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活动记录低碳小技巧
-低碳小技巧
现在我们要做的不是在这里空谈,不是讨论国家等政策而是从每个人力所能及做起,尽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从自己做起低碳生活,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包括以下一些低碳的良好生活习惯:倡导低碳,呵护地球。具体行动如下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擦家具、浇花等。干净卫生,自然滋润;
2.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不仅可以吸潮,还能吸收衣柜中的异味;
3.用过的面膜纸也不要扔掉,用它来擦首饰、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带,不仅擦得亮还能留下面膜纸的香气;
4.喝过的茶叶渣,把它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既舒适,又能帮助改善睡眠;
5.出门购物,尽量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
6.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8.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避免浪费用电;
9.尽量不使用冰箱、空调、电风扇,热时可用蒲扇或其他材质的扇子。我们要先从自己做起,不要先想着如何改变别人先要想如何改变自己,是自己的生活更加环保。
最后让我们每个人行动起来,用自己的努力来维护我们绿色的家园,为我们的子孙后带留下财富,为地球的明天而努力吧。
第二篇: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活动总结
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环保意识和节能减排意识,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我局开展了以“低碳生活,绿色校园”为主题的校园低碳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号召学生参加节约资源实践活动,让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粮、一分钱做起,共同树立节约意识,弘扬节约文化,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营造氛围。
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利用升旗仪式,发起“低碳生活,绿色校园”行动倡议。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校园网络等各种校园文化载体和活动阵地,宣传“低碳生活”等环保知识,号召大家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爱护家园,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围绕目标,扎实推进。
1、树立低碳意识,养成低碳习惯
低碳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举手投足皆可低碳。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用纸、节约粮食是低碳;爱护树木、不践踏草坪,讲究卫生、不乱丢杂物,健康出行,少乘机动车,也是低碳;不用一次性用品、少用塑料袋、不买不必要的物品更是低碳……,引领学生树立低碳意识,养成低碳习惯。
2、开展低碳生活体验活动
组织开展“三少三不”体验日活动,“三少”即一天少用一杯水、少用一张纸、少用一度电;“三不”即一天内不用塑料袋、不乘坐汽车、不开风扇,引导学生体验低碳生活,提高环保意识。
3、开展“师生共建绿色校园”实践活动
通过开展“师生共建绿色校园”实践活动,树立“节约能源,保
护环境”的绿色文化理念,增强广大师生“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绿色环保意识。
4、开展“低碳生活,绿色校园”系列活动
一是通过举办“低碳生活,绿色校园”的师生签名活动,通过签名活动表达自己的决心,为“低碳”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二是通过组织低碳知识竞赛活动,让广大师生了解“低碳生活”,自觉践行“低碳生活”,从而使我们的家园变得越来越美好。三是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号召大家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爱护家园,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四是通过开展低碳知识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五是让同学们就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和所见所闻,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激发了全校学生学习“低碳”知识、参与“低碳”生活的热情。六是通过举办“我的低碳生活”绘画,同学们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用画笔画出自己心中低碳生活,让他们更加了解低碳生活意义,让我们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为低碳生活做贡献。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低碳,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倡议全体师生低碳生活,减少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
通过此次活动,让“低碳生活的概念深入人心,培养了学生低碳环保好习惯,提高了师生保护校园生态环境的主人翁意识。
第三篇。低碳生活,节能减排所谓“低碳生活,节能减排”(low-carbon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这种思潮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文明进入新阶段的一个必然产物,是保护环境的需要,同时这个进程的推动也需要世界人民、政府的尽心参与和共同维护。
“低碳生活,节能减排”是人类文明进入新阶段的一个必然产物,是保护环境的需要。
两个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类文明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然而,在这个高速发展的表象之下却隐藏着巨大的环境危机,乃至生存危机。这一危机主要体现在对能源的无序利用以及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带来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恶化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暖化。带来了大量沙尘、暴风雪、寒流,暴雨、热浪等等极端天气灾害。专家预测,全球气候还会进一步变暖,并且变暖的幅度有可能加大。同时全球变暖之外,水资源短缺、居住环境恶化、经济损失加剧、海平面上升、人类健康受威胁、物种变化加剧等等众多问题都亟待解决。
这些来自然的怒气渐渐警醒了汲汲于物质增长、欢笑于经济进步的人类,也为仅仅着眼于gdp、gnp的国家敲响了警钟。使人们认识到,“低碳生活,节能减排”是保护环境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入新阶段最求生活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然产物。
“文明的果实挂在能源的藤上”,这句生动的言语却有着沉甸甸的含义——能源的藤蔓能否在千万年后依旧硕果累累,文明的进程能否在沧海桑田后依旧欣欣向荣,则取决于人类现今对能源的合理利用和妥善保护。
这也就需要我们从现在做起,需要世界人民、政府的尽心参与和共同维护。
2009年12月开始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不失为一项重要的尝试。这次会议试图建立一个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框架,也让很多人对人类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就被冠以“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会议”、“改变地球命运的会议”等各种重量级头衔。虽然各大国间态度不一,且存在多重力量的博弈为大会协议的达成带来大量难度,却在另一方面有效的向世界传播了“低碳生活”的思维,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同时,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城市不仅是政府、专家的事,积极树立低碳生活理念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我们不仅要倡导低碳生活,更应该主动践行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一种自然而然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注意节电、节油、节气、垃圾回收以及绿色出行,从点滴做起,
从身边的每个节能细节做起。很多低碳生活方式,大家都是可以做到的,即使是再小的一份力量,都是对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社会的一种支持。
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共同地球,“低碳生活,节能减排”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需要我们从今天起,从身边起去践行。行动永远比语言更有力量。再此,也希望那些对低碳减排态度暧昧的大国们认真思考自己在世界经济中的定位,践行自己已有的承诺,放弃一切不负责任的推诿和自保,为我们仅有的家园努力。
第四篇:节能减排低碳生活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过分追求发展所带来的满足和发展的速度而忽视或淡薄了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即使在极大满足自身物欲的同时,也给自身未来的发展埋下了诸多隐患,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暴露越来越明显,直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如温室效应的出现、水污染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这些问题都归于人们对发展的片面理解,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忍而解,忽视了环境保护。事实上,只有科学的发展才能不断解决人类所面对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人类过多使用高碳能源,导致气候变化恶劣,给人类生活带来严重灾害。为了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目标,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节约能源,保护生态,迎接低碳时代的到来。
在中国,人均年co2排放量2.7吨,但一个城市白领,即便只有40平居住面积,开1.6l车上下班,一年乘飞机12次,碳排放量也会高达2611吨。为保护地球环境,低碳生活势在必行。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
建议与做法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
让我们一起开始低碳生活吧,一是为了我们自己,二是为了我们自己,三是为了我们自己。我们能做什么呢。
●电灯、电脑、空调„„任何电器一旦不用了,应随手关掉。
●手机一旦充电完成,立即拔掉充电插头。
●选择节能空调,温度不要开得太暖或者太冷。这不但耗能,而且让人体不舒适,削弱了人体自动调节体温的能力。
●使用节能灯泡。一只11w节能灯的照明效果,顶得上60w的普通灯泡,而且每分钟都比普通灯泡节电80%。如果全国使用12亿支节能灯,节约的电量相当于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
●开车出门购物的人,请有计划购物,尽可能一次购足。如果不是太远的话,跑步或者走路去健身房,不要开车。
●开车族也能节能。避免冷车启动;减少怠速时间;尽量避免突然变速;选择合适档位,避免低档跑高速;用黏度最低的润滑油;定期更换机油;高速驾驶时不要开窗;轮胎气压要适当。
●购买低价格、低油耗、低污染购买低价格、低油耗、低污染,同时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的小排量车。停车也方便。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它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著名低碳经济学家、原国家环保局副局长张坤民教授认为低碳经济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世界范围看,预计到2030年太阳能发电也只达到世界电力供应的10%,而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因此,在“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向“太阳能文明时代”(风能、生物质能都是太阳能的转换形态)过渡的未来几十年里,“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特别从中国能源结构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的领域。著名学者林辉称之为“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并首次把低碳内涵延展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低碳生活方式。
国际上用一个国家的碳排放量来衡量这个国家的能源消耗量。目前,我国的碳排放量是世界第一。联合国正在推动减少碳排放的国际合作,并规定每个国家允许的碳(二氧化碳)排放量。有迹象表明碳排放量将来可能替代纸币成为未来的货币,发达国家争着在中国建风能、太阳能发电厂就是在用这样产生的电能换中国大量的碳排放量以便将来买个高价。这些都是发达国家给我们弄的套套。人家的绿色能源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就是不给咱们也不卖。反而是利用这个建立起来的新规则继续奴役咱们。
________文献来自于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