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主要是来看望大家,第一次与交通系统这么多同志见面,感到非常高兴。刚才,兆民副市长总结了去年交通工作,安排部署了今年工作,我完全赞同。会议还表彰了××年度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下达了××年度全市农村公路建设责任书,各县(市、区)也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希望大家再接再厉,把今年的工作做得更好。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交通为跃升发展准备了较好的“硬环境”

“十五”以来,我市交通状况有了很大改善,高速公路从无到有,福银高速南平段建成通车,浦南高速全线动工,武邵、松建、宁武、建古、龙浦、南平绕城、邵光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进展加快;建成5条入闽公路,国省道路面等级大幅度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全面铺开,成效显著,为我市的跃升发展准备了比较好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交通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绩值得肯定。去年的交通工作,兆民副市长已经作了全面总结,我觉得有四个“亮点”比较突出:一是着眼于促进经济发展,交通建设投资创下历史新高。去年全市完成交通建设投资42.26亿元,同比增长58%,是我市交通建设史上投资额最多的一年,交通建设投资约占全市固定资产总投资的五分之一,对全市gdp增长起到了很好的拉动作用。二是着眼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年千公里”农村路网改造工程全面推进。去年全市完成农村公路硬化1003.5公里,新增通水泥路建制村126个。“年千公里”农村路网改造工程实施三年来,全市累计完成农村公路硬化3612公里,占全省的19%;通乡镇公路硬化率由2003年的88.9%提高到100%,通建制村公路硬化率由38.6%提高到77.35%。三是着眼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在国家宏观调控加强,土地、信贷和市场准入三道闸门收紧,高速公路建设要素需求制约较大的情况下,交通部门敢于正视困难,积极应对挑战,高速公路建设仍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去年,浦南高速路基桥隧土建工程完成年度计划的103.55%,完成总量的44.62%;武邵、松建、宁武、建古、龙浦、南平绕城、邵光等7个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都完成或超额完成计划进度。四是着眼于促进“和谐南平”建设,行业管理得到加强。交通法制建设不断深化,运输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治理车辆超限运输、整治客货运市场、建设交通施工企业信用体系力度加大,路政、运政、航政、质监等工作扎实有效。“平安交通”建设加快推进,维护成品油价格调整后的行业稳定、加强行业应急管理和防灾救灾、实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建设农村客运场站、改造渡口渡船、整治低质量船舶等工作积极开展。成绩来之不易,令人振奋鼓舞。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为我市交通事业发展付出心血的同志们特别是交通系统全体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这几年,各地在农村路网建设改造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比如加强领导、出台政策;统筹规划、依法建设;动员群众、依靠群众;多方争取、筹措资金;典型引路、示范引导;严格管理、确保质量等等。这些经验对今后农村公路建设仍然具有重要借鉴和指导意义,各地必须继续坚持下去。目前,全市还有396个建制村、2310公里的农村公路没有完成路面硬化。省交通厅要求,今年我市建制村的农村公路硬化率要达到86.38%,任务比较繁重艰巨,但我们要千方百计完成。这不仅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还关系到上级对我市交通发展的支持力度,是大局。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一方面安排1000公里、130个建制村的公路硬化任务;另一方面结合“造福工程”将一些人口少、农村公路硬化里程长、难度极大的边远建制村,通过搬迁等方式加以解决,力争不拖全省后腿。一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切实落实目标责任。《公路法》规定,通乡、通村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责任主体是县、乡人民政府。县(市、区)、乡(镇)政府作为组织领导者,要充分发挥组织领导群众、整合资源和监督管理的作用,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通过强化目标督查,实施重奖重罚,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二要进一步放活政策,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温家宝总理曾强调指出:“我国有发动群众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好传统。农村税费改革逐步取消‘两工’,并不是要丢掉这个传统,而是要求让基层干部学会用民主的方法来搞建设。只要坚持农民自愿,不搞强迫命令,坚持注重实效,不搞劳民伤财,农民是愿意投工投劳改善农村生产条件的”。我们要大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好政策,坚持村民自治,用好用活“一事一议”,采取村务公开、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办法,发动和依靠群众出资出力修好自己的路。当然,这里还要强调,一定要处理好调动群众积极性与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做到“四个不准、三多三少”。“四个不准”,即不准违反“一事一议”原则强行集资;不准将多年需征集的集资款一次性征集;不准拖欠农民工工资;不准代扣应给农民的各类补助款。“三多三少”,即鼓励农民多投工投劳参与建设,少让农民集资出钱;集资标准要多考虑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少搞“一刀切”;农村公路路线设计要多利用老路改建,少占地拆迁。三要进一步加大筹资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资金是农村公路建设的“拦路虎”,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就是财富。要坚决破除“等、靠、要、拖”的思想,抓住省上“一事一议”的机遇,迎难而上,善于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为明天的发展奠定基础,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四要进一步强化民主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建立健全“政府和群众监督、法人负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质量保证体系,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农村公路建设上的主体作用,在决策、建设、监督、管理等各关键环节,都必须有农民群众参与,把民主管理贯穿于农村公路建设的全过程。这一条要作为刚性要求,各县(市、区)都必须落实到位。同时,要把好资金使用关,建立严格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实行专户存储,单独建账,专款专用,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五要进一步强化监督机制,防止“腐败工程”产生。进一步健全完善监督和制约机制,严格落实反腐败工作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反复宣传交通建设工程中发生的典型案例,抓好警示教育,使其不愿为;严格按照基本建设规范,把好施工预算、设计变更、材料采购、工程监理、资金拨付关,使其不能为;签订业主与工程项目承建单位《廉政协议》,明确工程甲、乙双方必须遵循的原则以及违反规定应受到的处罚,使其不敢为。六要进一步强化养护管理,充分发挥综合经济效益。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而且是投资少见效快的内涵式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村公路养护放在与公路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筹措资金,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的长效机制,通过加强养护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综合经济效益。同时,还要继续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进程,对已通路未通车的,要创造条件,尽快通车,实现“路站运”的协调发展。

三、交通安全要成为跃升发展的“好保障”

安全始终是永恒的主题。随着交通网络建设的加快,交通安全任务更重、压力更大。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关爱生命、安全第一”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扎扎实实做好交通安全工作。一要责任上移抓领导。管安全难,但必须得管,还要管好。要加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力度,强化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认真履职,担起责任。二要重心下移抓基层。转变作风,把抓安全的立足点放在基层、放在路上,沉下去抓,从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渡口码头、每一个车站、每一个施工现场、每一个事故多发路段抓起,真正把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基层,防止安全事故的出现。三要关口前移抓预防。持之以恒地抓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制度建设、督促检查和专项治理,真正做到防范在先,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四要坚定不移抓严管。安全工作容不得半点松懈,要严之再严、一管到底,不能有任何一点马虎。此外,交通部门还要加强队伍建设。交通部门作为窗口单位,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推动工作。特别是要突出抓好廉政建设。我市交通正处在大投入、大发展、大提升的重要时期,投资大、项目多、战线长,是易产生腐败的“高风险区”,交通部门的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一刻不放松地加强自身党风廉政建设,正确看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自觉接受方方面面的监督,做到思想坝常筑,预防针常打,警示钟常敲,洁身自好、廉洁从政。同志们,交通是基础工程、大局工程。各县(市、区)、各部门单位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站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的全局高度,统一认识,奋发有为,扎实工作,全力推进交通事业的快发展、大发展和先行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跃升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