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垃圾分类、清洁直运的“杭州模式”
采用rfid技术对垃圾分类收运监管的模式分析
摘要。分析了rfid技术的发展前景和深圳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及其走向,介绍了rdif技术及其在垃圾分类收运过程监管应用,探讨了rdif技术对深圳市垃圾分类收运监管模式的可行性,以期提供。⒖肌。
关键词:rdif技术;垃圾分类;收运;监管
中图分类号:x79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4-0073-02
1rfid技术及其发展前景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其波段范围为1~100ghz,适用于短距离识别通信。
rfid技术最早产生于英国,用于军工领域中飞机身份的区分。20世纪60年代逐步开始进入民营领域,主要应用于电子物品监控,其系统结构较为简单,维护和建立都比较容易。70年代开始,rfid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由于集成电路系统的发展,这阶段rfid标示具有容量大、可跟踪范围广等特点,各行各业开始大规模应用rfid技术。80年代初期,出现第一个rfid商业应用系统-商业电子防盗系统。90年代,rfid技术应用进一步扩大,rfid系统集成了支付功能。进入21世纪,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rfid电子标签成本不断降低,应用规模和行业不断扩大,其标准初步形成。2010年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在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列为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被多次提及,而rfid技术是整个物联网基础支点。
2深圳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及其去向
2014年深圳市日均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5000t。其中罗湖区1200t,福田区1700t,南山区1500t,盐田区260t,宝安区3000t,龙岗区3500t,光明新区600t,龙华新区2000t,大鹏新区300t,坪山新区650t。2016年,全市生活垃圾日均产生量约为15679t。目前深圳市垃圾处理主要以焚烧和填埋为主。主要的垃圾焚烧处理设施有南山垃圾焚烧发电厂、盐田垃圾焚烧发电厂、老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平湖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和二期;主要的垃圾填埋处理设施有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宝安老虎坑卫生填埋场。
3深圳市垃圾分类收运状况
目前,深圳市将生活垃圾分为3大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其中,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定期收运,其他垃圾按现有的收运模式收运处理。深圳市各区生活垃圾收运有两种方式,一是车载桶装模式,二是后压缩式车辆收运模式,大多采用车载桶装模式。收运频次为每天1~2次,农贸市场等垃圾产生量较大的区域达到2次以上。各区由于管理模式不一样,收运路线存在一定的差别,但绝大多数都是从垃圾收运点到垃圾中转站再到垃圾末端处理设施。
4rfid技术在垃圾收运监管过程的应用
4.1垃圾桶rfid电子标签在收运监管系统中的应用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3]刘绍荣,杜也力,张丽娟.rfid在图书馆使用现状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1).
[4]梁玄晔.城市生活垃圾收运智能管理研究――以大连市为例[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5.
[5]邹洋.物流信息平台的rfid的应用模式及标准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