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1退耕还林的意义

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要决策,用以改善我国生态环境,这一举措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我国自实行退耕还林以后,工程项目的总体发展成效显著,大幅度提高了我国国土的绿化面积,加快了绿化进程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风沙的危害和水土流失。随着我国退耕还林的逐渐实施,退耕还林后,我国对农民的补贴政策十分优厚,粮食补助和生活补助保障了农民的生活。林业局定义退耕还林主要是从多个角度出发,从环境保护这一方向分析,实施退耕还林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措施,用以改善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和荒漠化严重的地区。与此同时,我国还根据不同的地区特点和生态特征,选择了不同生长习性的植被进行种植,以此来恢复原有植被的种植,恢复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实施退耕还林这一过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实施措施主要有以下两种:首先,我国针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从而缓解并改善水土流失问题,增加了当地的植被种植,提高物种多样性。其次,通过种树造林的方式对已经荒漠化的山地进行改造,尽可能缓解生态环境。由此可见,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不但可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还可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生态、经济双丰收的效果。

2退耕还林的原则

为了保证退耕还林的实施效果,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应该始终遵循几点原则,以此来改善生态环境:

为了确保生态环境,使其逐渐改善,退耕还林过程中应始终坚持综合性发展的目标指导工作,树立合理的、科学的目标,从而保证在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与发展。其次,实施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不同的生态环境选择种植不同的植被,充分考虑地区发展的环境状况和差异性,寻找恰当的解决方式。在实施退耕还林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深入到退耕还林地区调查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应对策,保证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加强物种多样式的保护。实行退耕还林之前就应该明确退耕目标,做好防风固沙工作,避免水土流失现象的出现,改善生态环境。

3退耕还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3.1退耕还林能够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我国在没有制定退耕还林政策之前,很多耕地都位于陡坡,不但种植条件差还会影响山体滑坡等现象的出现,夏季雨水过多,在地表水和雨水的冲刷下很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的情况。退耕还林通过对陡坡进行改造和绿化,不但完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避免的水土流失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树木等植被的种植会利用其发达的根系对土壤进行固定,落叶等堆积物还能够有效的降低地表水对土壤的冲击力度,从而有效避免水土流失。由于退耕还林前,我国植被覆盖面积较少,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常常会发生旱涝灾害。但是实施退耕还林后,地表植被增加,旱涝灾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缓解。

3.2退耕还林能够修复植被多样性。在执行退耕还林政策前,地表植被通常已经遭到严重破坏,没有自我恢复能力,地表植被稀疏,大部分植物都是人工种植的农作物和杂草,物种单一。通过退耕还林打造高层乔木——中层灌木—底层为草本植物的立体植被结构,退耕还林所种植的植物种类繁多,各类植物都能起到固土保水的作用,不仅可以保证地表不发生水土流失,而且后期回吸引外来动物,并且带来新的植物物种,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只有保证环境中的群落稳定或者增长,才能保证生态效益提高。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2]吴宗萍.…退耕还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研究[j].…中国林业产业,2016,(10):212.

[3]刘小燕.…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探讨[j].…南方农业,2016,(13):44-45+56.

[4]王兵,刘国彬,张光辉,杨勤科.…基于dpsir概念模型的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生态环境效应评估[j].…水利学报,2013,(02):14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