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工程与天然林保护策略

摘要。现阶段,在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应该重视结合天然林保护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效率。为了进一步完善天然林保护工程,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需要积极结合工程实际,重视开展科学化的管理,从而为林业建设事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希望结合本文的进一步阐述,能够为林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保证。

关键词:林业生态;天然林;保护措施

新时期,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水平是必要的,为了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天然林保护对策,本文对其进行具体研究。

1生态建设作用以及实施内容

1.1退耕还林,维护生态健康。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做好退耕还林需要加强实践管理的能力,相关职能单位要发挥好自身的宣发作用,让基层农户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同时将环保、节能的意识深入传播,让农户参与到相关的工作中来。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个区域的农业情况、林业情况存在明显的区域特征,为进一步提升退耕还林工作的深入价值,就需要深度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相关的技术人员必须深入相应的区域,展开细致的调查与数据采集,出台更契合当地需求,更具备针对性的林木种植策略,从而更好地保护当地生态体系建设,确保能够进行可持续化的生态林业建设。

1.2丰富品种,保障环境措施。为了保证生态平衡,要重视物种之间的平衡,是维持当地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而在我国展开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过程之中,也要保证相应的物种丰富程度。通过林业的有序建设,还能推动动物的保护作业。林业的完善能够作用于物种多样性,反之物种多样性也能反哺林业体系,确保林业反馈体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长期角度来看能够更好保证生态平衡,从根本上助力林业建设以及生态环保工作的推进。

2提升生态建设的具体办法

2.1重视制度体系构建,加强软硬件建设。新时期,保证生态的有序、完善发展,也是国家战略之一。然而,在我国发展初期由于盲目追求建设,造成了对林业的巨大破坏。所以,在新时期我国要将林业生态的建设工作放在重点环节中,在有效缓解目前我国资源紧缺的各类问题同时,还能给予未来增长的无限空间,高度契合全球绿色、节能发展的需求,达到最佳的国家建设综合效益。

2.2实行责任制分担,加强相关人员执行力。任何工作的有序、完善推进,都离不开专门的制度加以约束与引导,这一点在以人工为主的林业生态建设上尤为突出,只有更为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策略,才能将相关工作更好地推进建设,确保每一位林业人员的工作能够有序进行。将每一次的工作项目精确传达至每一位职能人员,确保其明确自身任务以及价值后,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展开工作,并且切实提升员工的责任价值意识,使其对完成任务也有更多的信任感。通过责任制度的分配,员工之间也会在潜移默化间进行良性互动和竞争,共同致力于将工作不断完善与优化,为后续的林业深入建设工作夯实基础。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参考文献

[1]玉如霞,邓文贵.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天然林保护分析[j].农家参谋,2019(02):88.

[2]孟彩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天然林保护思路[j].农业与技术,2018,38(2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