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交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郑州市交通现状及问题

摘要。随着郑州市社会经济建设的强劲发展,机动车辆呈现迅猛增长之势,郑州市内的交通现状日益明显,如何快速、准确的应对现代交通的需求成为城市现代化发展的一部分,正确的发现及处理好所面临的交通现状影响着城市发展的进程。

关键词:城市交通;交通拥堵;拒载;

据郑州市地名办工作人员介绍,郑州市目前命名的道路有1026条(市区),近3年增加的有200多条。来自郑州市公安局的资料显示,目前郑州市共有658个路口,其中信号控制路口400处,智能信号控制路口130个,监控路口路段为62处。市区双向6车道以上道路34条,双向4车道道路38条。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市区多为双向两车道的道路,承载流量能力较弱。三环以内,贯通道路可以概括为5横3纵,东西横向贯通道路5条,其中全程贯通的道路2条:农业路和航海路,间接贯通的道路3条:金水路、中原路、陇海路;南北纵向贯通道路3条,没有一条全程贯通,间接贯通的道路3条:花园路—紫荆山路、嵩山路、桐柏路,全市共有公交车线路180条。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建设路由东往西、文化路、南三环大学路口、中原中路、郑汴路东段、经一路丰产路、经三路黄河路、大学路医学院段等处时常出现堵车,尤其是每天的上下班时段,几乎60%的路口都在堵车。

“截至2006年年底,全市机动车辆共有980989辆,2002年全市机动车共有521028辆,平均每年以18%的速度在递增,但道路建设的速度要远远滞后于这个数字。”郑州市区内交通我个认为存在以下几项问题。

(一)交通拥堵现象明显:

随着郑州市社会经济建设的强劲发展,机动车辆呈现迅猛增长之势,郑州市目前车辆增加的速度超过市区道路的承载量,造成交通堵塞,尽管政府投入巨资新修和拓宽改造了大量道路,目前在市区局部区域和部分道路仍出现交通拥堵现象,“行车难”问题凸现。

虽然目前的建成区内城市道路网络现状已初步形成了“环形+放射”的道路网络结构,可谓是郑州城市交通“四通八达”。建成区道路长度已达到1386公里,建成区路网密度4.7公里/平方公里。但路网密度偏低、城市快速路系统未完成,都影响了城市交通。根据国家

相关规范要求,郑州目前还不能达到规范指标的路网密度,并且在城市支路网密度方面,也有差距。形成了地区内部出行过多由主干路直接承担,加剧了主干路交通负担。

不少路砖被碾碎甚至被挪窝,盲道也变得坑坑洼洼,郑州brt全线附近不少人行道“受了伤”,有市民向今报投诉。据快速公交项目改造指挥部工作人员介绍,因为brt是半封闭式施工,有些机动车为了个人方便,偏要走到人行道上,才致使人行道遭到破坏。一些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随意违章,也给交通道路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在中原路、陇海路和文化路等一些学校比较集中的路段,一到放学时间,许多学生就推着自行车开始“抢红灯”,许多司机不得不停车观望。

城市交通拥堵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交通拥堵不仅给出行者造成时间上的延误、经济上的损失,还给整个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无谓损失和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交通拥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治理交通拥堵问题需要社会的综合治理,解决交通拥堵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二)高峰期难打车

郑州目前拥有10600辆出租车,车辆规模紧随北京、上海、天津和武汉等大城市,但是每天到高峰时段,仍然存在众多市民打车难的问题。出现打车难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高峰时段出租车交接班。大部分出租车公司为了兼顾白班和夜班司机的利益公平,多年来约定俗成形成了高峰时段交接班的习惯,造成高峰时段有效运营车辆相对减少,市民打车困难。二是高峰时段道路拥堵严重。随着城建步伐加快,郑州部分道路施工改造,同时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导致高峰时段道路拥堵严重,出租车的营运范围受到了极大限制,出租车司机考虑自身利益,不愿去拥堵路段。

出租车利润是通过时间计算的,这是实行错时交接班的最大难。能否顺利实施交接班,最需要解决的还是出租车白班和夜班的利益再分配问题。所以在推出错时交接班的同时,我们还要推出交接班同向载客制度,目前一些交接地点牌也在设计当中。我们出台任何政策都要考虑几方面的利益,首先是市民的利益,其次是出租车司机的利益和社会效益。我们准备实施错时交接班,目的就是要解决市民晚高峰时打车难问题。另外还可以缓解出租车加气难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参考文献:《郑州市综合交通规划及轨道交通规划》;

《郑州市交通行政政策》;

《郑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