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和空间应用研究
绿色建筑: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路径
王立
2011年第1期——生态建设
建筑是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各类能源、资源消耗的综合载体。作为节能建筑的新兴概念,“绿色建筑”最早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的。2006年我国正式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武汉市建筑能耗约占社会能耗总量的28%,并将成为未来20年能源消耗的主要增长点。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努力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落实节能减排,改造和提升传统建筑业,实现城市建设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低碳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方向
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始于改革开放,到2009年,设市城市总数已由改革开放初的216个增加到660个,增长两倍多。城镇人口从1.72亿增加到6.22亿人。中国城镇化水平约为46.6%,预计到2050年会提高到75%左右。而推动城市化进程要求配套建造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和住房,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有资料显示,当前我国建筑耗能,包括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热水、家电等在内的总能耗已经超过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4,达到约30%。随着我国城市化加速推进,这一比例还将呈快速增长趋势。不仅如此,建筑物还日益成为城市碳排放的“大户”。据估计,城市里碳排放60%来源于维持建筑物功能所耗能源上,而交通汽车只占到约30%。建筑作为人类文明最重要的产物,耗费了地球大约50%的土地、矿石、木材等资源,城市的发展与建筑业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在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努力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必须推动建筑向节能、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
武汉市发展绿色建筑的探索和实践
近年来,武汉市在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正在为城市建设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作出贡献。
一是广泛宣传,加深了社会各界对绿色建筑必要性的认识。如:在电视上做公益文告、开展“发展节能住宅,造福江城人民”户外宣传活动、《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宣传月活动,在建筑工地悬挂宣传建筑节能的条幅、标语,免费发放宣传册、培训建筑管理人员,提高建筑管理人员的建筑节能业务水平等。
二是制定措施,强化监管,确保节能设计标准在新建建筑中得到严格执行。武汉市先后出台了《武汉市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材料应用管理条例》、《武汉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明确要求未经审查或建筑节能设计审查不合格的项目不予办理施工许可证,不得开工建设。同时,多次组织相关管理和质量监督部门对在建工程进行建筑节能专项监督、检查。目前,武汉市新建建筑项目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率达到100%。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抓好科技创新,建立技术标准,为绿色建筑提供政策支撑。充分发挥武汉地区的技术、人才优势,积极开展规划设计与集成优化技术。拟定和建立适合武汉市发展绿色建筑的技术路线,建立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标准、绿色建筑施工标准、竣工验收规范和运行管理标准;加强技术指标管理和服务,建立发展绿色建筑专家委员会专家库,开展绿色建筑学术交流和推广,为发展绿色建筑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以绿色建筑为契机,规划绿色产业的发展。加大对绿色产业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的规模应用;重点扶持光电、光热、地源热泵的生产企业,节水设备和节能门窗生产企业,通过财政、税收政策扶持绿色环保产业发展,为发展绿色建筑提供产业支持。■
(作者系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