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优势突出特色 打造生态园林城镇
立足优势突出特色打造生态园林城镇
一一薛家镇创建江苏省园林小城镇汇报材料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薛家镇坐落于常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总人口3。63万,行政区域面积37。3平方公里,镇区面积4。2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是近年来常州地区崛起的工业重镇。位于上海、南京两大城市中间,东距上海163公里,西距南京103公里,距常州机场5公里、北距港口10公里,沪宁高速专设薛家道口,。。即将建成的京沪高铁常州站距薛家道口仅1.8公里,与常州高架城北起点相毗邻,航空、铁路、公路纵横交汇,地理优势明显,是常州市高新区最核心、最前沿的区域。已被命名为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创建文明镇工作先进镇、江苏省文明镇、江苏省特色文化镇、江苏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和江苏省廉政文化示范点。2006年以来获常州市‚新农村建设十强镇‛、‚农村工业十强镇‛、‚外向型经济十强镇‛、‚综合实力十强镇’’、‚生态园林镇‛、‚科普文明镇’’、‚十大品牌镇村‛等荣誉,目前,全国文明镇的创建工作正在进行中。2008年全镇完成gdp30亿元,上缴国家利税9。0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入26亿元、工业销售125亿元、财政收入5.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1320元。
走进镇区,整洁有序的道路交通,绿树掩映的休闲广场,优美和谐的住宅小区,热闹繁华的商贸中心,规划有序的工业园区,无处不显示出薛家镇的无限生机。长期以来,薛家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三集中‛建设为载体,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确立了‚经济强镇、文化名镇、人居优镇、文明新镇‛的发展理念,抢抓机遇促发展,关注民生保稳定,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着力将薛家打造成为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统一,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经过多年的努力,全镇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城镇绿地逐年增多,历史文化有效传承,环境水质大幅改善,各项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满意度不断提升。围绕建设园林小城镇目标,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构建创园组织网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抓生态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的观念,把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摆到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来抓。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力争将薛家打造成绿地布局合理、环境生态宜居、文化特色突显的现代化生态型园林城镇,实现‚绿色薛家‛、‚生态薛家‛、‚宜居薛家‛。
今年初,我镇积极筹备创建‚江苏省园林小城镇‛j工作
领导小组,把创建工作列入了镇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明确指出要‚全镇动员、全民参与、巩固成果、发展新镇‛,以争创‚江苏省园林小城镇‛为奋斗目标,把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由镇党委书记和镇长亲自挂帅担任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正、副组长,党委委员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成立了宣传教育、园林绿化、镇容镇貌、环境保护、市政设施、台账资料六大创建工作组,先后制定了《薛家镇创建江苏省园林小城镇的工作计划》、《薛家镇创建江苏省园林小城镇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明确创建江苏省园林小城镇各专业组工作职责的通知》等文件,将创建工作的各项任务目标化、具体化,分工到岗,责任到人。同时,为调动全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各行政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也组建了相应的领导班子,并将创建工作的落实情况纳入对各村、社区和镇直属部门的年终考核,进一步调动了各村、社区和各部门参与园林小城镇创建的积极性。目前,支持参与江苏省园林小城镇建设已经成为全镇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全镇上下形成了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它领导共同抓,党员群众齐参与的创建网络,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最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科学规划,狠抓落实,布好集镇绿化网。
为把薛家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富裕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我镇党委、政府针对薛家的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邀请了上海、广州等数家知名设计院对薛家未来发展进行了详细规划,把薛家的建设远景定位为‚布局合理、生态协调、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文明富裕、充满时代气息的生态型小城镇’’。同时,按照建设‚经济强镇、文化名镇、人居优镇、文明新镇‛的目标和‚以人为本、适宜人居‛的生态环保理念,先后聘请常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和常州市规划设计院为我镇编制了《薛家镇环境保护规划》和《薛家镇绿地系统规划》,根据薛家镇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对绿地系统的要求,结合薛家镇的绿地现状,基于‘‘环、轴、面、点‛的绿地系统模式,确定了薛家镇区绿地系统结构为‚一心多园多点,双环双轴双脉‛,即:以薛家镇中心广场为整体绿色核心,通过道路防护绿环隔离镇区与工业区,通过滨水景观绿环优化镇区环境,绿轴,绿脉纵横贯穿,点状小游园以及道路出入口节点绿地散布其中。在植物的选择配置上,本着切合本地区地带性植被所展示的自然植物群落规律,认真研究植物生物学特性,注意发展适生性、抗逆性强的乡土树种,结合各种绿地的功能要求,科学地制定各种植物材料的合理配置比例,形成‚春天花团锦簇、夏天绿树成荫,秋天层林尽染,冬季绿意犹存‛的景观效果。
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薛家镇党委、政府通过政府投入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实施生态建设,高标准建成了16。46公顷的薛家中心广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成为薛家最大的城镇绿肺;移建了市级文保单位一一吴氏中丞第,成为集文物展示和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历史人文景观;注重镇区小区的绿化建设,三年来新增小区绿化43~公顷,其中新建小区绿化率平均达4o%,老集镇居住区绿地率达36。6%;完成了对镇区主要商业街道包括道路改建、道路绿
化、河道绿化、园区绿化、景点设置、水环境整治及沿街装饰在内的整体环境综合整治;新建主干道两侧全部加种立体绿化,使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道路和河道绿地率平均达37。2%,普及率、达标率均达100%。通过开墙见绿、道路补绿、见缝插绿、主动植绿多项措施,镇区逐步
呈现‚镇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丽景象。到目前为止,全镇共有绿地总面积134.66公顷,其
中公共绿地23.96公顷,小区绿地60公顷,道路、河道绿
地7.8公顷,防护绿地39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6%,
人均公共绿地达9.58平方米。
三、明确重点,统筹兼顾,打造生态建设网
近年来,我镇大力推进工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环境生
态化进程。在创建江苏省园林小城镇的过程中,我镇紧紧围绕
各项创建指标要求,巩固及提升基础建设,。统筹兼顾各个发展
环节,全面提升薛家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构建生态薛家
环境就是资源,生态就是资本。在薛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过
程中,镇党委、政府坚持合理规划、科学布局,积极推行‚三集中‛发展,注重经济效益与生态建设共赢,努力实现人与自
然的和谐发展。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近七年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达60多亿元,近一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建设方面:累计总投入6亿多元,建成市、区、镇三级道路60余公
里,形成黄河西路、汉江路、河海路、机场路横贯东西,龙江路、玉龙路、薛冶路、春江路穿越南北,镇级公路七纵七横,自成一体的道路体系。其中,镇政府投入1亿多元,建成镇级道路39条,30余公里,面积达117。3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46平方米,集镇建成区道路硬化率达到100%,镇区道路亮灯率达100%。农村建设方面:大力实施农
村改水、改厕、‚三清’’和‚五化三有‛工程,目前,我镇自来水普及率及农村主干道硬化率均达100%,改厕工程和‚三清’’工程全面实施,并在行政村中积极开展‚五化三有‛
村争创活动,农村的村容村貌得到全面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有效提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面:镇区污水管网建设基本到位,并建有3座污水提升泵站,设计处理量达22万立方米/天,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达标排放接入市政管网,最终进入江边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
2、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以拓展发展空间、整合土地资源、美化镇区环境为前提,实行工业向园区集中,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近年来,大力实施园区项目推进、道路绿化、河道清理、垃圾清运和广告宣传等工作,新建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园区的水、电、燃气、道路、绿化等各项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科学的布局,优美的环境加上优良的投资氛围吸引了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及国内外
知名大企业的落户。同时,严格执行上级环境保护标准,积极弓i导企业开展工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镇的生态环境、居民的生态意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先进地区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园林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下阶段,我镇将以创建江苏省园林小城镇为契机,。以建设‚经济
强镇、文化名镇、人居优镇、文明新镇’’和创建‚国家级园林小城镇‛为目标,按照国家和省、市、区的各项生态园林建设要求,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进一步加大园林绿化建设力度,加强舆论宣传,使‚美化环境、保护生态‛成为社会新风尚,全面巩固创建成果,进一步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改善城镇人居环境,给群众营造一个绿色家园、和谐家园,树立园林城镇、生态城镇的崭新形象。
薛家镇人民政府二00九年十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