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校园周边环境与学风关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校园环境与高校学风建设关系的探讨
吕根槐陇东学院美术学院
常生活中,人与周围的环境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在维系这些关系的同时,一方面接受环境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人又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主动地改造环境,从而达到更好地适应环境的目的。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优化了育人环境,同时也在这个环境中耳儒目染,促进了自身健康发展。校园环境对高校学风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校园环境是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培养良好学风最重要的外部环境,是影响和制约学风建设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与社会环境相比,校园环境更容易被控制和改造,可分为“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前者指师资水平、教学设施、人均物资、绿化美化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条件;后者指学校沿承的校风传统、文化内蕴、规章制度、理念宗旨等精神文化层面的条件。
1.舒适的“硬件”环境是学风建设的物质基础
高校作为地方文化潮流的领跑者,也是地方经济建设的晴雨表,当今社会经济建设翻天覆地,各地高校物质投入、校园环境建设也日新月异,尽管各地区高校差异较大,但大都汇聚了当地最具实力的人才队伍和雄厚的物质支撑,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这是学风建设的前提条件,一所好的大学里有学识渊博的老师,有先进的教学设备,有充足的教学活动场所,有优美的校园环境,必然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对良好学风的期望值增大,心情舒畅地生活、学习。相反,在一个师资短缺、教学设备简陋、活动场所紧张的校园环境里,可以想象,大多数学生会抱着怎样的心态去学习。
2.良好的“软件”环境是学风建设的安全绳
只具备充足的物质条件,有优越的“硬件”环境为依托,不一定能形成良好的学风,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还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软件”环境。校风校训就像学风建设的一面旗帜,引领着学风的建设方向;校纪校规好比学风建设的安全绳索,维系着学风沿着合理的路线前进,精神风貌如同学风建设的灵魂,推动学风建设披荆斩棘,一路高歌猛进。很难想象一所具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大学,制度不全,纪律涣散,内涵浅薄,它能够长远走下去。
3.稳定的校园周边环境是学风建设的安全阀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青年大学生展现自我、完善自我的舞台,是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不仅可以教会学生怎样为人处事,怎样处理好专业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关系,而且能激励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学习、生活,不断迸取。如可以通过组织党校、团校、社团活动、文体活动、学术讲座、知识竞赛、技能培训、社会实践、科研立项等特色活动,来拓宽学生视野,发展个性,提高综合素质,激发学生成材的欲望,从而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优良学风,部分高校举办的富有特色的科技文化节。社区文化节正是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良好载体,对促进高校优良学风的形成具有良好成效。
4、精心打造优美舒适的校园物质环境
一所好的高校,有一流的师资,一流的教学设备、充足的师生用房和活动场所等物质条件还不够,还必须要有一个校园整体规划,使各种建筑设施、人文景观和谐搭配,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园的一草一木,一屋一景都代表着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灌输的一种人文理念。当今许多高校正处于规模不断壮大的扩张时期,尽管在校园物质环境方面,正在或已经做了不少努力,但还有很多方面有待改善。如校园绿化不科学,应多植树少种草,以增强校园底蕴和层次感;校园开放度大,需构筑围墙,设置门岗,确保校园安全,教学办公用房,师生宿舍住房紧张,长久下去会让师生员工缺乏归属感,削弱群体凝聚力。总之,学校周边环境、校园环境是影响和制约高校学风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只有综合考虑校园环境中的硬件因素和软件因素,把每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通盘考虑,不断完善补充,才能从整体上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才能搞好高校的学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