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服务型工商”重在制度落实

如何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开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环境,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党的“十六大”不仅为我国改革进程树立了新坐标系,同时也为政府部门管理方式的调整提供了明确导向。我们政府管理体制应该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并与国际通行规则有机结合的公共管理体制,管理活动的目标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相应的,努力建设“服务型工商”,应该作为工商机关统领全局的工作指导思想。

强化制度建设,解决建设“服务型工商”的三个突出问题

建设“服务型工商”的目的,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为导向,推进工商管理方式改革,从而建设高效、廉洁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更好地发挥工商职能作用。制度的作用就是树立工作规范,明确工作方向,有健全并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建设“服务型工商”的根本问题

建设“服务型工商”,必须首先建立一支思想作风过硬的工商干部队伍,而建设一支符合要求的人员队伍,就要通过有针对性地制度建设,树立明确的工作导向。

1、为经济建设大局服务。为此要结合工作实际和地区实际找准结合点,在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推行商标名牌带动战略,进一步规范培育市场,开展政企联手打假活动等领域,全面推行“预约服务”、“上门服务”、“跟踪服务”等服务制度,开展各项宣传服务活动,综合发挥工商监管职能,支持地区经济发展。

2、强化教育引导,正确认识和处理“教”与“罚”的关系。我们正处在建立市场经济的初期,工商部门在行使职能过程中还面临许多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甚至存在许多与管理对象眼前利益相矛盾的实际问题。应该承认,我们对工商法规的宣传工作还存在“盲区”,广大群众对我们的工作内容、办事程序还不是很了解,同时我们的管理工作还存在着重“罚”轻“教”的现象,这样就容易出现矛盾。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工商部门通过开办培训班,发放“交心袋”等灵活的方式推行“告知制度”、“警示制度”,把主要精力放到宣传、教育、引导等事前服务工作中,切实改变重管理,轻服务甚至是不服务的工作现状。

二、实现职能到位的前提

实现职能到位是建设“服务型工商”的重要内容。职能到位就是把工商职能充分发挥出来,把该管的“事”管起来并且管好。如果管理职能不能到位,市场经济秩序就可能出现混乱,相关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就可能得不到有效保护,服务也就变成了一句毫无意义的空话。这就是“确保市场秩序规范有序是最大最好的服务”的含义。

经过多年的规范化创建,工商系统在行政决策、工作程序、执法规范、督查制约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工作考核,干部管理有章可循,看谁干得了,看谁干得好,优者上,庸者下。实现监管到位,一是要严格遵守现有的规章制度,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完成工作任务,二是要因地制宜做好制度创新工作,搞好如“集中办案制”、“一站审批制”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根据形势任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工商部门的监管水平。

三、实现依法行政的保障

工商部门的依法行政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依照工商法律法规的授权在法律规范空间内行使职权,规范管理对象的行为;二是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约束机制,发挥其规范效应,为依法行政提供制度保证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一、奖罚对事不对人.对同一情况实行统一标准,奖惩标准要公之于众,奖惩结果要民主公开。必须树立规章制度的权威,对于违反规定的应坚决按标准处罚,对屡查屡犯的应从重处罚。同时,要防止重检查轻整改,既要做到奖惩有据、有理、有节,又要实现教人育人的目的。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我们制定和落实规章制度要始终贯穿这种注重个体感受的意识,组织安排工作,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困难和需求,要严格遵守“首问(办)责任制”等文明服务制度,要进一步完善服务措施,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塑造高素质的经济卫士形象。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兴旺发达,关键在人,根基是使人民群众满意。

三、选准服务工作着力点。应该着重围绕工商职能的主要方面,掌握好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的“度”,切忌无原则的服务,“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田”。服务措施的着力点应该是:(1)整治和规范市场秩序,依法监管各类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2)打击和制止市场主体的各类违法行为,保护相关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3)对各类市场主体必要的经营指导和咨询服务;(4)建设高效率、廉洁奉公、强而有力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保证管理服务的效率和水平。要以此来提高“服务型工商”的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