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大气污染走可持续发展之路[5篇材料]
防治大气污染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江西萍乡市第二中学
彭爱华
邮编337000大气污染防治工程虽然是一个新兴的工程技术领域,但它的萌芽和发展却经历了漫长的年代,其任务是采取工程技术措施防治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引起的大气污染,以改善大气质量。1668年,英国学者加斯特洛发表了关于消烟机械方面的论文,提出避免煤烟的危害取技术措施。1809年英国采用石灰乳脱除煤烟中的硫化氢。1840年英格兰西部工业城市曼彻斯特建造了高烟囱排放烟气。1849年英国开始采用氧化铁法脱除硫化氢。1897年日本建造了煤烟胶硫塔。烟气经过石灰乳脱硫后,再由高烟囱排入大气。
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大气污染主要是煤燃烧排出的烟尘和二氧化硫等物质造成的。随着工业、交通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石油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以致大气污染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给人类的健康、动植物的生长、建筑物和生产设备的使用寿命等带来严重的危害。从60年代起,许多国家相继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的研究,对硫化物、氮氧化物、烟尘等主要的大气污染物进行了单项治理和综合防治,初步形成了大气污染防治工程的体系。中国在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方面,也由单项治理着手进行综合防治。
人类活动排出的污染物扩散到大气中,当这种污染物浓度起过大气自净能力时便构成大气污染,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健康,例如引起感官的和生理机能的不适反应,产生亚临床的和病理的改变,出现临床体征或存在潜在的遗传将就,发生急、慢性中毒或死亡等。1930年12月的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都是由于大气污染造成的。目前大气污染已不再局限于部分地区,而波及全球。
大气污染物种类繁多,但排放量大、污染范围广、危害严重的只有几十种,可分为化学性物质、放射性物质和生物性物质三类。
化学性物质污染与健康
污染大气的化学性物质主要来自煤和石油的燃烧。冶金、火力发电、石油化工和焦化等工业生产过程排入大气的有豁化学物质最多。最常见的大气一次污染物有:(1)颗粒悬浮物,包括降尘、飘尘、石棉和无机金属粉尘等。(2)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氟、氯、硫化氢、硫醇和氨等。大气二次污染物主要是光化学氧化剂、硝酸雾和硫酸雾等。
成年人每天约吸入10-12立方米空气,大气中的有害化学物质一般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也有少数的有害化学物质经消化道或皮肤进入人体。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大气中有害物质的种类、性质、浓度和持续时间,也取决于人体的敏感性。例如飘尘对人体的危害作用就取决于飘尘的粒径、硬度、溶解度和化学成分以及吸附在尘粒表面上的各种有害气体和微生物等。有害气体在化学性质、毒性和水溶性等方面的差异,也会造成危害程度的差异。另外,呼吸道各部分的结构不同,对毒物的阻留和吸收也不尽相同。一般说,进入愈深,面积愈大,停留时间愈长,吸收量也愈大。成年人肺泡总面积约为55~70米sup2;而且布满毛细血管。因此,毒物能很快被肺泡吸收并由血液送至全身,不经过肝脏的转化就起作用,所以毒物由呼吸道进入机体的危害最大。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大气中的生物性污染物是一种空气变应原,主要有花粉和一些霉菌孢子。这些由空气传播的物质,能在个别人身上引起过敏反应。空气变应原可诱发鼻炎、气喘、过敏性肺部病变。另一种是病原微生物。抵抗力较弱的病原微生物在日光照射、干燥的条件下,很容易死亡,一般空气中,数量很少。抵抗力较强的病原微生物,如结核杆菌、炭疸杆菌、化脓性球菌,能附着在尘粒上污染大气。
研究方法
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要阐明低浓度的影响就很困难,即使在严重污染事件中,也难以确定起主要作用的污染物,因此需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①进一步运用环境毒理学和环境流行病学的方法,研究大气中各种污染物在低浓度和长时间条件下的作用,以及它们的联合作用,以探明污染物对人群,特别是易感人群带来的慢性和潜在性的生物学效应,找出污染物的剂量-反应关系,提出大气污染物影响健康的早期指标,制定和修改污染物的卫生标准。②进一步研究大气污染与癌(特别是肺癌)、心血管疾病等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系,要进行病因学和发病机制等的探讨。③进一步研究大气中重金属污染物在机体内的代谢、蓄积和其他环境重金属污染物的综合影响与总摄入量的关系。④依据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开展大气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和预断评价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