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通公路汇报材料

村村通公路之后

政协委员xxx反映。自2003年到2006年底,我省通过实施村村通公路工程,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柏油(混凝土)路,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出行和带动了农民群众致富,但也给群众带来了痛苦。由于各地政府重建轻养,片面认为建成道路就算完成任务,不再管理道路,导致公路无人养护,加上道路建设本身标准低、质量差,建成一两年就出现了断裂、凹陷等问题。尤其随着经济的发展,通车量急剧增加,运送建筑材料和货物的超载运输车辆频现,散落在道路上的砂石、砖瓦、土等无人清扫,出现的坑槽无人修补,经车辆的持续碾压和摩擦,高低不平、大坑小槽的路面接连不断,车辆经过时左右摇摆、上下颠簸。出现“还不如原来土路好”的群众怨言。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正在实施的网络化公路建设,曹县承担两年内修改建800公里的任务,而由于乡镇财政有限,截至目前仅完成180公里的配套资金。公路养护的检查考核虽不少,但形式主义严重,多是听汇报、看成绩,很少上路、进村、入户,不听民声、不见路况,吃吃喝喝就完事。现在,全国正在狠刹“四风”,深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夯实这条民生之路,打造民心工程,莫让“村村通”变成“村村痛”。因此,建议:

1、省政府要深入各县乡摸底排查,弄清我省农村公路现状,并借鉴河南省、安徽省等外地经验做法,制定符合现实的新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条例)”,提高养护资金标准(我省财政收入由2006年的1355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4059亿元,有能力增加投入),明确各级政府财政投入比例和最低投入额度,并将养护管理资金和养护人员工资全额纳入市、县财政预算,确保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到位;同时,要提高超载车辆等损坏公路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杜绝破坏公路现象

2、各级政府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克服形式主义,坚持实事求是,制定完善的农村公路监督考核机制,向群众公开监督举报电话,并将农村公路养护作为一票否决内容纳入科学发展观考核,检查考核时要自选路段、自选乡镇、自选群众了解情况。以制度制约各级政府,督促他们牢固树立“建、管、养”并重的观念,确保农村公路有人管、有人养。