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工作意见

为促进我区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见》(中办发[]24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就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目标,加快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一)进一步明确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农村经济的增长,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实践证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业,关键在人才。各级组织一定要从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定目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进一步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二)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市、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部署,进一步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符合农村实用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目标任务。到年,在全区培养1.5万名左右各类实用型科技人才,重点抓好农村经营管理、农业技术推广、种养能手、能工巧匠等四类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其中,区、镇(工业区)两级培养400名左右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职称,从事种植、养殖、农机、畜牧、兽医、水产、经营管理、农畜产品加工和中介组织经纪人等直接为农村经济服务的各类专业实用人才;镇(工业区)级专业合作社和村一级培养1200名左右具有掌握专业生产技术、技能和信息化应用的种养业能手、农民企业家,或为农畜产品开发、销售服务的致富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同时,加强乡村医生的岗位培训,提高乡村医生队伍素质。

二、农村实用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开发使用

(一)建立农村实用人才登记选拔制度。区、镇(工业区)两级要成立农民技术协会或行业组织。各镇(工业区)要根据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人口状况,拟定实用人才标准,对农村实用人才要进行普查登记、建档立库、资源共享、分级考核,实行动态管理。

(二)切实加强区、镇(工业区)、村三级农村实用人才库建设。研究制定各级实用人才培养、使用办法,并建立和完善三级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培训资源库,提供需求信息,搞好跟踪服务。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农村人才市场是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人才市场要以区人才市场为中心主要依托,建立和健全农村人才市场的网络体系。各镇(工业区)要把农村人才市场建设纳入工作的议事日程,由专人负责。区级农村人才市场要与市人才市场相联通,建立和发展区人才智力信息网络和平台,逐步建立起全区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发挥好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作用。要树立人才是资本、人才流动就是资本流动、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投入的新理念,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建立集配置、引进、交流、开发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人才市场,努力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积极引进农村急需的本科以上专业人才,为农业生产和农民提供人才、技术和信息支持。

五、切实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各级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事关“三农”大局、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定期分析研究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各单位主要领导要负总责、亲自抓,组织人事部门要认真履行牵头抓的总职能。农业、劳动、科技、教育、财政、文化、卫生等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并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探索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创新管理服务体系,丰富管理服务内容,共同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宣传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推广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先进事迹,发挥好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广大农村营造“当实用人才,做突出贡献”的浓厚氛围,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农村第一线去干事创业,为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聪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