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业区发展研讨
生态工业园(eco-industrialpark,eip)为一种工业系统,它有计划地进行材料和能源交换,寻求能源与原材料使用的最小化和废物最小化,建立可持续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关系[1]。20世纪70年代,丹麦的卡伦堡(kalundburg)工业园区,以降低成本和达到环保法规的要求为目标,开辟了一条革新性的废弃物管理利用途径———工业共生(industrialsymbiosis),即将甲厂产生的废料和副产物作为乙厂的生产原料,使资源有效利用,这种途径可以算是生态工业的雏形[2]。目前生态工业园在加拿大、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快速兴起,我国也于近年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已经成为当今国际上产业发展的新方向[3]。福州市政府致力打造生态文明城市,计划在2015年建成“生态市”,所以福州经济技术开发生态工业区的发展对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至关重要。笔者以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采用能值理论方法评价其生态工业系统,在此基础上,指出开发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发展建议。
1工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指标体系构建
1.1能值理论
能值理论是由美国生态学家h.t.odum于1996年在能量生态学、系统生态学、生态工程学及经济生态学的基础上发展提出的一套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能值分析是把生态系统或生态经济系统中不同种类、不可比较的能量通过能值转换率转换成同一标准的太阳能值来衡量,综合分析系统中各种生态流(能物流、货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得出一系列能值综合指标,定量评价系统的结构功能特征与生态经济效益[4-5]。能值理论为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开创了一个定量分析的方法,其理论方法正不断完善与推广。
1.2工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指标体系
通过原始材料和数据的收集,绘制能量系统图,把工业系统的资源、环境、人口等子系统联系起来,比较分析工业系统的投入和产出的能物流、货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等,建立适用于工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指标体系,以此来评价整个工业生态系统的资源利用和生态效率状况,判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能值分析
2.1研究区概况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福建沿海,位于连接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2个经济发达地区的中间地带。全区总面积187.3km2,总人口16.51万。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0.77亿元。该开发区于1985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中国首批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目前已成为集国家级保税区、台商投资区、科技园区、出口加工区、显示器件产业园、生态工业园区、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等特殊经济功能于一体的产业聚集突出的外向型现代制造业基地。开发区和福州马尾区实行“两区合一”的管理体制。开发区海陆空交通发达。海运方面,马尾港区共有万吨级码头泊位12个,5000t级泊位2个,7500t级国际客运码头1个。马尾港作为福州港口的主体港,是全国十大集装箱港口之一,也是作为与台湾实现“三通”的重要港口之一。陆运方面,马尾陆路距福州市中心12km,有贯穿全境的104国道福马段一级公路,还有沿海大动脉同三高速公路(黑龙江同江到海南省三亚)从区内穿过。区内有福(州)马(尾)铁路,温(州)福(州)铁路将从马尾向浙江延伸,成为福建出省的“第三通道”,福(州)厦(门)铁路,在马尾与温福铁路相贯通。空运方面,马尾与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仅一江之隔。发达的交通为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福州开发区的主要特色和发展重点是“对台”“高新产业”和“港口”。开发区已经形成以电子信息、冶金机械、造船设备、食品加工、水产饲料、生物制药、轻纺工业等7个产业簇群。其中以中华映管为龙头的电子企业簇群的产值占全区工业产值的50%以上,中华映管还与日本jvc、韩国lg、日本neg等一批跨国公司合作,使之成为中华映管的配套项目,延长区内产业链。该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黑白显像管生产基地,随着中华映管五期的投产,该区也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彩色显像管生产基地之一。
2.2研究区工业生态系统能值指标体系建立
根据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能值流状况和能值指标体系及相应的计算表达式,得出福州经济开发区工业生态系统能值指标体系(表1)。
2.3研究区工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
2.3.1系统能值来源指标分析根据表1绘制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系统能值来源指标变化图(图1)。能值自给率反映的是一个系统的资源禀赋和自我支撑的能力。从能值自给率上看,2009年仅为20.84%,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并且从2002年的16.06%上升至2004年的19.31%,之后有所下降再逐渐上升。说明2002—2009年间,系统的自我支撑能力有所上升,不再只依赖外向型资源,正逐渐转向当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劳务能值比表示人力资源对系统作用的大小。2002—2009年间,整个系统对劳动力的需求正逐渐上升,人力资源对系统的作用日益加大,这说明开发区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对劳动力的需求巨大。然而目前还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阶段,需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向以知识密集型为主的高新产业发展。外资投入能值比可以表示系统对外资的利用依赖程度。从2002—2009年间数据可以得出,从2002年13.39%下降至2005年的3.46%,之后缓慢上升至4.8%,总体上看,外资投入能值比在2002—2009年间逐渐下降,这说明开发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自我完善,更加依赖自身财力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在生态工业园未来的发展中,仍要不断招商引资,提高区内国际品牌效应,提高整个园区的科技含量。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目前开发区缺乏高新科技人才,科研能力较弱,主要依靠外商投资企业进行“贴牌”生产[10]。面对开发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求,应大力选拔培养学术带头人和技术创新人才,同时要提高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
3.4加强生态管理
政府要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构建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这就需要政府对园区内的企业进行监管,建立园区的管理体系。通过园区、企业和产品不同层次的生态管理,树立园区良好的环境或生态形象,为工业生态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