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节能环保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范文
新型建材在建筑节能中的作用
新型建筑材料是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产生的新一代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是指用新的工艺技术生产的具有节能、节土、利废、保护环境特点和改善建筑功能的建筑材料。
对于能源和耕地等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1/4的中国来说,国民经济和社会与资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目前我国粘土实心砖仍占墙体材料总产量的近80%,能耗高、毁田、污染等问题十分严重,每个消耗22亿吨的粘土资源,制砖毁田约12万亩,耗能8200万吨标煤,同时排放大量的粉尘和二氧化碳。因此,发展机关报型建筑材料及制品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同时也关系到建材工业的健康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集中体现在衣食住行方面,尤其是在住的方面要求更加的高质量。这就促进了建筑业的迅猛发展,但是由此也引起了一系列问题,建筑耗能伴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居住舒适度的提升,呈急剧上扬趋势据资料记载,建筑行业耗能占到了全社会总能耗的百分之四十到五十,。由此引起的建筑材料的节能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个问题已越来越被政府和社会各界所重视。建设高效节能型新社会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社会。我国政府适时制定了中长期节能规划,在规划中建筑业被列为节能与环保的重点行业。其中节约能源并且寻找新的替代产品迫在眉睫。目前,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型建筑材料是节能建材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方面成为未来建筑材料的主要发展方向和趋势,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节能环保型建材具有低物耗、低能耗、少污染、多功能、可循环再生利用等特征,集可持续发展、资源有效利用、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等综合效益于一体,具有节约材料、资金的优点外,还具有缩短工期、省时、省力、省工等特点,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成为未来建筑材料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符合人类的需求和发展潮流。建筑节能是指节约采暖供热、空调制冷、采光照明以及调节室内空气湿度、改变居室环境质量的能源消耗,还包括利用太阳能、地嫩水)能源的综合技术工程。其主要实现途径是减少建筑物外表面积和加强围护结构保温以减少传热耗热量;提高门窗的气密性,以减少空气渗透耗热量;在减少建筑物总失热量的前提下,尽量利用太阳辐射热能和建筑物内部热能,最终达到节约采暖设备供热量的目的。
建筑节能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它有利于缓解能源紧缺问题;建筑节能是环境保护的需求,它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现状;建筑节能是建筑业进步的需求,它有利于巩固企业市场地位。
新材料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1节能墙体的应用
我国传统围护结构墙多为无机材料组成,如砖石砌体、混凝土、水泥砂浆等,如今为了节能保温的需要,引入了大量有机保温材料如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硬泡聚氨酯等,因为这些有机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要比传统墙体材料的保温性能强,所以有机保温材料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中广泛应用,形成了一种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复合墙体。这样就对施工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典型的保温墙体,是有机与无机材料相间复合而成,而这种墙体除传统的承重、隔声要求外,还增加了保温隔热的要求。要求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组合成一个整体,在自然环境中能共同作用,因此对组成墙体的材料性能及施工工艺有了新的要求。
最新发明的新型环保阻燃蜂窝复合墙体材料是利用煤渣、水稻秸秆等废料生产而来,其是将废料同水泥、粘合剂经过混合搅拌压缩而成,该种节能砖既减少了废物排放又能实现清洁生产,同时其具有能耗低、重量轻、所需钢筋水泥量小等优点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在夏季较热的地区采用建筑遮阳的方式,同样能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而且是一个自然降低能耗的、经济实用且效益又不错的好方法。在设计遮阳时应根据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房间的使用要求以及窗口所在朝向把遮阳做成永久性或临时性的遮阳装置。永久性的即是在窗口设置各种形式的遮阳板:临时性的即是在窗口设置轻便的布帘、各种金属或塑料百叶等。在永久性遮阳设施中,按其构件能否活动或拆卸,又可分为固定式或活动式两种。活动式的遮阳可视一年中季节的变化、一天中时问的变化和天空的阴暗情况,任意调节遮阳板的角度。在寒冷季节,为了避免遮挡阳光,争取日照,这种遮阳设施灵活性大,还可以拆除。遮阳措施也可以采用各种热反射玻璃如镀膜玻璃、阳光控制膜、低发射率膜玻璃等,因此近年来在国内外建筑中普遍采用。
太阳能作为无污染、无止尽能源近年来在建筑物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总的来讲,其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太阳热能应用和光电应用两方面,本文不再进行详细阐述。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深入人心,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空间广阔,对新的节能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势必成为今后研究的焦点,通过建筑节能新材料应用研究最终达到节省消耗,节约能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