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公路运政执法队伍建设调研材料

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现状

县公路运输管理所的前身是1955年5月28日成立的“县群众运输管理站”,1986年更名为“县公路运输管理所”,主要担负县道路运输行业的管理和规划、发展工作;其性质为国家授权的行政执法事业单位,4月批准参公;核定内设机构10个,编制19名,实际在岗22名,临聘协助执法人员8名;机构工作经费和人员工资由市运管处统一预算,市财政统一拨付。有执法车辆5台,办公环境较差,办公基本实现自动化。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县公路运输管理

所担负着全县的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工作。县幅员面积3269平方公里,辖36个乡镇,271个行政村,总人口约25万人,全县公路总里程2400余公里。根据目前我所在册人员,人均公路里程达100余公里,公路建设还在迅速发展。

目前,县客货运输车辆约2704辆。客运车辆205辆,其中客运班线车辆125辆,出租车35辆,城市公交车5辆,城镇客运人力三轮车40辆;货运车辆约2499辆,其中在册货车639辆,暂未取得营运许可的货运车辆280余辆,时风牌等农用柴油三轮车340余辆,农用四轮车360余辆,汽油货运三轮车650余辆,外地取得道路运输资格在我县境内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的车辆230余辆。目前有乔庄、青溪、沙洲、姚渡、竹园客运站5个,木鱼、三锅、关庄等乡镇正在新建三类客运站;维修企业3家,个体维修业户及相关业务25家,依托木鱼、竹园物流配载中心的建成,拟再发展5家二类维修企业和10家个体维修、

服务业户,以满足客货运输业发展的需要。

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现状目前,县公路运输管理所有正式执法人员22名,临聘协助执法人员8名;正式执法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91%,中专及相当学历占9%。道路运输管理专业占50%,法律专业占5%,其他专业占45%。22名正式执法人员中,30-45岁的占78%,45岁及以上的22%。交通执法人员的培训按照上级的安排进行。

三、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问题和困难

随着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现有的道路运输管理范围进一步扩大,管理量也急剧增加,已凸显出原有编制的严重不足,县公路运输管理所的机构和人员编制是在1991年确定的,十八年未作任何调整,为了确保全县运政工作的顺利开展,经批准壮大了运政执法队伍,但根据4月的参公文件精神,县公路运输管理所将有一部分人员不能参公,实际在岗人员

数大于18年前核定的编制数,编制数得不到解决,将影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再因道路运输管理难度大,难免会出现监管时差,使部分道路运输违法违章行为逃脱打击。为了尽量减少监管时差,就必须壮大执法人员队伍,因受编制数限制就不得不聘请临时协助执法人员,这样就增加了执法机构的负担。

县公路运输管理所的机构工作经费和人员工资由市运管处统一预算,市财政统一拨付。但所拨付的各项经费经费无法解决日益增加的稽查及办案和人员工资的开支,协助执法人员的工资由运管所自行解决,这样就不得不挤占其他经费,致使工作经费紧张,限制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福利待遇太低,致使工作人员积极性不强。,的行政单位的公务员实行了“阳光工资”,一般科员的兑现金额为16000元左右,部分事业单位也按照相关规定向工作人员兑现了该福利。但不知什么原因使得运管所一直无法兑现该政策,工

作人员情绪较大,工作积极性大大折扣。管理体制造成运管所的人权和财权分离,上级主管部门管经费拨付,地方政府管人事编制。二者的分离,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制约了运政工作的开展。

由于经费不足而影响了运政工作人员的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运政工作人员的累计培训时间达不到应培训的要求,知识更新慢,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需要,无法实现行业管理与社会发展同步。工作人员流动性差,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大部分职工从招工之日起就在运管所工作,且工龄都在十余年,有的更是有二十余年的,在一个单位工作时间久了,虽然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也逐渐淡化了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工作积极性也受影响,不利于工作的开展。运政执法责任大而风险更大,不利工作的开展。运政机构除了加强行业的规划、发展和监管外,还要肩负打击非法营运行为的使命。由于受利润的诱惑,非法

营运行为屡禁不止,按照《道条》和省局的自由裁量指导标准的规定,对非法营运行为处以3—10万的罚款,对于山区贫困县的非法营运者来说,按照最低标准3万处罚,就等于处罚了其整车价值的3/4,无疑是要了他们的性命,这往往引起违法者发生过激行为——自残、服毒自杀或车毁人亡。不严格处罚就是违法,就是渎职。这两方面的情况无论发生哪一种,运管部门都要承担责任,这无形给运政执法设置了障碍,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三、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建议根据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增加执法队伍的编制数,提高执法部门的级别,并适时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进行编制数调整。把部门级别提高到正科级可以使职工干工作有盼头,不会因干一辈子也是一名科员而影响工作的积极性;根据实际解决编制数不但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还可以稳定执法队伍的人心,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实行人权和财权的统一管理。无论是上级主管部门管理还是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都应该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只有人权和财权实行统一管理才能有效地控制人员的流动和经费的供给,才能有效地促进工作的开展。

加强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保证学习培训时间和经费供给,并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实行继续教育适时更新知识是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紧跟社会发展和促进行业发展的有效保证。

兑现国家关于工作人员的福利政策,最大限度地缩小与其他机构工作人员的收入差距,才能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提高运政执法人员生活水平,确保运政人员积极努力工作,更能保证执法人员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按照《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加强交通执法人员的交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加强执法人员的交流,才能促使工作人员不断地学习进取,提高自身

的业务水平和办案能力,积极去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工作,才能保持积极的主观能动性,使执法队伍时刻保持旺盛的工作斗志,有利于工作的持续开展。不进行交流,长此以往工作就会像一潭死水,风平浪静,工作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就会慢慢地消失,工作就会原地踏步,停滞不前,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修订对非法营运行为的处罚标准,在制定标准时是否可以明确经济发达的城市和贫困的山区进行区别对待。城市非法营运的利润空间很大,能够承当高额的罚款,而贫困山区本身就穷,搞非法营运的买车也是靠贷款,一旦按照标准定格处罚,往往激起民愤,发生群体性事件或过激行为,引起社会不稳定,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〇〇九年九月三日

第二篇:关于县运政执法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大全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现状

县公路运输管理所的前身是1955年5月28日成立的“县群众运输管理站”,1986年更名为“县公路运输管理所”,主要担负县道路运输行业的管理和规划、发展工作;其性质为国家授权的行政执法事业单位,4月批准参公;核定内设机构10个,编制19名,实际在岗22名(其中1名长期借调利州运管所),临聘协助执法人员8名;机构工作经费和人员工资由市运管处统一预算,市财政统一拨付。有执法车辆5台,办公环境较差,办公基本实现自动化。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县公路运输管理所担负着全县的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工作。县幅员面积3269平方公里,辖36个乡镇,271个行政村,总人口约25万人,全县公路总里程2400余公里。根据目前我所在册人员,人均公路里程达100余公里,公路建设还在迅速发展。

目前,县客货运输车辆约2704辆。客运车辆205辆,其中客运班线车辆125辆,出租车35辆,城市公交车5辆,城镇客运人力三轮车40辆;货运车辆约2499辆(不含浙江援建车辆),其中在册货车639辆,暂未取得营运许可的货运车辆280余辆,时风牌等农用柴油三轮车340余辆,农用四轮车360余辆,汽油货运三轮车650余辆,外地取得道路运输资格在我县境内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的车辆230余辆。

目前有乔庄、青溪、沙洲、姚渡、竹园客运站5个,木鱼、三锅、关庄等乡镇正在新建三类客运站;维修企业3家,个体维修业户及相关业务25家,依托木鱼、竹园物流配载中心的建成,拟再发展5家二类维修企业和10家个体维修、服务业户,以满足客货运输业发展的需要。

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现状

目前,县公路运输管理所有正式执法人员22名,临聘协助执法人员8名;正式执法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91%,中专及相当学历占9%。道路运输管理专业占50%,法律专业占5%,其他专业占45%。22名正式执法人员中,30-45岁的占78%,45岁及以上的22%。交通执法人员的培训按照上级的安排进行。

三、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问题和困难

(一)随着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现有的道路运输管理范围进一步扩大,管理量(客货运输车辆数)也急剧增加,已凸显出原有编制的严重不足,县公路运输管理所的机构和人员编制是在1991年确定的,十八年未作任何调整,为了确保全县运政工作的顺利开展,经批准壮大了运政执法队伍,但根据4月的参公文件精神,县公路运输管理所将有一部分人员不能参公,实际在岗人员数大于18年前核定的编制数,编制数得不到解决,将影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再因道路运输管理难度大,难免会出现监管时差,使部分道路运输违法违章行为逃脱打击。为了尽量减少监管时差,就必须壮大执法人员队伍,因受编制数限制就不得不聘请临时协助执法人员,这样就增加了执法机构的负担。

(二)县公路运输管理所的机构工作经费和人员工资由市运管处统一预算,市财政统一拨付。但所拨付的各项经费经费无法解决日益增加的稽查及办案和人员工资的开支,协助执法人员的工资由运管所自行解决,这样就不得不挤占其他经费,致使工作经费紧张,限制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福利待遇太低,致使工作人员积极性不强。,的行政单位的公务员实行了“阳光工资”,一般科员的兑现金额为16000元左右,部分事业单位也按照相关规定向工作人员兑现了该福利。但不知什么原因使得运管所一直无法兑现该政策,工作人员情绪较大,工作积极性大大折扣。

(四)管理体制造成运管所的人权和财权分离,上级主管部门管经费拨付,地方政府管人事编制。二者的分离,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缺人或缺钱),制约了运政工作的开展。

(五)由于经费不足而影响了运政工作人员的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运政工作人员的累计培训时间达不到应培训的要求,知识更新慢,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需要,无法实现行业管理与社会发展同步

(六)工作人员流动性差,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大部分职工从招工之日起就在运管所工作,且工龄都在十余年,有的更是有二十余年的,在一个单位工作时间久了,虽然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也逐渐淡化了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工作积极性也受影响,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七)运政执法责任大而风险更大,不利工作的开展。运政机构除了加强行业的规划、发展和监管外,还要肩负打击非法营运行为的使命。由于受利润的诱惑,非法营运行为屡禁不止,按照《道条》和省局的自由裁量指导标准的规定,对非法营运行为处以3—10万的罚款,对于山区贫困县的非法营运者来说,按照最低标准3万处罚,就等于处罚了其整车价值的3/4,无疑是要了他们的性命,这往往引起违法者发生过激行为——自残、服毒自杀或车毁人亡。不严格处罚就是违法,就是渎职。这两方面的情况无论发生哪一种,运管部门都要承担责任,这无形给运政执法设置了障碍,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三、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根据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增加执法队伍的编制数,提高执法部门的级别(正科级),并适时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进行编制数调整。把部门级别提高到正科级可以使职工干工作有盼头,不会因干一辈子也是一名科员而影响工作的积极性;根据实际解决编制数不但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还可以稳定执法队伍的人心,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二)实行人权和财权的统一管理。无论是上级主管部门管理还是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都应该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只有人权和财权实行统一管理才能有效地控制人员的流动和经费的供给,才能有效地促进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保证学习培训时间和经费供给,并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实行继续教育适时更新知识是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紧跟社会发展和促进行业发展的有效保证。

(四)兑现国家关于工作人员的福利政策,最大限度地缩小与其他机构工作人员的收入差距,才能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提高运政执法人员生活水平,确保运政人员积极努力工作,更能保证执法人员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五)按照《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加强交通执法人员的交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加强执法人员的交流,才能促使工作人员不断地学习进取,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办案能力,积极去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工作,才能保持积极的主观能动性,使执法队伍时刻保持旺盛的工作斗志,有利于工作的持续开展。不进行交流,长此以往工作就会像一潭死水,风平浪静,工作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就会慢慢地消失,工作就会原地踏步,停滞不前,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五)修订对非法营运行为的处罚标准,在制定标准时是否可以明确经济发达的城市和贫困的山区进行区别对待。城市非法营运的利润空间很大,能够承当高额的罚款,而贫困山区本身就穷,搞非法营运的买车也是靠贷款,一旦按照标准定格处罚,往往激起民愤,发生群体性事件或过激行为,引起社会不稳定,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三篇: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运政执法水平大全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运政执法水平

——榆林市运管处召开全市运政执法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今年是交通运输的大转型之年,也是交通行业管理队伍大建设之年。多年来自收自支的体制,导致了运管系统人员结构问题突出,文化水平偏低,管理素质不高,人员包袱越背越重。在全市运管统一纳入财政这一转型时间,为了进一步规范全市运政执法行为,6月28日,榆林市运管处召开全市运政执法队伍建设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既是一个执法队伍建设会,也是一个培训会、打基础会,各县区运管所所长、主管稽查领导、稽查股股长,恒泰集团、长运集团、东方集团、佳日公司负责人以及处机关副科长以上领导和稽查支队全体人员共90余人参加了会议。省运管局副局长龙浩仔、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安欣、法规科科长苗庆义、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政委董兴利等领导应邀出席了会议。

与会人员观摩了市运管处稽查支队的内业资料和执法文书档案,观看了由市处稽查支队运政执法纪录短片《创新引领发展》,府谷县运管所、横山县运管所还在大会上做了经验交流发言。会议要求各县区运管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转变工作思路,牢固树立全市运政执法工作一盘棋的思想,从基础工作抓起,从队伍建设抓起。一是要认真组织运管人员学习《道路运输管理工作规范》,开展岗位练兵。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让运管人员真正弄清自己的职责是什么、规范是什么、差距是什么,通过学习和练兵提高队伍综合业务素质。8月份市处将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一次以学习《规范》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竞赛。二是要狠抓规范化建设。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对基础工作、行政许可、行政执法、内部管理进行规范,逐步消除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随意性大、棚架现象严重、工作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三是要严格规范执法行为。从制度和纪律上坚决杜绝“吃、拿、卡、要”和“话难说”、“脸难看、事难办”以及粗暴执法等不正之风,坚决禁止公路“三乱”行为。四是要突出抓好外勤执法队伍建设。具体地说要做到“三个统一”、“三个落实”、“三个加强”。统一成立案件处理室,专门负责处理适用一般程序的案件;统一执法文书的使用;统一暂扣凭证的使用,全市各稽查大队必须统一使用市上印制的暂扣凭证,原

来县上使用的暂扣证一律作废;落实源头治超巡查机制,各县稽查大队要与货运股配合根据货物装载单位数量成立适当的巡查队,对辖区内一般货物装载单位实施巡查监管,对特别重要的货物装载单位实施进驻监管,对车辆维修企业实施监督检查。要根据本区域源头单位数量及分布情况,采取“一日多查、一日一查、隔日必查、不定期抽查、重点进驻”等多种监管方法,主要查验货运源头单位装载登记情况、治超工作开展情况以及装载货物车辆过磅单、煤炭运销单、焦炭运销合同等相关资料,在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有2名以上执法人员,着全省统一的运管制服,仪容整齐,并出示合法有效证件;落实案件查处罚缴分离制度;落实稽查信息抄报告制度;加强交叉稽查联合执法;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加强执法活动的监督检查。五是加强作风效能建设。认真落实市委深入推进“三明两创”活动要求,深入开展依法行政大讨论活动,采取有效措施,把思想教育与制度规范结合起来,严格自律与强化监督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坚决杜绝下达罚款指标和目标任务的作法,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全市运管机构“工作态度明显好转,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工作质量明显提升,工作纪律明显加强”(段高贵)。

第四篇:运政执法调研报告运管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运政执法工作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随着依法治国力度的加大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步伐加快,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规范执法、公正执法的要求越来越规范,法律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制约规范公正执法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做为一名基层运政部门的领导者,在长期的运政执法工作开展中,通过实际调研,我总结出了目前交通行政执法面临的制约因素以及普遍对策,现做调研报告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基层交通行政执法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目前我所的管理工作在宗别立至乌斯太一线的辖区范围内开展,因所内人员只有10人,运政管理、上路稽查等行政执法任务繁重。在交通行政执法中,我所坚持完善机制,从严管理,连续多年实现了无一起公路“三乱”发生,无一起行政败诉案件的目标,受到各级组织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在大好形势面前,我所领导班子居安思危,认真分析辖区内交通行政执法的现状,找出了目前行政执法的制约因素。交通行政执法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执法队伍自身的主观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客观因素两个方面。

基层执法队伍自身存在七个不适应。一是文化素质不适应。比如我所10名人员中,通过自学等形式获得文凭的占

1大多数,不能适应交通行政执法的基本素质需求;二是年龄结构带来的制约。在我所执法人员中,30岁以下人员占到整个执法队伍的大部分,这部分人虽然给执法队伍带来了活力,但他们却处于情绪易冲动期,不稳定期,如果引导不当,就会出现过激行为等不良执法后果;三是人员组合不适应。由于就业渠道单一等原因,执法队伍“近亲”现象比较突出,存在父子、母子、夫妻、兄弟、姐妹、亲戚同在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执法的现象,“亲情”成份对执法公正或多或少带来一些影响;四是上岗方式不适应。师傅带徒弟仍然是行政执法人员上岗的主导方式。从现有行政执法人员经历看,这种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主要是凭经历管理、靠经验执法,容易形成师傅规范则徒弟规范、师傅出错则徒弟出错的恶性循环,为不规范执法埋下祸根;五是执法理念不适应。在为谁执法怎样执法上存在误区,总是以管理者自居站在管理对象的对立面发号施令,指手划脚,造成管理对象的逆反心理,有的甚至使矛盾激化;六是执法能力不适应。在执法策略上不能与时俱进,有的搞愚民政策,有的抱侥幸心理,致使该宣传的政策不宣传、该公开的法规不公开,该到位的程序不到位,该执行的标准不执行,造成管理上的被动、经济上的损失和形象上的损害;七是精神状态不适应。有的人宗旨观念不强,缺乏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有的人工作目的不明,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有的人工作作

风不实,粗心大意、工作马虎,不按规定程序办事等现象。社会环境方面存在着“六个不”的问题:一是宣传氛围不浓厚。只注重了媒体宣传、会议宣传,忽视了各级组织宣传和基层群众宣传,广大群众对取之于车、用之于的运政管理政策了解不够,给交通行政执法带来了阻力;二是部门配合不紧密。运政执法与路政、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是各自为阵,在工作中形成相互制约,有的甚至产生矛盾和磨擦;三是群众参与不广泛。群众对运政交通法规不了解、不理解,在运政管理工作中缺乏配合意识;四是法律素质不理想。虽然连续进行了普法工作,但人们的法律素质还不容乐观,有的受社会上执法不公现象的影响,对依法办事缺乏信心;有的对执法人员心存不满,甚至抵触,躲避交通执法和执法取证,为规范执法带来了障碍;有的在执法过程中存有侥幸心理、平常不学法、不懂法、违法之后就托关系、走后门、讲人情,致使出现执法不能到位的问题。

二、规范基层交通行政执法的措施及对策

我所领导班子针对交通行政执法制约因素,积极研究对策,着重采取了以下应对措施。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公路运输管理所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

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