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建设思考
党的**届**全会决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社会的公平正义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其中,人事公正是社会公正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社会公平正义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人事公正放在重要位置。
一、人事公正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人事工作的本质和直接目的,是谋求人与事的恰当配合,做到因事求人、因才施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人与事以及共事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达到最佳状态,以最优的方式和途径达到组织目标。在人事活动的直接目的之上还有更高的目标和价值追求,这就是人事公正。公正,即公平、正义。公平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一个公平的状态被打破后,它必将往一个新的公平状态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正义的价值导向作用,决定着公平的发展方向。当前,我国的人事公正,就是要充分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培养和选拔各方面人才的过程中,促进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人事公正的目标和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起点公正。公正体现在权利平等和政治民主两个方面,其最基本的表现就是机会均等。一般情况下,机会均等等于公正。因而,人事公正必须确保具有相同资格条件的人,具有均等的参与人事中各种资源及利益竞争和分配的机会,以保证起点的公正。二是过程公正。在干部选拔任用的过程中,无论是进退去留,还是升降调转,都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制度和办法,进行实施和监督,包括竞争规则的公正和实施规则的公正。三是结果公正。人事制度、人事工作最本质的目标就是培养选拔适合职位要求的人才。否则,其制度和工作就是不公正的。这既是岗位的要求,也是人们的期盼。
人事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是生产力中最关键的因素。人事不公,经济社会建设所需要的各方面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社会生产力得不到持久的发展,没有人才基础和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难以实现。
二、我国的人事制度在根本上是公正的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二是加强人事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公正公平的人才管理机制。制度是实现人事公正的根本保证。当前,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就是要认真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选拔任用机制、收入分配机制、人才流动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摆脱束缚优秀年轻干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颈”,破除传统人事制度中的“格”,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盘活人才资源,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是围绕公道正派,加强人事工作者的思想道德建设。制度总是靠人来执行的。人事工作者的思想道德修养,对于人事公正与否,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人事工作者必须按照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要求,按照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的要求,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严守人事工作纪律,树立人事工作者和人事部门的良好形象,以人事工作者的公正促进人事工作的公正。
四是充分发扬民主,加强对人事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应当看到,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不公、产生腐败,这是一条定律。因此,只有对人事权力实施强有力的监督和制约,才能有效保证人事公正。充分发扬民主是对权力实施有效监督和制约的重要途径。要坚持以公开求公正,不仅要把结果公之于众,还要把过程展示给群众,自觉接受监督。对违反人事纪律、滥用职权的问题,要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坚决刹住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把这场“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政治斗争进行到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