀请中外专家共同探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问题,很有意义。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向出席研讨会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欢迎与感谢,也愿借此机会将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思想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问题确实得到了初步控制,以节约降耗为主要内容的调整技术调整加大,工业三废和废物回收利用取得了成效。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工作不断加强,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上世纪最后的二十年,中国每万元的gdp的能源消费量累计下降了66%,远大于同期时间99%的降幅。我们以能源消费翻一番为支撑,实现了gdp翻两番的目标,这一成绩值得充分肯定。

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中国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还比较高,出发型增长的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经济快速发展所付出的资源和环境的代价相当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对能源和其他资源的需求大量增加。目前中国gdp占世界gdp的4%,而一些主要的资源消费量所占的比重却高出不少。主要的工业、行业单位产出的能耗和物耗单位建筑面积的采暖能耗,机动车每百公里的油耗等消耗的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明显偏高。能源利用效率,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等效益指标与世界先进指标相比明显偏低,节约资源的潜力很大,任重道远。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要求我们节约资源,高效和循环的利用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紧紧地抓住重要发展机遇期,全面建设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包括进一步实现gdp翻两番,能源消费只翻一番甚至更好一点的目标。

这样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将坚持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大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的文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的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大力减少资源浪费,显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去年中国政府提出了2004年—2006年的资源节约的工作目标,即万元的gdp能耗下降5%,万元gdp用水量下降10%,水的存活利用率提高五个百分点,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率显著提高,耕地减少的趋势得到遏制。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将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重要内容。进一步研究,提出今年、今后五年乃至于更长时间的节约资源的总体目标,并在各类的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中具体加以落实。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关于生产、建设、消费、流通等各个环节。我们将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改造传统产业,限期地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和产品,严格市场准入管理,防止高消耗、高污染的项目上马。

大力发展节能、节地的建筑,减少资源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遏制流通领域的浪费现象,限制高消耗、高污染产品的出口,大力倡导节约资源的消费方式,推动公用设施和公务活动节约资源,促进居民生活的节能、节水、节材。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动清洁生产,进一步加强污染的治理,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体系。

建设资源友好型社会,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的资源性利用是重点,我们将采取重要的措施有:

启动一批重点的节能工程,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发展节能型的交通工具,推动新建的住宅和节能,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全面推进城市的节水,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加大节水技术的改造力度,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的消耗管理,防止过度的包装,推进木材节约待用,推广使用散装的水泥,鼓励节约和节约利用土地,修订和完善建设用地的定额指标,促进农业土地的整理、利用,进一步限制毁田烧砖,推广废物的综合利用,做好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开发秸秆综合利用等等。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进步是关键。我们将面向需求、合理规划,加大科技攻关的力度,着力开发一批资源节约的关键技术。比如,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新能源、清洁能源、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能源的梯级利用技术,海水淡化和苦咸水的利用技术,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交流,注重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努力突破技术瓶颈,以企业为主体,组织实施重大的示范工程,加快节约资源先进性的技术推广应用。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体制创新是保障,我们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更大的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健全有利于节约资源的激励机制和

约束机制,完善价格形成机制,调整价格结构,使得能源、水等资源产品的价格能够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并形成合理的比价关系,完善财税体制,鼓励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的综合利用。

制止资源过渡消耗和奢侈消费的现象,完善政府投资和经济型投资,把节能、节水、节材纳入到政府的节能运动,引导社会消费行为。要建立干部考核制度,抓紧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的评价体系,落实资源节约的工作责任制、完善法律法规;抓紧修订节约能源法、制定能源经济促进法,出台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以及政策。同时,严格管理,加强监督,加大执法和司法的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全民动员是基础。我们将大力建设节约文化和节约文明,发挥政府带头作用,创建一批节约型的城市、节约型的单位、节约型企业、节约型社区,做好典型示范,及时地总结推广。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资源节约活动,努力营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良好氛围,提高全民族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使节约成为全社会的一份自觉行动。

女士们、先生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既是中国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全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要求。在减少资源浪费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发达国家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发展中国家也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世界银行等组织做了大量的工作,今明两天与会代表将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立法、矿产资源和土地节约、节水节能城市化方面等问题进行研讨,希望中外的专家畅所欲言、充分交流,丰富人为节约资源和文明环境的知识宝库,也欢迎与会的外方专家、企业家将有关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中国,促进中国的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全球可持续的发展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第二篇:曾培炎在中美企业投资与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c-eciweekseven

曾培炎在中美企业投资与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2012年7月17日,北京)

尊敬的多诺霍会长,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与各位在北京相遇,共同讨论中美双向投资以及未来的合作问题。我再次代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向来自于美国和中国的一些企业家和前政要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对美国全国商会为本次会议所做的努力致以诚挚的感谢。

上个世纪中叶以来,经济的全球化的进程深刻改变着并重塑了我们世界,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范围内进行了流动与优化配臵,加深各国间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提高了经济效率,促进了全球经济发展,大量的民众因此而摆脱贫困,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顺应全球化的大趋势,特别是发挥全球化在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宏观经济稳定方面的作用,要求各国继续提高开放的水平,坚持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基本原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快速的融入了经济全球的分工,与世界互动加深,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美国对华投资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中国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技术进步以及扩大就业都做出了贡献。但目前来看,中美两国的投资规模还不大,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存量不足一百亿,甚至远远低于一些小型的经济体对美国的投资,美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存量约700亿美元,也只占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量的不大的比例,这与中美两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很不相符,从投资的数量看,两国之间也还面临着比较明显的投资不平衡的问题。根据经济理论界的研究,投资不平衡容易导致两国的贸易不平衡以及经济的失衡。

1/3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二、修渠保灌节水。在现有水资源的条件下,提高水的利用率,是解决水危机的根本措施。一是要加强渠道修建。通过采取渠道防渗、管道输水,来减少灌溉水的渗漏损失,提高输水效率,从而提高灌溉水利用率。我乡干、支渠道共有100.9公里,衬砌33公里,其中6.5公里是在2003年衬砌,其余均是70年代衬砌,且大部分都是土渠,坑大沟深,渗漏严重,水的利用率仅有45%。要改变我乡渠道破烂的现状,就要积极争取水利建设项目,利用项目资金和政府补贴来带动群众自筹,提高群众自发修渠的积极性,逐年建设,争取全部实现高标准渠系配套,使灌溉水的利用率提高到70%以上。二是要发展旱作农业。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推广地膜覆盖和保护性耕作模式,积极引导群众扩大胡麻、豆类、马铃薯等耐旱作物的种植面积,引进优良品种,推广旱作农业节水技术,种植马铃薯全膜覆盖沟播示范田,降低亩均用水总量,提高单方水的产出效益。三是要改变灌溉方式。长期以来,农民仍然固守着旧观念,认为浇水就是浇灌“地”,要浇足浇够水,于是沿袭传统的灌溉方式,采取大水漫灌,浇地时,把整个田块都放满水,加之,老军地势落差较大,田间土地不平整,要使地块都漫上水,就无形中增加了用水

量。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浇灌方式,改进地面灌溉技术(如平整土地,选取合理的沟、畦规格和放水时间及流量),推广先进的喷、微灌等技术,减少灌溉水量,提高田间水利用率。

三、营造环境惜水。普及节水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积极采取编发制作易于大众理解和接受的宣传标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的教育宣传,在全社会树立珍惜水、保护水、节约水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提高全民节水意识,使全社会转变用水和节水观念,树立节水型社会的新型价值观,普遍接受、理解和积极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使节水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提高参与意识。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全社会的任务,而不单单是水务局或是政府职能,因此,群众参与意识的普及与提高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践过程中要充分培育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参与热情,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努力营造节约用水和崇尚节水的社会氛围,让广大的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要以珍惜和保护水资源为前提,一切工作都要兼顾水资源的科学利用,做到珍惜每一滴水、节约每一滴水、利用好每一滴水,为推动发展提供有效的水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