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思考5篇
第一篇: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思考
随着经济和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面对全球可持续化发展不断深入的今天,农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是否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一、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农业生态环境。作为国民经济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农业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鉴于其主要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而土地资源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的发展程度,因此,保护土地资源的优良性成为农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除了土地资源外,农业生态环境还包括水源、大气和生物链等生态资源与环境的综合。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业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虽在一定程度上使农业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仍未摆脱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的模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污染、土地荒漠化等环境与资源问题,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现实,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被提上日程。理论上而言,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即:科学、合理、高效的利用自然资源、预防农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同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平衡所采取的综合措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全面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同时也不断增强了人们开发自然资源的技术和能力。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放弃生态环境成为传统农业发展的弊端之一。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后,为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提供了理论支持,为保护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各国立法保护环境起到了推动作用。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其中强调了农业的发展应遵循自然规律,具备农业发展的合理性与有序性。其宗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符合现代农业及其环境保护的要求。此外,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理论为建立健全完善的相关法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保障。
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素,为其他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由于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污染,将直接影响我国农产品的质量,既危害人们的健康安全,也制约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只有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有效保障我国农业生产的质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理论支持与保障。所谓可持续发展,即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保证经济、环境与资源的三方协调发展。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整体,在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必须有效地保护农业环境。只有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才能促进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也只有可持续的发展,才能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新农村建设发展带来农业生态环境的问题
传统农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早已是人人皆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政策的深入推广与实施,传统农业逐渐转型,虽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与相关政策的推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型农业带来的环境污染与问题已经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农村工商业污染。在我国推动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村工商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政府提倡农民创业、加大农村招商引资力度,出现了大批乡镇企业。由于受到资金、技术、管理和知识文化等方面的限制,乡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与乡镇政府缺乏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缺乏相关的污染处理设备与技术,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将企业的废水、废气等直接进行排放,这给当地带来了极大的污染问题,给包括土地、水和大气等农业生态圈带来了一定时期内无法弥补的破坏。为了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工厂搬至农村,尤其是一些具有较强污染性的工业企业。此外,纵观全国各地的工业区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工业区都位于城市的郊区或农村,在给农村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大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实际上也是将城市污染带到农村,形成污染转移。由此可见,在城市环境提升的同时也伴随着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乡村旅游餐饮污染。农村天然的生态环境近年来也吸引了居住在城市里的人,随着新农村的建设,乡村餐饮旅游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家乐、水果蔬菜采摘、生态养生等成为农村特色旅游项目,为农民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的负荷。大量城市人口短期内流入农村度假、观光、旅游等,大量农作物、自然资源受到人为破坏,旅游、餐饮废弃物污染,野生动物遭到恶意捕杀,对农业生态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生物基因污染。基因污染是近年来农村自然生态平衡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主要是指:外源基因通过转基因作物或家养动物扩散到其他栽培作物或自然野生物种并成为后者基因的一部分。主要分为传统人工和外来物种基因污染两类。前者是通过人工基因技术带来的,而后者则是外来物种入侵带来的。不论是人工还是外来基因污染,都破坏了农村自身原有的生态系统,改变了农村现有物种的特性,甚至破坏导致某些物种灭绝,严重破坏我国传统农业生态圈的发展,同时也破坏了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影响和阻断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自然灾害频发。我国农村的土地占我国国土面积超过90%,一旦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意味着超过90%的国土面积受到破坏,这将加剧各类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例如水土流失、降水量减少、泥石流、河水水位线不断降低甚至干涸等情况的发生,将极大地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由此可见,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只有保障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树立正确的认识观与发展观。农业健康持续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既能改善农业发展环境,又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能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与国民健康。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与推广,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正确的认识观,从思想上和意识上保障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建立健全农业生态保护法律体系。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凸显以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应建立健全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与制度,加快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建设的脚步,以立法的形式保证生态环境保护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法律依据和保障。提倡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建设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国家明确提出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目标。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决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道路。因此,为了快速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转变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消费模式以及经济增长的方式.
第二篇:生态环境保护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1生态环境保护主题的提出
生态环境保护指的是在传统的生态环境发展和建设下,改变人们保护环境的观念和发展思路,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建立一种新型的、健康的、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在符合国情(经济、技术、社会)的基础上可以实现的一种农业技术。是指通过合理的使用农业技术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保护和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可持续农业要求在生产的同时,既能合理的维护和利用土地、水、动植物资源,又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传统的农耕方式带来了极大的污染。传统的农耕方式给土地带来了极大的污染,如:化肥和农药使用过度污染、水资源污染、白色污染以及农业废弃物污染等。与此同时,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非法砍伐树木和非法开垦荒地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提高植物的耐寒、耐旱、生长力和收获率,采用科学技术在天然的植物基因中加入人工基因片段或其他植物基因片段,自从人类掌握了基因技术,转基因农作物已经被广泛种植起来。但是随着基因物种的繁殖,基因污染也随之传播扩散,且没有办法清除掉,给周围环境造成了不可修复的基因污染。
2.2生态环境的恶化扩大了城乡差距。生态环境的恶化进一步加大了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90%的贫困农村人口生活在农业不发达且环境恶劣偏僻的地区。而当地环境由于无法种植或收获足够的粮食,为了生存和生活,人们就会去开垦荒地,砍伐森林,使得环境更加恶化。这使人们陷入了生活贫困—人口负担—环境恶化加剧的恶性循环当中。这种恶性循环对我国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2.3农业生产结构、技术和规划不合理。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技术规划不合理。我国目前有40%的偏远地区还在采用传统的耕种方法,自动化种植、浇灌、收割机器的使用未推广应用。过度的开垦加剧了土地的荒漠化,使得干旱、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3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3.1国内研究。中国首次提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概念是在二十多年前。在七十年代末期到八十年代初期,提倡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代表人物有叶谦吉和许涤新,在他们的带领和倡导下,我国召开了多次以“生态农业”为主题的科技研讨会,带动了许多专业的科研人员和科研团队开始对农业可持续技术进行探索和实践。在八十年代阶段,我国开始进行试点实践,初步触及了可持续农业的领域,得到了关键的数据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1992年,我国在巴西里约签订了“环境与发展”的宣言。并于两年后制定了《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其中根据我国的农业状况提出了资源环境相协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即科学技术发展—政府宏观调控—社会自觉参与的“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
3.2国外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投入了大量的物力、人力、科技技术来开发农业。各种农业研究技术也应运而生。在二十年代,美国发明了低压管道运输水资源的技术,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存活率和耐旱能力。五十年代阶段,苏联研究所在改进这项技术之后,灌溉了全国农业种植面积的63%。而美国在十九到二十世纪中期,虽然农业生产速度比较平缓,但为后来的飞速发展和实践打下基础。四十年代后期,各种农业机械被广泛使用。九十年代阶段,通过农药的使用,粮食产量翻倍提升。但由于农药使用过度,使得大量的鸟类和鱼类等死亡。1962年《寂静的春天》的出版使人们才意识到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至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已经逐渐完善,但对于可持续农业的研究仍然需要不断地进行。
参考文献:
[1]程钢.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3.
[2]刘应元.我国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水平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4.
[3]仲晓明.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
[4]李肖晗.周口市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d].郑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3.
[5]龙晶.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7),168~171.
第三篇: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探究
1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的理论依据
1.1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性
城市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态,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作为人类聚居地在区域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探究和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对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大力推行,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也呈快速上升趋势。据统计,1978年我国城市常住人口约从1.7亿人,而2014年增加到7.3亿人,城市化率从17.9%提升到54.77%,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1]。2015年中国城市化率更是超过57%。城市化的高速变革推动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全面提升了居民生活水平,对社会结构优化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1.2可持续发展理论
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有三个比较重要的阶段。50年代的“工业文明观”阶段、70年代的“综合发展观”阶段、80末年代的“可持续发展观”阶段。1992年联合国召开的“环境与发展”的世界首脑会议上通过了《里约宣言》,包括中国在内的与会各国一致承诺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长期共同的发展方针[2]。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全新的结合模式,研究了三者协调发展和可持续性。通过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探索和对自然资源利用的结果分析,以持续的资源环境为支持,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融为一体,把环境相关评价指标作为衡量城市综合发展质量、成都和水平的客观标准。
2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城市化的必经之路。应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生态城市是一种新的文明发展道路,它不仅是政府需要承担的工作,也是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城市是一个高效、复杂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城市居民与其周围环境相结合,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人工性空间区域的同时,也调控和支持着整个城市的生态系统。然而,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空气污染、水土破坏、自然资源过度开采等问题不可避免的暴露出来,反而影响了社会生产质量,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形成生产-破坏-在生产-在破坏的恶循环。这些问题定将阻碍城市的综合发展。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在遵循生态规律的基础上,以城市的持续发展为目标,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协调和缓和彼此之间的矛盾,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城市发展要与自然发展相协调,在发展目标上追求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统一、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全面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
3城市生态环境现状
生态环境的有序发展依赖于城市环境质量状况。当前,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已成为城市最突出的三大环境问题。空气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各种工业的污气排放,车辆尾气排放。水质污染主要来源于各种工厂污水的排放,城市地表水主要污染物指标呈恶化趋势,地下水污染也不容小觑。同时,由于处理量和综合利用率低,大部分工业废渣与生活垃圾在未经处理之前便违规露天堆放,加剧了城市环境的恶性污染。近年来,噪声污染现象逐年增多。①城市道路扩建,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和轨道交通建设的全面铺开,交通噪声严重超标,且由于覆盖面较广难以统一管理;②建筑业蓬勃发展,工地施工日夜不断,造成扰民断,凸显了建筑方与周边居民的矛盾;③生活噪声,由于第三产业的兴起,居民区边各类卖场、餐饮、文娱场所等层出不穷,各种外置机器、公放喇叭成为主要噪声源,影响面广量大,扰民指数呈直线上升趋势;④城市特殊工业噪声污染,诸多城市的轨道交通沿线,机场和高速公(铁)路等附近的居民认为这些项目距离生活区域过近,且缺少降噪设施,已经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
4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三)进一步推进排污权交易。按照“省级推进、市县配合”的工作原则,组建迁安市排放权有偿使用与交易的管理平台。严把排污交易的审批和许可关,加大监督检查、行政处罚和制裁,提高污染企业和超总量排放的违法成本,消除排污交易政策的前端“失位”。设计排污权交易与总量控制、环评审批等制度之间的技术衔接,加强排污权交易制度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环境影响评价、排污收费等制度的衔接,实现环境管理政策的综合效应。
(四)探索新型环境治理模式。以环境公用设施、工业园区等领域为重点,以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为导向,全面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明确政府、排污企业、治理企业权利和义务,建立健全第三方治理准入、运营、退出全过程监管机制。落实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工作,在环境服务、环境技术型服务和政府履职所需环境类辅助服务等方面进行政府购买环境服务实践,逐步构建起多层次、多方式的政府公共服务社会化供给体系。以绩效目标管理为重点,推进环境治理绩效评价,以绩效结果为依据建立承担单位信用体系。
(五)加快“智慧环保”建设。建立环保数据自动化采集、传输的监控系统,提高搜集、存储、加工和传输环境质量状况、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自然生态保护、环境管理等重要信息的能力,建立全市域、全要素、全覆盖的“天地一体化”立体监控系统。依托省、市、县、乡、村五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利用移动设备,建立网格员使用的迁安市环境网格化监管平台,构建覆盖全市域的网格化环境监管系统,对市镇两级网络内所有网格进行数据化管理,实现网格内部件、人员、事件的管理,进行任务指派、任务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