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建材工业节能管理办法
各市建委、建材行业主管部门,深圳市建设局:
《广东省建材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已经省建委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贯彻执行。各地应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确保《办法》的贯彻实施。
一九九九年七月一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省建材工业节约能源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有关法律和法规,结合我省建材工业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省建材行业各级主管部门和建材企(事)业单位。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能源,是指煤炭、原油、天然气、电力、焦炭、煤气、热力、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生物质能和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第五条各级建材行业主管部门,各建材企(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对节能工作的领导和加强节能管理。
第六条广东省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建委)负责组织本办法的实施。
第二章节能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七条省建委是全省建材行业节约能源主管部门,在省政府管理节能工作部门的统一协调组织下,负责全行业的节能管理工作。
各市建材行业主管部门应明确指定分管领导,并设立专门或指定管理机构和人员负责本市建材工业的节能管理工作。
第八条省、市建材行业节能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
(一)组织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节能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和国家标准;
(二)研究制定本地区建材工业节能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标准;
(三)组织指导节能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技术交流和新技术的推广,开展节能技术培训;
(四)检查、监督、协调本地区企(事)业单位的节能管理工作。
第九条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在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含5000吨)应由主要负责人主管节能工作,并明确相应的节能管理部门。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不足5000吨标煤的企业,应有专人负责节能工作。
第十条建材企业节能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节能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国家标准和省有关规定;
(二)制定并组织实施企业节能规划和年度节能计划,制定能源管理制度,监督检查用能情况;
(三)建立健全能源消耗的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做好分析和定期上报工作;
(四)制定并落实节能工作责任制,制订并考核本企业各项能源消耗定额,实施节能奖罚办法,掌握节能奖金的分配和使用;
(五)审查本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的节能措施,提出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及资金安排意见;
(六)开展企业能量平衡工作;
(七)配合监测部门开展企业的用能监测和检查工作;
(八)组织评选节能先进个人,开展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第十一条企业的节能管理部门,应配备有节能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热心节能工作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并要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
第十二条省、市建材专业节能服务中心(站)、能源监测中心(站)要大力开展节能技术服务、节能监测、节能培训、节能情报交流和节能宣传等工作。
第三章节能管理
第十三条建立完善能源统计体系,落实统计责任制,做好能源统计分析工作,定期进行能源消耗统计对比分析,及时掌握能源消耗情况。企业应建立健全能源消耗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按期填报能源消耗月报、季报、处报。统计台帐和报表应使用统一制定的表格。各市建材行业主管部门应按期汇总并填报本地区能源消耗统计表,连同能源消耗统计对比分析一起,报省建材行业主管部门。
重点耗能单位的能耗年报中必须附上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包括能源消费情况、用能效率和节能效益分析、节能措施等内容。企业能源管理要逐步实现计算机科学管理。
第十四条企业应根据本单位情况,每年安排一定数额资金用于节能技术改造。
第十五条企业应定期开展能量平衡工作,重点耗能企业(年综合能耗大于或等于1万吨标煤的企业)每四年进行一次能量平衡测试工作,并做好能量平衡后期整改工作。
第十六条企(事)业单位应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加强对能源计量的管理。
重点耗能企业的能源检测率必须达到100%,能源器具配备率必须达到100%,检测合格率95%以上。
第十七条企业应加强能耗的定额管理,制定各工序半成品、成品的能耗定额,并将能耗定额分解到车间、班组、工序、机台进行严格考核。
第十八条企业应严格各种能源收、发管理,准确计量,加强煤场、油库、变电所的管理。企业要设立热值分析装置,定期进行热值分析测试,并按实测热值进行标准煤折算。
第十九条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生活所用能源必须分开计量收费。禁止包费制和无偿使用。
第四章节能技术进步
第二十条企业应积极开发和采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逐步淘汰能耗高的老旧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提高社会的综合节能效益。
一、水泥
(一)积极发展日产水泥熟料1000吨以上的新型干法生产工艺。必须采用新型干法工艺,不再扩建和新建湿法窑。原有的湿法窑应根据条件改造成干法或半干法生产线。应逐步淘汰年产8.8万吨以下(含8.8万吨)立窑和干法中空回转窑。
(二)水泥厂粉磨系统应采用先进立磨、辊压磨、高细磨等高效节能粉磨机,对现有球磨机实行综合节能改造。逐步改造和淘汰(2.2米以下(含(2.2米)的球磨机。
(三)禁止制造湿法窑、干法中空窑、立波尔窑、土立窑、(3米以下(含(3米)的窑型和(2.2米以下(含(2.2米)的小型磨机等设备。
(四)发展和推广优质耐火材料、耐磨材料和隔热材料,提高设备热效率,减少窑体的散热损失。
二、平板玻璃
(一)除特种玻璃生产外,不再新建玻璃生产线,逐步淘汰年产50万重量箱以下(含50万重量箱)的小玻璃厂。
(二)平板玻璃企业应积极开发熔化新工艺,改造现有中、小型玻璃熔窑,提高熔化效率。推广节能型投料方式及投料机。所有的玻璃熔窑都要采用优质配套耐火材料和保温材料进行全窑保温。燃油窑炉要推广燃烧新技术。玻璃工厂应安装余热锅炉,回收窑尾烟气余热。
三、墙体材料
(一)大力发展空心砖、加气混凝土、建筑砌块、轻骨料混凝土砌块和墙板、建筑石膏制品、轻质复合墙体、粉煤灰烧结砖、灰砂砖等新型墙体材料。
(二)利用工业废渣和低热值燃料煤矸石、石煤等生产内燃砖、砌块等墙体材料。
四、建筑卫生陶瓷
(一)改革陶瓷工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和干法制粉新工艺,利用窑炉余热干燥坯体,改进原料配方,采用低温快速烧成技术。
(二)改变陶瓷窑的燃料结构,采用洁净气体燃料,实现无匣钵烧成工艺。
五、保温隔热材料
发展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如岩棉、矿棉、膨胀珍珠岩等保温隔热材料及其制品的生产。
第二十一条企业应做好国家明令淘汰型机电产品的更新换代工作。禁止淘汰型机电产品重新进入企业。
第二十二条企业要对放风设备、变速设备、起动频繁设备采用变频调速器或液力偶合器、液办起动器等装置,以减少功率损耗,对主要耗电设备应采用进相机或电容就地补偿装置,提高功率因数,减少无功损耗。水泥企业的烘干设备和其他企业的窑炉要发展和推广适合国内煤种的流化床燃烧技术。
第二十三条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必须采用合理用能的先进工艺和设备,其能耗应达到国内先进指标。引进国外工艺和设备,必须综合考虑技术条件、经济效益和能耗水平。严格限制引进能耗高的工艺和设备。
第二十四条建材行业主管部门应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基建和技改项目的节能审查。
第二十五条主要产品能耗高于本行业规定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的企业,必须把节能列为企业技术改造重点。对高于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的企业必须限期整改。
第二十六条企业应在年度计划中安排一定经费用于节能技术进步研究开发专项费用。
第二十七条对重大节能项目,要进行节能项目可行性研究及技术经济评价。对列入国家、省、市计划的节能项目,建材行业主管部门要做好项目的审查工作,并加强对项目的管理。企业应认真做好项目实施工作,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第二十八条对重大节能技术开发项目,应当列入国家或省、市重点科研计划,省、市建材节能管理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应当积极组织节能技术项目的研究和推广。
第二十九条节能效果明显,社会需求量大的产品,由企业申请,经省建材行业主管部门审查合格后,可推荐获取节能标志证书,并在产品上使用节能标志。
第五章节能宣传和培训
第三十条建材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开展节能宣传教育和节能信息交流活动,对职工进行节能知识的教育,普及节能技术,开展节能效益实便宣传,提高建材职工的节能意识和节能技术水平。
第三十一条建材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节能管理人才的培养,充分利用大、中专学校、技工学校增设有关专业,积极培养从事节能工作的专门技术人才。同时,利用举办短期节能培训班等方式,进行多层次的人才开发。
第三十二条建材行业主管部门的节能管理工作人员、企业主管节能工作的厂长和节能机构的管理人员,以及主要耗能岗位的操作工人,都应当有计划地接受节能培训。
未经节能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在耗能设备操作岗位上工作。
第六章罚则
第三十三条省、市建材行业主管部门对在节能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不定期地进行表彰。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适当的奖励。
第三十四条在节约能源工作中取得明显效果的企业,可根据国家节约能源奖励办法和各地的有关规定提取节能奖,主要奖励直接从事节约能源的人员。
第三十五条对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情节较轻的单位或个人,由节能管理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情节较重的,责令限期整改和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省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由广东省建设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建材工业节约能源管理办法建材工业节约能源管理办法
【标题】
建材工业节约能源管理办法
【时效性】
有效
【颁布单位】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
【颁布日期】
19910302【实施日期】
19910302【失效日期】
【内容分类】
企业管理
【文号】
【名称】
建材工业节约能源管理办法
【题注】
(一九九一年三月二日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发布)
【章名】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建材工业节约能源工作的管理,根据国务院发布的《能源管理暂行条例》,结合建材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建材行业各级主管部门和建材企业、事业单位。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的能源,是指一次能源煤炭、原油、天然气和二次能源电力、焦炭、煤气、汽油、煤油、蒸汽、柴油、燃料油以及耗能工质水、氢气、氧气等。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节约能源,是指通过技术进步,合理用能,科学管理,以最小的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第五条建材行业各级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对节能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完善节能管理体系。
第六条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以下简称国家建材局)生产管理司负责组织本办法的实施。
【章名】
第二章能源管理机构
第七条国家建材局设置专门的能源管理机构,负责全行业的节能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建材行业主管部门应明确指定主要领导同志负责行业内的节能工作,并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负责本地区建材工业的节能工作。
地、市(县)的建材主管部门要设专人负责日常的节能工作。
第八条国家建材局、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建材行业主管部门的能源管理机构负责组织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参与制定建材工业的节能方针、政策、规章、标准、技术政策和规划;组织、指导节能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检查、督促、协调本行业或本地区企业、事业单位的节能管理工作。
第九条国家建材局建立节能办公会议制度,定期召集有关部门研究、协调部署行业内重大的节能工作,审定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规章、计划、规划及改革措施等。
地方各级建材主管部门也应相应建立节能办公会议制度。
第十条年耗能在五千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应由主要负责人主管节能工作,并明确相应的节能管理机构。
年耗能不足五千吨标煤的企业,应设专人负责节能的工作。
第十一条建材企业节能管理机构是企业节能工作的综合机构,其主要职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的的节能方针、政策、法规、标准和各项有关规定:
(二)制定并组织实施企业节能规划和年度节能计划,制定能源管理制度,监督检查用能情况;
(三)做好能源消耗统计、分析工作;
(四)搞好节能承包责任制,组织制订并考核各项能源消耗定额,实施节能奖罚办法,掌握节能资金的分配和使用;
(五)负责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的节能审查,提出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及资金安排意见;
(六)开展企业能量平衡工作;
(七)配合监测部门开展企业的用能监测和检查工作;
(八)组织企业节能升级、节能先进个人评比,开展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第十二条建材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的节能管理机构,在能源管理及安排实施节能技术进步方面必须实行责任制。上一级节能管理部门负责指导下一级节能工作。
第十三条建材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的节能管理机构,应配备有专业知识、有业务能力的热心节能工作的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并要保持机构和人员稳定。
第十四条国家和地方的建材专业节能服务中心要大力开展节能技术服务、节能监测、节能培训、节能情报交流和节能宣传等工作。建材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节能服务中心工作的领导,以充分发挥其作用。
【章名】
第三章节能统计和定额管理
第十五条建材主管部门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完善能源统计体系,建立能源统计和统计责任制度,开展能源统计分析工作,定期做好能源消耗统计对比分析,及时掌握能源消耗情况。省、自治区、直辖市建材行业主管部门应按期汇总并填报本地区能源消耗统计表,国家建材局应按季汇总并填报全国建材企业能源消耗统计表。
企业应建立健全源消耗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县以上的企业必须按期填报能源消耗季报。
第十六条企业应开展能量平衡工作,重点耗能企业每四年要进行一次能量平衡,并要做好能量平衡后期整改工作。建材行业主管部门要协助企业做好能量平衡工作,并负责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企业、事业单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试行)》、《建材工业能源计量配备暂行规定》的要求,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加强对能源计量的管理。
第十八条企业、事业单位要认真执行各项建材能源标准,并积极协助制定新标准。对违反各项能源标准的行为,建材行业主管部门有权采取限制措施。
第十九条建材主管部门要做好节能升级和企业升级的衔接和协调工作,先节能升级后企业升级,条件成熟时可同时升级。
企业节能升级工作,每年进行一次。
第二十条国家建材局要制定国家级节能企业先进能耗指标,省、自治区、直辖市建材行业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应的省级指标。地方建材主管部门要定期核定企业的能耗定额指标和供应指标,并认真进行考核。
企业要建立严格的能耗定额考核制度,能耗定额考核到车间、班组、机台,实行节能承包责任制。
第二十一条建材工业实行等级窑(炉)制度,根据窑(炉)等级定额,评定窑(炉)等级。建材企业工业窑(炉)按能耗水平分为特等、一等、二等、三等、等外窑(炉)五个等级。建材行业主管部门应根据企业能耗变化情况,定期进行窑(炉)等级的升、降级评定。
第二十二条对重点耗能企业要实行综合能耗考核和单位能耗考核制度;对其他县以上企业,要逐步实行综合能耗考核制度。
第二十三条国家级专业节能服务中心负责提出能量平衡等测试办法和验收标准,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执行。
【章名】
第四章企业、事业单位用能管理第二十四条企业的能源供应应与节约能源密切配合,在制定能源分配方案时,能源供应部门应和能源管理部门协商,共同做好能源供应和节约工作,要体现鼓励先进促进落后的政策,根据企业的能源管理水平、产品能耗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对企业实行择优供应,定量(或定额)包干,节约归已的分配政策。
第二十五条企业应严格各种能源收、发管理,准确计量,加强煤场、油库、变电所的管理。企业要设立热值分析装置,定期进行热值分析测试,并按实测热值进行标准煤折算。
第二十六条建材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的政策严格控制烧油。水泥、砖瓦、石灰等建材产品的窑(炉)和工业锅炉等,一般不得采用石油作燃料,已经烧油的要尽快改烧煤,已确定以烧煤代烧油的企业,必须限期改造。
第二十七条企业要严格控制使用柴油发电机组,除少数建材和非金属矿山在无电源地区生产和作业外,其余地区的建材工矿企业不得使用柴油发电机作长期生产电源。
第二十八条企业、事业单位要按照国家标准GB3486-83《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的有关规定,定期检查供热系统的节能管理工作,搞好窑(炉)和管道的保温,合理敷设供热管道系统。
第二十九条企业、事业单位要按照国家标准GB3485-83《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的有关规定,加强节约用电工作,严格实行计划用电制度,推广各种节电措施,降低电耗、杜绝各种浪费电能的现象。
第三十条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充分利用余热资源,鼓励热电联产。企业要利用工业窑(炉)余热供热和发电。企业、事业单位的生产生活设施应发展集中供热,淘汰低效率锅炉。
第三十一条企业、事业单位的生产、生活所用能源和耗能工质必须分开计量收费。禁止包费制和无偿使用。
第三十二条企业对生产用水要做到一水多用,以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和降低供水能耗。
第三十三条鼓励企业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提倡使用煤矸石、粉煤灰、工业炉渣、石煤、油母页等工业废渣和劣质燃料生产建材产品。
【章名】
第五章节能技术进步
第三十四条企业要积极开发和采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满足社会需要,提高社会的综合节能效益。
第三十五条积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和各种保温隔热材料。研制和生产各种新型建筑围护结构,提高建筑节能效果,增加社会节能效益。
第三十六条调整建材工业产品结构,发展低耗能产品,关、停、并转生产能耗高、产品质量差、污染严重的企业。
第三十七条企业要做好淘汰型机电产品的更新换代工作,对淘汰型机电产品,要积极更新改造。杜绝淘汰型机电产品再进入企业的恶性循环现象。
第三十八条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必须采用合理用能的先进工艺和设备,其能耗应达到国内先进指标。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时,要考虑节能效益。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时要提出节约能源的专题论述,审查时要进行节能专题评审。对未进行能评审的工程项目,审批单位不得批准开工。
第三十九条建材主管部门应根据行业节能技术政策,编制节能改造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积极推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节能示范项目。
第四十条企业节技术改造资金,主要从企业折旧基金和留用的生产基金中支出。主要产品能耗高于本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必须把节能列为企业技术改造重点,优先纳入计划,安排资金。国家安排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资金,重点是安排节能示范项目和社会节能效益好的项目。第四十一条对重大节能项目,要按照建材工业技术经济政策的规定进行论证或可行性研究。设计或咨询单位应当依据合同的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列入国家计划的节能项目,国家建材局和省、省治区、直辖市建材主管部门要做好项目的审批工作,并加强对项目的管理。企业要认真做好项目实施工作,保证项目的进度,按期填报“节能项目进度表”。项目完成后,企业主管部门要组织验收,并将竣工验收报告上报国家建材局。
第四十二条对重大节能技术开发项目,应当列入国家重点科研计划,建材主管部门科研管理机构和节能管理机构,应当积极组织节能技术项目的研究和推广。
第四十三条企业生产的节能效果明显,社会需求量大的产品,由企业申请,经国家建材局审查,可命名为节能型产品,授予节能标志,并可向当地财政和物价部门申请,实行优质优价。
经国家建材局鉴定批准的节能型新产品,按国务院国发〖1985〗21号文《关于推进国营企业技术进步若干政策的暂行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免征产品税、增值税。
第四十四条引进国外工艺和设备,必须综合考虑技术条件、经济效益和能耗水平。严格限制引进能耗高的工艺和设备。
第四十五条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所需引进机器设备、测试仪器仪表等按财政部(86)财税字第067号文规定,可申请减免进口关税和产品税(或增值税)。
第四十六条国家建材局要积极组织开发和推广节能新技术,开辟节能新途径,组织节能技术交流,实行技术有偿转让。建材专业节能服务中心,要积极对企业开展节能咨询、信息交流、能源测试和监测服务等各项节能服务活动。
【章名】
第六章节能宣传和培训
第四十七条建材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要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开展节能宣传教育和节能信息交流活动,对职工进行节能知识的教育和传授节技术,提高建材职工的节能意识和节能技术平。
第四十八条企业、事业单位要经常开展节能献计活动,在职工中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的活动。
第四十九条建材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节能管理人才的培养,充分利用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增设有关专业,积极培养从事节能工作的专门技术人才。同时,利用举办短期节能培训班等方式,进行多层次的人才开发。
第五十条建材行业主管部门的节能管理工作人员、企业主管节能工作的厂长和节能机构的管理人员,以及主要耗能岗位的操作工作,都应当有计划的接受节能培训。节能培训的考核成绩,应当作为其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重要考核内容,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参加节能管理工作和重点耗能岗位操作工作。
【章名】
第七章奖罚
第五十一条对节约能源提出合理化建议的个人,由受益单位根据建议采纳后的经济效益,并按照国务院国发〖1986〗59号《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的规定,给予适当的奖励。
国家建材局对在节能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不定期地进行表彰和奖励。
第五十二条在节能源工作中取得明显效果的企业,可根据国家节约能源奖励办法和地方的具体实施办法的规定提取节能奖,提奖前企业应制定具体的节能奖励方案,严禁平均分配,主要奖励直接从事节约能源的人员。
第五十三条对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情节较轻的单位或个人,由节能管理机构批评教育,情节较重的,分别不同情况,按国务院国发〖1986〗4号文《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第五十三条的有关规定处理。第五十四条对企业超定额耗用的能源,按照国家(81)物燃字663号文《超定额耗用的燃料加价实行办法》收费。供应部门应从加价收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加价费交企业主管部门统一安排做为节能技术改造费用。
第五十五条本办法由国家建材局生产管理司负责解释。
第五十六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国家建材局一九八六年六月二十六日发布的(86)建材生字432号文《建材工业节约能源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第三篇:广东省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管理办法广东省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我省循环经济工作的发展,推动省级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的建设,规范园区管理和监管程序,更好地发挥园区建设对改造、提升和改善地区经济环境保护的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包括经认定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省市共建产业基地。
第三条园区规划范围内原有行政村、自然村有计划的整建制划归园区管理委员会管理。
第四条鼓励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以下统称投资者)在园区投资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先进技术企业和产品出口企业。鼓励投资者在园区投资建设公共基础设施项目。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第十六条市经信委负责组织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评价结论作为以后年度申请和编制专项资金预算的重要依据。
第六章附则
第十七条本办法自2017年11月28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2008年5月5日印发的•市财政局、市经济委员会关于印发†武汉市工业节能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武财企„2008‟230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