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央企内控制度体系建设分析

摘要。完善的企业内控制度体系是提高企业运营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实现新时代央企管理目标的保障。本文从内部控制的基本含义着手,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含义、完善企业内控制度的必要性、目前央企内控管理的不足和建议,以期对央企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一、内部控制制度基本含义及理解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控制即掌握和支配,通过控制使行为或者活动处于掌控和支配之中,不超过既定的界限和范畴。无论是国际活动、国家活动、社会活动还是企业行为、个人行为,都离不开调节和控制。从现代管理学角度来解释,所谓控制,就是操作、管巡、指挥、调节的意思[1]。一般而言,当控制的手段和措施在单位系统内实施时,就称为内部控制。从现代企业管理角度着手分析,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提高运营质量,提升经营效率,将获得的资源进行充分的使用,在企业内部组织实施目标管理、计划管理、程序管理、流程管理等各项基础管理,促使企业各个经营环节充分发挥其相互制约、相互调节作用,从而达到既定的战略目标的一种先进管理方法。从本质上讲,内部控制是有效执行公司战略方针的必要手段,是企业管理的必备工具。有关内部控制的含义,国内外众说纷纭,有组织与协调论,有规章制度论,有程序与过程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明确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2]。由此看出,内部控制的范畴不仅将公司治理层面囊括进去,覆盖率也达到了全体员工,它将过程和过程管理提升至一定高度。如何加强过程的管控,构建内部控制的管理制度体系才是根基。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解。一些学者认为,内部控制是企事业、机关、团体内部财务管理的一种单一制度。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跨越,内部控制制度已经远不是当初陈旧的、单一的会计制度,而是确保公司经营活动安全合规、信息资料正确完整、包含体系流程管理、保证达成经营目标、稳步实现企业战略的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全参与的“四全”现代管理内控制度。内控制度体系反映着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程度和治理能力,一个现代化卓越企业很大程度上依托于科学严谨、流程细化、接口清晰、全面可靠的制度构造,它有效规范着员工之间、部门之间、与其他企业之间的有机互动,不仅可以管控和激励员工的进步、创新,也规范着拓展社会交往的信誉基础。换言之,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外部环境中,为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提升公司价值创造能力,需不断完善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体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潮流。

二、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一)企业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利在千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首次提出了制度治党的治国思想,他指出,制度建设是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强调,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历史的接力棒将制度建设的使命交给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作为新时代的中央企业,更应将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基础决定高度,制度建设是企业基业长青的财富,是利在千秋的管理成果,现代央企应从强化现代管理理念入手,适应新法人治理结构与职能调整,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体系,深入、持续地进行内控制度修编、优化与整合,把基础性、长线性的工作做深做实。

(二)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是企业基础管理的保障。制度建设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和赖以生存的依据,也是企业管理得以实施和管理效能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制度是一个企业内部最根本、最细致的标准和框架,是企业内部管理运行的秩序、规范和模式。只有将基础管理抓好,才能实现企业管理的流程化、专业化、标准化、现代化,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提升企业运营效益。因此,实现基础管理的全面性,就要从内控制度着手,建立健全各项内控制度标准,用制度管人、管物、管财,将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作为企业管理的长期目标。

(三)健全内控制度建设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基础。通常来讲,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管理水平的高低。想要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就要加强内控制度体系建设,狠抓制度执行能力,从公司治理、生产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审计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现场管理等基础管理的各个方面建立全覆盖、全流程的制度规范,统一员工行为、规范工作标准、强化管理效能,才能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企业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高质量和高水平。

三、目前央企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意识不到位。以笔者多年的央企管理工作经验分析,大多数央企普遍存在着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缺乏内控制度体系思维的现象。管理层对内控制度建设缺乏重要性认知,员工对内控制度缺乏了解和执行,且不少员工仍存在“一分管理、三分运气”的侥幸心理,导致企业在内控制度建设及管理中存在重制定轻实施、重形式轻内容、重人治轻法治等相关情况[4],严重阻碍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现阶段,我国央企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普遍存在内控制度不完善现象。一是内控制度体系结构与层次不符,比如内控制度中既有《物资招标采购管理办法》,又有《物资网络招标采购管理办法》;既有《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又有《招聘、培训管理办法》;既有《财务管理办法》,又有《财务资金管理办法》,层次不清、结构混乱二是在现阶段我国央企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过程中,不同程度出现制度内容与法规要求不相符,与公司章程不一致或相矛盾的现象,文字表述不严谨,外延和内涵把握不周延三是大多数央企认为,只有财务和会计方面的管理制度才是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其他制度均不属于内部控制制度范畴,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司内控制度建设的进程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2]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s].2008-06-28.

[3]石仲泉.“中国之治”:党和国家制度建设的伟大工程—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新路[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01).

[4]程利平.企业制度建设和管理的审核重点[j].中国认证认可,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